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廈門,生活在廈門,而廈門島海域周邊,就有在此長期生活的白海豚。曾經遊客和居民一樣,乘坐的渡輪是停靠在鋼琴碼頭的,如果大家在那時來過鼓浪嶼,可以看到鋼琴碼頭邊上就有一個小孩與中華白海豚共舞的雕像。白海豚給廈門島居民的留下的印象頗深。
在我小時候,我還記得當時的中華白海豚還只是二級保護動物,現在已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了。
現在我們實驗室裏有一個珍稀動物保護中心,三天兩頭外出的任務之一,就是觀測廈門島周邊的白海豚生存狀況。
關於中華白海豚,我有太多太多要説的東西了,所以先佔個座,慢慢嘮叨開。
要了解白海豚的現狀,首先要對它的特徵、習性有所瞭解。
中華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白海豚為什麼要叫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是海豚科駝海豚屬的一種。又稱華白豚(就是簡稱啦= =)、印太平洋駝海豚。俗名有海豬、粉紅海豚、媽祖魚等等,一般都是漁民給的稱呼。白海豚被稱為白海豚的原因,正是由於其體色因地區和年齡變異比較大,幼體灰色,成體全身粉紅色或者乳白色,頭部、體側、鰭肢還有尾鰭會遍佈灰色斑點。
白海豚一般有多大呢?平時吃什麼?
白海豚成體體長可以達到 2.5 米,體重 225 公斤左右,大概有將近 5 個我那麼重吧!初生體體長 1~1.1 米。白海豚的繁殖盛期在 5~6 月份左右,每次只產一胎。白海豚的食物主要就是魚類。
白海豚的生態習性?
白海豚一般是不集結成大羣的,一般單獨或數頭一起遊動。一般的海豚與鯨類都喜歡棲息在較深海域,而白海豚多棲息在沿岸及河口一帶,因此,白海豚活動易受各種人類活動的影響。白海豚性格其實很活潑,喜歡躍出水面,常跟隨船隻游泳。母白海豚對幼崽的保護與關愛程度很高(這就是 K 選擇生活史對策生物的特點之一)。
中華白海豚在我國目前的分佈如何?
中國白海豚不連續地分佈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沿岸水域,而在中國水域,白海豚主要包括5 個種羣, 分別分佈在珠江口(包括香港)、九龍江口(廈門水域)、廣西北部灣沿岸水域、廣東雷州灣水域和台灣西海岸。
然而,白海豚這幾個主要種羣的數量差別卻很大,數量最多的種羣發現於珠江口,估計在 1000 頭左右。
至於廣西北部灣的中華白海豚,主要棲息於欽州三娘灣。目前數量約穩定在 140 頭左右[1]。
而台灣西海岸的白海豚的種羣數量至少有 30 頭,不會超過 200 頭。只是根據其體色對比,不同於臨近水域的中華白海豚,其是否為一獨立的地理種羣,以及與大陸沿岸本種的種羣關係尚待進一步調查研究[2]。
目前除了親自出海觀測, 我們珍稀動物保護中心的同事們還會通過諮詢、發放問卷的形式對福建、廣東、廣西沿海捕魚的漁民進行調查,以獲得更可靠全面的數據。
廈門島周邊的中華白海豚現狀如何?
廈門島周邊的白海豚種羣,個體數量目前不足 100 只,平時生活受到人為活動的干擾特別大。由於杏林大橋、集美大橋和廈門大橋的阻隔,現在廈門島周邊的白海豚已經被分割成了東西兩個社羣。白海豚自身有躲避人為活動的習慣,所以兩個社羣的生活範圍都離大橋遠遠的。東部社羣分佈在大小嶝島一帶,較為保守,不輕易擴大活動範圍,而西部社羣會通過西海域偶爾游到東部社羣這邊來找它們玩。
聽我們同事説起一件比較心酸的事情,以往在廣東湛江口外出觀察到的白海豚,由於食物豐富,環境適宜,這些白海豚會追着調查船嬉戲;而廈門島周邊的白海豚,其實已經對這艘調查船的頻率非常熟悉了,卻鮮有嬉戲追逐行為。也就是説,它們認得這個長期來觀望自己的大東西,卻沒有多餘的精力,也沒有足夠的安全感來與其玩耍。可見廈門島周邊海域的白海豚的生存狀況並不樂觀,食物緊張、人為干擾、環境污染都使得它們生活不易。
中華白海豚現在的地位如何?為何近二十年來數量劇減?
白海豚在 1988 年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好吧前面我記錯了,1988 年我還沒出生……出生後還覺得是二級保護動物應該是當時科普宣傳推廣力度太弱)。
在 2008 年已被聯合國鯨豚專家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的近危物種(NT)Sousa chinensis (Chinese White Dolphin,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 Indo-pacific Hump-backed Dolphin, Indo-Pacific Humpbacked Dolphin),而台灣海峽東部的族羣已被列為最高保育等級的極危等級(CR,Critically Endangered)Sousa chinensis (Eastern Taiwan Strait subpopulation)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僅次於“絕種”。
另外,中華白海豚亦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完全禁止有關的國際貿易。
廈門港在 60 年代以前,中華白海豚的數量相當可觀,可是自 80 年代起,數量劇減。
在廈門島周邊,水深 5 m~20 m 左右是海豚最愛活動的水域環境[3],其他海域的白海豚活動範圍也類似。由於生活環境靠近人類活動範圍,綜合各種情況,白海豚瀕臨滅絕的原因主要有下:
一、捕撈活動的影響:直接導致白海豚食物數量減少,或遭遇誤捕。
二、水質污染:水質惡劣,導致白海豚體內重金屬含量過大。由於白海豚處於食物鏈頂級,對重金屬的富集能力強,通過食物鏈的逐步積累,其體內富集的重金屬含量遠遠高於魚類,給其健康帶來了危害。其中,不同海域的白海豚體內的重金屬成分和含量之間存在差異,説明了不同海域之間的水體污染情況差異[4,5]。油污染、有機化學物質污染也給白海豚帶來了不利影響。
三、港口航道建設、海上大橋建設、海底隧道爆破等等人類活動帶來的危害:水下噪聲、懸浮泥污染由此產生,既直接影響白海豚的棲息、覓食、交配、育幼活動,也間接通過影響各種魚類來影響其食物來源[6,7]。各種航道大橋的建設,也使其生境變得破碎化,族羣內部交流受到影響。
四、船舶航運:生活在人類活動區內的白海豚,意識到追隨着漁船游泳,食物的可獲得性會增加。因此,在漁船作業的時候,會有白海豚跟在其後覓食。但是這樣也容易產生白海豚被船體撞擊、被螺旋槳打傷之類的情況出現。
2003 年 9 月至 2004 年 5 月間,珠江口海域先後發現了 4 頭中華白海豚屍體。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陳裕隆等人對這 4 頭白海豚進行了解剖和死因鑑定,發現有 3 頭的死因是人類活動直接造成的,1 頭是因食道阻塞而餓死[8]。這樣高的人為事故發生率,可見白海豚生活在一種怎樣充滿威脅的環境之中。
中華白海豚保護的行動與進展?
1984 年在廣西合浦建立的儒艮自然保護區,後上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區生物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較好,目前在此保護區內的中華白海豚有 90~120 頭左右[9]。
以下內容摘自參考文獻[10]。
20 世紀 80 年代末,香港的環境學家開始注意到在香港西部一直被遺忘的中華白海豚。90 年代初,香港新機場建設的計劃使香港對其關注迅速增加,開始調查和研究香港西部水域的中華白海豚。
1994 年 5 月,世界自然保護同盟物種委員會鯨類專家組(IUCN/SSC/CSG))在廣州召集國際鯨類專家組會議。來自台灣、香港和內地的專家共同發出了保護中華白海豚的呼聲。
1994 年,廈門設立監視站開始調查廈門水域的中華白海豚。
1995 年 5 月,IUCN/SSC/CSG 在廈門召開了閩、港、台鯨豚保育研討會,建議閩、港兩地分別成立保護區保護中華白海豚。
1996 年 7 月,香港政府漁農署主持召開國際會議探討保護香港的中華白海豚。同年,台灣也立
項進行台灣海域(金門)中華白海豚拯救計劃。
1996 年 11 月,香港政府在沙洲及龍鼓洲水域建立了海岸公園保護區,同時也是海豚保護區。
1999 年 10 月,廣東省政府批准成立了珠江口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2003 年成為國家級
保護區。
廈門在 1997 年 8 月 25 日建立了廈門中華白海省級豚自然保護區,並於 2000 年 4 月獲批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廈門海洋珍稀物種國家自然保護區)。另外,廈門市已採取的保護政策響應,包括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和公共管理等方面。目前廈門海域白海豚數量穩定在 70~80 頭左右。
其實廈門島周邊的中華白海豚的生態已經得到了較為充分的研究,有一部分個體已經可以通過肉眼觀測馬上識別出來(依據個體形態的特點、身上的斑紋、打架產生的傷口等),並賦予其不同編號(編號只是方便正式場合用,其實平時都叫它們小名,“大白”啊什麼的……=。=)。
2004 年廈門大學海地學院的肖理等人還運用 PSR 模型(“壓力 - 狀態 - 響應”模型)對廈門灣的中華白海豚進行了資源評價,並提出了加強白海豚保護的建議和策略[11]。
對於題主鏈接的新聞,我感到痛心與無奈。這樣的案例之前並不是沒有過,只能説近年來互聯網的發展使得鯨豚擱淺的曝光率增加了。然而我們作為普通人,能做的,能直接幫助到白海豚的工作並不多。中華白海豚的保護需要多方面的合作與共同努力,輿論與監督可以促進與白海豚保護相關的各方面的管理與執法。所以,希望大家對這些海洋哺乳動物的熱情不是轉瞬即逝的,科普教育也需要更多人的參與❤。
參考文獻:
[1]何安尤, 王大鵬, 程勝龍, 等. 廣西北部灣珍稀動物現狀調查與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 2013, 41(34): 13258-13261.
[2]王丕烈, 韓家波. 中國水域中華白海豚種羣分佈現狀與保護[J]. 海洋環境科學, 2007, 26(5): 484-487.
[3]陳炳耀, 翟飛飛, 徐信榮, 等. 廈門水域中華白海豚棲息地選擇的初步研究[J]. 獸類學報, 2007, 27(1): 92-95.
[4]黃宗國, 劉文華. 廈門中華白海豚的重金屬含量[J]. 海洋環境科學, 1999, 18(1): 9-12.
[5]魯慧, 方展強, 周海雲, 等. 大襟島海域中華白海豚體內的重金屬含量測定與評價[J]. 海洋環境科學, 2011, 30(3): 380-384.
[6]鄭磊夫. 珠江口海上風電建設對中華白海豚影響分析[J]. 生物技術世界, 2015 (8): 46-48.
[7]戴明新, 郭珊, 周斌, 等. 銅鼓航道工程建設對中華白海豚的影響分析[J]. 交通環保, 2005, 26(3): 2-5.
[8]陳裕隆, 陳加林, 陳紅珊, 等. 珠江口海域 4 頭中華白海豚的病理解剖及死因鑑定[J]. 海洋水產研究, 2005, 26(2): 31-35.
[9]張宏科. 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現狀及保護對策[J]. 科協論壇: 下半月, 2013 (10): 136-137.
[10]孟凡信, 祝茜, 郭建東. 中國中華白海豚的研究和保護現狀[J]. 四川動物, 2006, 24(4): 613-616.
[11]肖理, 胡文佳, 楊聖雲, 等. 基於 PSR 模型的廈門灣中華白海豚資源評價[J]. 海洋科學, 2014, 1: 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