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孩子的成績單,我心中思緒萬千,想着和家長們聊一下,我家孩子成績墊底到逆襲的真實經歷:
孩子初三時,我的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孩子哪都好,就是學習不行,我着實發愁。
其實,從初一開始,孩子的成績還算不錯,雖談不上優秀,但也算是中等,我也沒太費心。
但誰知道,初二開始,孩子在學習上越來越力不從心,開始陷入“成績差—沒自信”的惡性循環。
起初,我老覺得自己的孩子“只是貪玩,但很聰明”,不必過於在意他的變化。
但當那張倒數的成績單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我才忽然慌了,情況並沒那麼樂觀,我的孩子也沒那麼“超能力”。
從倒數到升學,我和孩子不斷探索,彼此打氣,雖然磕磕絆絆,好在最後付出得到了回報。
現在想來,要説讓孩子成績變好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我沒放棄孩子,孩子沒放棄學習!
尤其是以下幾點,值得家長深思!
孩子不該活在我們的“期待”中
相信從孩子還沒出生,很多家長就飽含期待,堅信自己的孩子一定很特別,對孩子給予厚望。
但直到孩子開始上學,這層對孩子的“智力濾鏡”被打碎,連帶着家長的心也碎了:
“啊?我的孩子居然會讀不懂題,甚至連數手指都費勁......“
“怎麼會這樣,這麼簡單的題目,怎麼講破嘴也聽不懂,這真的是我的孩子?“
是啊,這和家長期待中的“小神童”截然不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孩子本是不完美的,但家長在看孩子的時候,卻帶上了“美化濾鏡”。
換句話説,家長的落差感源於: 自己的期待和孩子的實際表現之間的差距。
這樣看來,孩子未免顯得“無辜”,只是因為沒達到“期待值”,就要被扣上各種帽子。
就像孩子初一、初二時,我老覺得以孩子的“天資”,只要稍加努力,初三升學完全不是問題。
直到現實給了我一記火辣的耳光,我的孩子學習能力有限,甚至已經落後很多了!
起初,我也會埋怨,也會想,我的孩子怎麼會這樣,對孩子充滿了不解,甚至會對孩子發脾氣。
但看着孩子日益頹廢的神態,我開始反思,難道一切都是孩子的問題嗎?哪怕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了問題,我卻沒有切實地去了解,只是在我的想象中對他“指手畫腳”。
況且,承認孩子的“平凡”那麼難嗎?接納孩子,幫助孩子,才是我最該做的事呀!
從那時起,我就暗暗發誓,不再拿自己“期待幻想”的標尺去衡量孩子,而是擁抱不完美卻真實的他。
這之後,我的心態平和了很多,也能更加客觀的去看待孩子,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孩子對我越來越依賴,心態也變得積極起來,有什麼問題也願意和我探討。
有時候想想,這或許也是我的成長,是作為家長第一步要學會的:粉碎濾鏡,擁抱真實。
接納才能改變,真實才是本色!
親身體驗,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
起初,看到孩子成績墊底的時候,我的心態是奔潰的,甚至帶了點不屑。
我滿腦都在想,這些簡單的題目,孩子怎麼會做錯呢?他是豬嗎?
每天和別人一樣來上課,人家怎麼就能那麼優秀,我的孩子怎麼這麼差!
懷着這樣不解的心情,我詢問了我的教師朋友,希望得到一些建議。
現在看來,當時他的建議裏,最有用的便是:聽課,和孩子一起去聽課上學。
我當時還不勝其解,不懂他要我這麼做的意義,後來我完全明白了。
原來,一方面,他希望我能在學校裏想起,當年自己讀書時的“百思不得其解”,從而理解孩子的“當下”;
另一方面,他也希望我能“換位思考”,觀察和體驗孩子的真實感受,從而思考孩子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有哪些主客觀因素存在?
那堂課上,我可謂是個“壞學生”:
起初,我坐立難安,很是不專心,聽不進去,後來,好不容易聽進去了,又會被別的東西吸引,心裏想着,時間也過得太慢了,知識點密密麻麻的,我的腦子似乎也跟不上了......
現在想想,讀書會,上課也會有不專心的時候,也會有漏掉知識點的時候,各種開小差的時候,也並不能完全吸收老師的知識,也是費了好多努力才會有好成績。
哎,怎麼到孩子身上,就覺得學習好是理所當然呢?
孩子和大人的各方面都有很多差異,尤其是知識積累和學習思維方式上,更是明顯。
孩子不能很好地消化知識,我最該做的不應該是幫助孩子找到適合他的學習方法嗎?但卻總是一頓脾氣,搞得孩子也開始和我疏遠了。
是啊,只有親身體驗,換位思考,才能感知到孩子的無助和畏懼,就像在商場裏很多孩子要抱抱,家長以為孩子偷懶,但有人蹲下來,以孩子的視角行走時,才能明白,原來深陷人羣是那樣的壓抑和無助。
做家長的習慣了家長的姿態,卻忽視了孩子的高度,這是我們最該反省的地方。
那堂課,我收穫了很多,也更能理解孩子的苦悶,和孩子達成統一戰線,一起解決問題!
用自己瑣碎的生活
拼湊孩子的未來
結婚前,我理想的生活:
起牀,做一頓可口的早餐,和老公聊聊天,上班,下班,逛街,吃飯,休閒,運動。
事實上,生娃後,我才發現,我完全進入了相反的生活:
給孩子做飯,給孩子準備學習資料,給孩子洗衣服,給孩子收拾房間,輔導孩子作業,擔心孩子學習。
是的,我的生活變成了“為孩子服務”,一切以孩子為中心。
其實,我也有過一段和這樣日子相愛相殺的磨合期。
那時候,我覺得孩子簡直變成了我的牢籠,把我困在這樣的“小天地”裏。
叫醒我的不是鬧鐘,也不是夢想,是孩子起牀要吃飯上學。
我的時間,再也不能被稱為“我的”,而是“孩子需要的”。
但我也知道,每家都是這樣的,為了孩子的未來,媽媽們把自己的時間都“獻”給了孩子。
慢慢地,我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也開始找到了這樣生活的閃光點,我的孩子也給了我很多感動。
從出生到讀書,甚至以後的時光裏,我都會對孩子盡心盡力,做好孩子的“後盾”。
看到孩子什麼都願意和我説,出門也會想着給我帶東西的時候,我知道,一切都值得!
我並不是犧牲我自己,我是在和孩子共同成長着,我們的愛和感受都是相互的!
我的孩子是最棒的
我絕不放棄他
對孩子來説,別人的輕視不一定會影響孩子的心態,但家長的否定卻是孩子最大的“傷痛”。
很多孩子並不是學習能力差,而是沒自信,無法在學習上找到存在感,久而久之,學習便變差。
家長不要小看自己的鼓勵帶來的影響,正是這小小的鼓勵,讓孩子能在學習上找到存在感,更加進步。
其實,在和孩子一起努力的過程中,我也曾經有過想放棄的念頭。
但每次,看着孩子在燈下讀書的背影,看着他睡眼惺忪起來依舊晨讀時候,我彷彿又立馬回血,充滿鬥志。
也可以説,在後期,並不只有我在一味的堅持,而是孩子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堅持。
看到孩子找回自信,開始努力的樣子,那一刻,我不禁淚目。
感謝自己,感謝那個沒有放棄孩子,願意陪孩子克服困難的自己。
當然,也感謝我的孩子,願意為了自己堅持,我之中只要有一個放棄,就不會有希望。
尤其是當成績單上的名次不斷前移,當孩子的名字出現在“光榮榜”上的時候,我着實欣慰。
那一份薄薄的升學通知書,對我們來説卻是沉甸甸的。
因為走向通知書的這段路,寫滿了我和孩子的堅持,鐫刻着我們的努力,萬般情緒湧上心頭。
寫到這裏,我特別想再和同我面臨一樣困境的家長説一聲:不要放棄!前路總會明朗!
各位家長,到最後,想和你們説:
人生很長,無論孩子是第一名還是成績墊底,都只是暫時的總結。
面對孩子墊底,或者成績落後的情況,請先深呼吸,平復一下心情。
接下來,認真拿出成績單,和孩子一起找到問題,從分數到知識點一個一個點去摳。
哪怕這個過程極為艱辛,但卻意義重大,哪怕孩子想要退縮,你也不要放棄孩子。
家長要牢記:只有陪孩子堅持,不放棄孩子,才能一同欣賞最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