那些從來懶得去努力的人,才會把沒用掛在嘴邊。

常州大學有個學霸宿舍,8人一年前集體準備考研,每早六點多起牀,一起上課泡圖書館,分享心得,每個人都會利用好自己的碎片時間,最後他們全部考研成功,真是非常厲害的小夥伴們。

但是,卻有人嘲諷他們本科雙非考上985的研究生也沒用。

很不解,考研本來就是個很艱辛的挑戰,從普通本科考上了985、211,不應該是一件勵志鼓舞的事嗎?怎麼還反遭嘲諷了?

8個人的本科學校不夠好,但也正因此,很多大學生才有了不服輸的心理,給自己找了拼命努力的理由,他們在教學資源和設備沒那麼完善的條件下,需要花出更費力的專注和認真。喝着拼一拼酒努力向上的姿態,任何人都沒有資格鄙視。


記得高中班主任説“你們知道為什麼要那麼努力去考好的學校嗎?”

班主任説,“越好的學校,他的教學水平就越高,對教育投入的資金就越多,也意味着,這間學校的教學設備和條件更完善。你們在好的大學,得到好的教學比同齡人要容易的多。同樣是考九十分,別人可能要用盡全力,但大多數的你們只需要用七分八分的力氣。一旦在好的大學,只要保持努力,也就意味着你的半隻腳已經踏入了好的工作。好的大學讓你贏在起跑線,更有可能進入好的公司,有可能躍入社會的高層。”


很現實,卻耐人尋味。那時那段話也第一次讓我建立了對學校的好與差會怎樣影響學生的朦朧認識。很喜歡老師講的起跳板一詞,越有實力的學校,他的起跳板耐力就越大,當儲蓄的能量已足,起跳板會讓你產生質的飛躍。


那麼對於出身普通本科的人來説,在起跳板沒那麼給力的條件下,要飛得和比自己起跳板好很多的人一樣高,甚至更遠,他們付出的努力不僅要超過常人的,還要補給因起跳板不夠而產生的原始差距。


聽過很多考研講座的分享,記得有個考上985的學長回來和我們分享經驗時説到,其實考研的時候來自雙非學校的人大多一開始處於不利的處境,因為很多導師都會很介意你的本科院校,有的導師甚至也會要求學生的本科院校也要同樣來自985、211,所以只有當你的成績和能力真的優秀到完全可以彌補你本科院校不足時,導師才會忽視你本科不夠好的劣勢。


他還説,“來自普通非名校的大學生,他們本科學校不夠好,是不爭的事實,但比起你的起點高或低的,現實更多的考慮的是你能不能跑得更遠,飛得更高,所以,在考研的時候,有些本科985和211看不起雙非,但最後他們有的被淘汰了,反而一些普通本科被錄取了。”

1

普通本科的學生,他們沒有驕傲的資本,也沒充足的底氣。所以,有的人只能埋下頭,踏實努力地紮在實驗室圖書館。向後無退路,往前卻是未知,只能破釜沉舟拼一次。


為了一個目標而去奮鬥進取,那個認真起來的你就已是最大的意義。前不久,一個37歲的外賣小哥雷海為,在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的決賽擊敗了北大碩士,成為總冠軍。

有人説了,“有什麼用,回來還是要送外賣”、“傳統文化學好能有什麼用,又幫不上你送外賣”。

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這是給無用論觀點最好的反擊。現在的社會其實有時候很奇怪,你學習的樣子有人説浪費時間,你努力的時候有人會説沒用。

學習,本來不是一個終身都要具備的能力嗎?努力,不應該是最基本又踏實的向上進取姿態嗎?


有個已經畢了業的女孩説自己:剛出來實習幾個月,明顯感覺到自己讀了個假大學,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願意學,自制力與執行力極差。之前在大學整天就是吃喝玩樂,導致現在的懶惰,能力不及自己的野心,處處碰壁。但是開始新的嘗試了,早起晨跑15天,記單詞112天,加油,一步一步學會控制自己。

有人早早懂的努力的意義和價值,所以才會年紀輕輕就滿是光環,有人領悟得遲一點但會付出十倍的努力去彌補,最差的情況也不過是大器晚成而已。

只有那些從來懶得去努力,拿自己已經錯過了最佳奮鬥階段為藉口的人,才會把沒有用掛在嘴邊。



人生的路還很長,很多人都會不滿意現在的尷尬狀態,抱怨責備一下子就好了,多了也沒意義,能做到只要把現在做好。

既然我們沒有足夠好的起點,那就看多幾本書,做多幾份資料,背多一點單詞,花多一點努力,讓這些成為我們最踏實又強大的起跳板。

沒有什麼配不配,沒有那麼多別人口中的無用,你覺得值得,你願意付出,那就是最大的意義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80 字。

轉載請註明: 那些從來懶得去努力的人,才會把沒用掛在嘴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