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征、西征、南征和北伐在根本意義上是不同的,雖然我們常説北伐,但是北征並不是不存在的,相反在記載中使用的次數還是比較多的。只是在常見的歷史故事中採用北征的比較多,二者的區分並不是十分的明顯。
征伐
“徵者,上伐下也”,這是《孟子》中的解釋。所謂上和下,簡單理解就是上級和下級,而在古代戰爭中指的是天子和諸侯,是天子討伐反叛的逆臣。徵字有正當的遠行的意思,延伸一下就是距離遠的戰爭的意思,所以征戰在這種意義上來説是正當的行為。
是正義的上級對做錯事情的下屬的一種懲罰,在道義上是講得通的。在我國古代封建時期,尤其是自漢朝以後經過了儒家文化近兩千年的薰陶,在儒家文化中崇尚天、地、君、親,君僅次於天、地,君的命令具有很高的權威性。所以“徵”這個字代表的是正義的戰爭。
在秦始皇時期焚書坑儒是因為儒家的思想和當時統一六國的行為是相悖的。二者區分最明顯的時候是在春秋時期。從字面意義上理解,戰爭的發動和參與是需要很大的決心的,出師有名的徵總是要多過聲其罪的伐。
徵
而伐這個字,有擊打和擊殺的意思,是一個藴藏攻擊性的詞,相反徵有種征服,點到即可的感覺。其實伐可以代表一切的戰爭,但是深究的話會發現伐這個字深深的體現了在戰爭中利益搏鬥。伐這個字在戰爭上代表的並不是戰爭的意義。戰爭講究出師有名,在這一點上徵的戰爭名義是被大家認可的。
而伐的戰爭名義是由伐的主動方決定的,戰爭的名目是由討伐的主動方決定的,是不是具有正當的意義這就不一定了。戰爭是國家之間利益的較量,自古以來成王敗寇,話語權永遠掌握在勝利方。伐具有明顯的攻擊性,有維護正義討伐失格一方的意思。
所以講到伐,自然佔據道義的制高點。在一定程度上來講伐是涵蓋徵這個概念的。在儒家思想上來説徵和伐的區分明顯,但是在其他地方二者並沒有很大的差別,一般情況下二者互換使用也是説得通的。
伐
- 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北伐
諸葛亮的北伐,其實是討伐中原,劉備為漢室後人,曹操作為漢室重臣卻挾天子以令諸侯,控制漢室江山。作為漢室後人的蜀漢,討伐曹魏,匡扶漢室。漢朝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策略以來,更加推崇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中對臣子的要求是忠,孝。
曹操作為漢朝臣子,挾天子為不忠不義之士,所以劉備命諸葛亮出兵討伐,更為名正言順。諸葛亮先後發動了五次北伐戰爭,雖然戰爭中蜀國收穫頗豐,但最終依然由於各種因素退兵,而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可分為:兩次大型全面戰爭(第一次北伐,第五次北伐)。
一次中型區域戰爭(第四次北伐);兩次小型局部戰爭(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而劉備作為漢室後人,諸葛亮北伐以匡扶漢室誅滅曹賊的名義出征,師出有名,是為正義之師。所以被稱為北伐而非北征。
諸葛亮北伐示意圖
- 宋太宗時期的雍熙北伐
北宋雍熙年間(公元986)發動的北伐戰爭其實是一次失地收復的北伐戰爭。後晉時期,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為保疆土完整,人民安康,宋太宗趙光義毅然決定出兵北伐,奪回失地。雍熙三年,宋太宗集二十萬大軍,兵分四路開始了伐遼之路。
因為出師有名,為收復大宋疆土而發起的戰爭,將士們士氣高昂,一路北上,為國家收復了不少失地,西北路軍米信部新城會戰失利及東路軍曹彬在岐溝關(今河北涿州市西南)被遼名將耶律休哥擊敗,導致宋軍傷亡慘重,宋太宗命北伐大軍急速撤退。最終宋太宗的雍熙北伐也不了了之。
當然宋朝時期北伐失敗原因諸多,其中就有宋太祖兩次杯酒釋兵權導致宋朝的武力削弱,而後過度的重文輕武的國策導致宋朝的軍事實力進一步削弱的原因。後期的宋朝不管是軍事實力還是經濟實力,都無法支撐長期的北伐戰爭。而後宋朝的目標開始轉向西夏,北伐戰爭也就此罷休。
雍熙北伐示意圖
- 南宋高宗時期的岳飛北伐
靖康之變後,北宋覆亡,金兵鐵蹄滌盪中原。南宋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岳飛懷揣精忠報國之志,奉宋高宗趙構之命,揮師北伐。此次北伐戰爭的主要目的是驅逐金兵,收復中原故土,一雪靖康之恥,也是一次師出有名,抵禦金兵入侵的正義戰爭。岳飛率軍一路北上。
由於岳家軍的良好素養和岳飛的聲名遠播,岳家軍受到基層百姓的大力支持,一路北上勢如破竹,一舉為南宋收復多個被金兵侵佔的城池,其中有隨州,唐州,信陽等地。也是南宋建國以來,收復失地最多的一次北伐戰爭了。但後期因為爭一些原因,岳飛被迫放棄北伐,最終含冤而亡。
綜上,從諸多著名的北伐戰爭可以看出來,之所以後期“北伐”較“北征”而言被人接受的程度更高。首先是由於國內多次著名的侵略戰爭都是由北向南傾進。其次是由於歷史上幾次著名的具有代表意義的北伐戰爭,都是屬於討伐範疇的。
岳飛精忠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