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看古裝劇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許多達官顯貴們個個都擁有着三妻四妾的畫面,比如説《鹿鼎記》裏面的韋小寶,一個人坐擁七個老婆,這並非小説裏的劇情,在真實歷史上的韋小寶的確有七個老婆。不僅在清朝甚至在民國時期很多官僚依舊有着一羣姨太太,只是換了個名字罷了。
這種封建傳統制度,可以追索到堯舜乃至黃帝時期,《史記·五帝本紀》便是記載:“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舜居媯汭,內行彌謹。堯二女不敢以貴驕事舜親戚,甚有婦道。”
而在封建制度逐漸的成型之後,“三妻四妾”似乎是很常見的事情,甚至有男性以此作為攀比,來顯示自己的社會地位,比如説古代的皇帝后宮佳麗無數,《禮記昏義篇》記載:“周之天子有後一、夫人三、嬪九、世婦二十七、
御妻
八十一。”
在古代的皇親貴族家中,有很多老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卻也要弄明白,這些老婆那個是正室,那麼是妾室,這是有很大差別的。不僅百姓要弄清楚,就連皇帝也要弄清楚,皇帝身邊的嬪妃可以有很多個,但是皇后卻只能有一個。
所以“三妻四妾”雖然叫的順口,但事實應該是“一夫一妻多妾”才對,就好比天上只有一個太陽一個月亮,很多個星星。多了一個太陽或者多了一個月亮都是不正常的事情。同樣夫君只能有一個,原配也只能有一個,妾室可以有很個,這是古代封建法律規定的。
1912年,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滅亡之後,新頒佈的《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中明文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但是效果卻不大,妾不過是改了一個名字叫姨太太而已。遠的不説,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袁世凱,自己便有9位姨太。
當時很多家庭都是從封建社會剛走出來,身體走出來了思想還停留在封建社會的一大把,因此包辦婚姻很常見,豪門貴族迎娶多位姨太的現象也很常見,真正開始實行一夫一妻制,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1950年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婚姻法》才開始的。
很多人可能會好奇,既然要落實一夫一妻制了,那麼民國時期娶的姨太太們改怎麼處理呢?其實處理的方式很靈活,簡單概括起來就是“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也就是説此之後,男人不能再納妾了,只能有一個配偶。
但是新中國成立之前的也沒有強制要求分開,姨太們可以自由的選擇離開或者是留下,所以是非常人道主義的處理方式,
但是原配卻不怎麼高興了,為什麼這麼説呢?一夫一妻不能納妾,那麼妻自然是法律承認的對象,和丈夫的關係也是受法律約束的,不能像其他的姨太一樣,輕易的選擇去留。
其實相比較於法律的約束來説,更多的是傳統思想對於她們的約束。她們從小便被社會灌輸“從一而終”的思想,如果背叛丈夫就是不忠不貞,因此封建社會的女性,哪怕受苦受罵,也會貿然的選擇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