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哲學家荀子名言有哪些 荀子是哪個學派?

著名哲學家荀子名言有哪些,荀子是哪個學派,在書籍中,名言所扮演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説寫一本書籍,你不曾用過任何的名言,那麼這本書籍也就會失去了文采,失去了流傳的目的。所以很多古代思想家的名言,在書籍裏面還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通過自己的名言,而賦予了書籍豐富多彩的魅力。就如荀子名言,也是如此的。

荀子畫像

荀子在世時為後世的人們留下了很多的名言,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做人上,荀子所留下的名言,其實都給人以警醒,告誡了很多的人在學習的路上,應該要怎麼去做,才能夠變得比較優秀,要怎麼去做,學習之路才是比較順暢的,不至於説因為學習的辛苦,從而就放棄了學業之類的。

這些在荀子的名言中,你都是可以看到他的身影的。特別是荀子名言中的勸學部分,更是讓無數的學生都感覺到特別受教。其次就是在遵從禮儀方面了,對於這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而言,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沒有禮就不成方圓,這一直都是人們所遵從的,人與人之間應該要有禮,那麼才能夠變得比較和諧。

而這些都在荀子名言中有所詮釋。當你想要知道怎麼樣的學習才是正確的學習,當你想要知道什麼樣的人際關係才是正確的,當你想要知道找到一個反省自己的機會,其實多看看荀子名言,都可以給你一個解答,讓你頓時豁然開朗,變得更清楚。

荀子非十二子

著名文章《荀子非十二子》是荀子的著作《荀子》三十二篇中的第六篇。其對我國古代史的發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該篇文章的內容主要是對戰國時期墨翟、宋鈃等學派思想進行批駁。

在文章《荀子非十二子》中,荀子通過逐一、全面的對陳仲、孟軻等十二人的觀點主張進行的批判與駁斥,最終將文章的批駁重點引向孟、思學派,並提出了要統一天下,必先在改善諸家各異的言行上下功夫。

荀子對諸家學説的批判主要是圍繞什麼理論才是能夠幫助君主治理國家。如荀子對他囂和魏牟的“利己”主義進行了批駁,並批判了陳仲、史魚酋又太過於對人的性情加以抑制,以致幾乎偏離了人的正常性情;對墨翟、宋鈃的功利之觀進行了批判,指責慎到、田駢雖然也以法治國,但未與禮相結合,法同虛設;認為田駢和惠施兩位大家只會在文字上做文章,嚴重缺乏實踐基礎,繼而嚴重背離了治國之道,同時,對子思、孟軻的學説予以犀利的批判,指出子思和孟軻在根本不知曉孔子思想的前提下,就根據有限的事實編造出五行學説,嚴重影響世人的思想。

荀子認為,這些學説都無法作為君主治理國家的理論依據,更不能在治理國家上,向君主提供任何參考。且提出只有自己的思想學説才可作為君主治理國家的依據,才可以滿足君主治理國家的需要。

荀子的著作

荀子,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學識廣泛的學者,也是著名的思想家,雖説,沒有與孔子齊名,但是,他的思想也是極其具有影響力的。

荀子畫像

和孔子一樣,中國古代的學者都有一個與自己同名的著作,荀子也一樣,他的著作就叫《荀子》。由於荀子出生在百家爭鳴的戰國後期,所以,他的思想是混合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多家思想的。所以,其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內容也是多種多樣的。

首先,是在學習方面。荀子有一篇名氣比較大的文章,它不僅僅是中國語文教材中必須學習的文言文,而其中也產生了許多有名的句子,從中又衍生出了一些詞語,例如,鍥而舍之,鍥而不捨等,這兩個詞其實是可以表現出荀子對於學習的一種態度的,也可以説是他對於大眾學習的一種要求,認為一個人對待任何事情要能夠堅持不懈,而不應該中途就沒信心放棄,尤其是在學習上,他勸誡人們學習要一直堅持,一直努力,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荀子也有關於人在自己內心方面看法的文章。荀子對於人生來所具備的特性與別人的看法大不相同,他認為人生來就是有慾望、貪念,而善良是後天學到的,所以,為了變善良、變好就要進行學習。

上述兩個方面只是荀子著作的一小部分,荀子的作品有許多,有讓人們向善,也有對於自然的認識等方面的文章。


荀子修身

《荀子修身》是荀子的著作之一,也是荀子思想的重要體現。今天,我們就跟隨小編一起看看《荀子修身》告訴我們的究竟是什麼?

荀子石像

“修”是修理、修養,“身”就是身體、精神和心靈,而所謂“修身”就是指,人們通過對生活中種種體驗進行參悟,從而提高自己在思想、道德等方面修養,這樣有利於人們身心的健康。修身一直都是思想家注重的事情之一,荀子也不例外。

在《荀子修身》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領悟到的一來就開始教人們正確地對待身邊的好壞、善惡,告訴人們嚮往善是有利於取得成功的,然後,又告訴了人們什麼是善與好,以及教人們變善、變好的方法,指出要提高自己在思想、人品等方面的修養,有利於自己變善和變好,從而説明了修身的重要性。

又説明了人們從善,對人品方面有較高修養的好處,荀子説這樣的人不勢利,可以過得快樂,而且會減少外部對自己的威脅;另外,對於修身過程的艱難也進行了説明,告誡人們修身要有一直堅持的毅力和一直努力的精神。最後,他也指出在修身中老師的重要,認為修身要有老師指導,而且也強調了禮樂在修身中也是很重要的,認為,人要有所約束才可以做到修身。

荀子所提倡的修身其實也是對於人們的一種要求,是對於人們的一種約束,是與當時時代要求相符的。

荀子圖片

荀子思想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人們為了紀念他,一代代畫他的像。而我們現在看到的圖片就由他的畫像製成。之所以人們畫出他的像,是告訴大家這個就是荀子,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思想給當時的社會帶來了深刻的變革。

荀子畫像

荀子的圖片是荀子原來的面貌嗎,歷史已經久遠,是否本人是不是這個樣子已經沒有辦法考證。但這個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站在他的畫像面前,看着他的眼睛,仔細聽他要對我們説什麼?看着荀子的圖片,那雙眼睛活靈活現,嘴在微微的笑着,彷彿在説:“朋友你來看我了嗎?我已經去世很久了,你看見我寫的書籍了嗎?

希望你可以好好閲讀,早已長眠地下的我,是真的希望萬家和睦,再也沒有戰爭。”荀子堅定的目光,彷彿在説人就是要有勇氣面對困難,瞭解自己,有困難不怨天不怨地,懂得在逆境中奮力抗爭,所有的逆境都將逆轉。

荀子的像是為了紀念這個曾經來到世間的人,他並不知道自己的畫像可以流傳這麼遠,當時的他只想把自己想説的説出來,想做的做出來,希望給當時的人和後代的人有所幫助。

有一張圖片荀子拿着一卷書,應該是用布寫的吧,彷彿在告訴我們讀書的重要性,在勸學中講出了一定要多看書。後天學習非常重要,學習並沒什麼捷徑,要用心堅持下去,不要不求解釋的死記硬背。

荀子是什麼家

荀子是遵從儒家學派的,但是在人性善惡這一方面,他提出的性惡論與儒家的人性本善極為不符。同時,他的弟子李斯及韓非子的思想均為法家的思想。由於這些種種原因的出現,讓人們對他到底是哪家學派的產生了疑問。

荀子將儒家思想進行了發展,至於他的兩位弟子為何會成為法家學派的,也許是因為他們的知識體系、生活環境、社會現狀等因素的影響,加之他們所學思想的吸收與思考,從而形成了與荀子不同的思想。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説,不能否定荀子的身份,他仍是儒家學派的。

從人性方面來説,孟子提出的是人生來是善良的,而荀子所説的人生來是不善的與孟子提出的觀點並不衝突,只是荀子考慮了環境的影響。荀子認為人生下來就有欲求,而有了欲求就會想去追求,若追求的人多了,就會引起爭奪,爭奪又會產生混亂。荀子説的人性是加上了後天環境對人的影響。

所以要通過道德約束及教育來改變自己的行為。每天省視自己,看看自己有沒有犯錯的地方,錯了就加以改正,沒錯也給自己一個忠告,依循自己的本心,做不違背自己內心的事情。從人性這個角度來説,不能僅僅根據善、惡來説明兩者間的區別。所以,不能簡單地懷疑荀子是儒家學派的這一事實。


荀子思想核心

荀子作為我國戰國後期最後一位的儒家學派大師,因其無論是在政治上、經濟上、哲學上,還是在教育學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而被後人稱作是集思想家、文學家和政治家於一身的傳奇人物。

荀子畫像

荀子的思想可謂是“一箇中心,多個觀點相融合”。荀子的思想中心是儒家思想,而多個觀點相融合則主要體現在荀子在發展自己獨特的思想時,對諸子百家的思想主張進行批判性的融合。

荀子的思想主要有天道觀、認識論、禮論和人性論。

天道觀是荀子在先秦時期的自然論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發展而來,他認為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且具有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性。因此,他主張人應在尊重自然規律前提下來發揮主觀能動性。

認識論中,荀子提出,認識實質上是主體通過感官接觸外界的事物,並利用思維器官所接觸到的外界事物進行理性處理的過程,由此,他強調認識應是全面、客觀的,而非片面和主觀的。

人性論中,荀子主張人性本惡的核心思想,但人的這種“惡”的本性是可以通過後天教育來加以化解。而如何化解人性“惡”的本性,強化人“善”的品性,需要通過後天教育,並輔以行為標準和道德準繩來加以約束和改善。

禮論中,荀子強調,“禮”是度量一切的最高原則。任何事情都要以“禮”為準繩,不能逾越“禮”的約束範圍內。

荀子教育思想

荀子是周朝戰國時期的一名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無論是在政治上、經濟上、哲學上,還是在教育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其獨特的教育思想,不僅在古代,對古代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的影響,乃至當今,荀子的教育思想對當代社會政治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荀子畫像

縱觀我國的教育史,第一個注重“尊師重教”的價值觀念取向,並提出“天地君親師”的教育家即是荀子,但是荀子特別強調,一個人的好壞是受後天的環境和教育的綜合影響,而非先天決定。關於荀子的教育思想的精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在教育的作用方面。荀子認為,教育的最大作用或意義即在於將人“惡”的本性逐漸轉化為“善”,不斷提高人的素質。通過教育,使人的素質得以不斷提高,並改善或扭轉人的命運。因此,荀子認為教育才是改變人生命運的關鍵因素。

二是在教育的目的和內容方面。關於教育的目的方面,荀子認為,教育的目的就在於向學者傳播知識,不斷增加學者的知識底藴,使學者博學多識。

關於教育的內容方面,荀子特別強調《詩》、《書》、《禮》、《樂》、《春秋》和《易》等儒家經典名著的重要性,尤其是《禮》和《樂》這兩部儒家經典名著。因為這些儒家經典名著對於規範學者的行為規範,培養良好的道德觀念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荀子思想的影響

荀子名況,字卿,是戰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政治家,世人尊稱他為“荀卿”,曾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和楚蘭陵令。

荀子石像

荀子學識淵博,作為封建新興地主階級的思想家,他既承了前期儒家學説精髓,又廣泛吸收了百家學説之長,兼收幷蓄、博採眾長,建立並不斷完善自己的思想體系,形成了古代唯物主義。

從人文角度,他提出了性本惡的性惡論,重點強調了後天環境影響和人文教育作用,成為了與孟子的‘性善論’的相對觀點。他提出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相互的人文理念,被歷代開明的封建君主所採用。

從自然角度,他提出尊重自然規律,他不信天命、不尚鬼神,但提出了人定勝天的思想。

從政治角度,他提出了經濟發展與物質文明、禮治法治並重的理論雛形,既堅持儒家的禮治原則,又關注人類的物質需求。他提出的任用賢能、崇尚節儉對穩定和鞏固政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一是荀子思想具有學術批判精神,是春秋戰國時代各種學術、學説爭鳴、交融的一個縮影,具有積極的學術發展意義。二是荀子不折不扣地傳授和弘揚儒家經典絕學,使得中華禮儀文明得以延續和發揚,功不可沒。三是荀子思想不僅是紙上談兵,坐而論道,而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他講學於齊、仕宦於楚、議兵於趙、議政於燕、論風俗於秦,實現了出世與入世結合,承擔了社會責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160 字。

轉載請註明: 著名哲學家荀子名言有哪些 荀子是哪個學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