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劉備白帝城託孤,真想讓諸葛亮取代劉禪?梟雄給諸葛亮戴上的枷鎖

由 欽慶敏 發佈於 經典

大家好,我們的阿煜説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諸葛亮和劉備之間,君臣相宜的關係,一直被人們視為君臣關係的典範。諸葛亮曾在《出師表》中有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番表達。
而劉備在臨終之際更是直言諸葛亮: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難道劉備真想讓諸葛亮取代劉禪?小編可以很肯定地告訴您,這就是梟雄劉備給諸葛亮戴上的一副枷鎖。
關羽死於東吳之手,張飛為兄報仇也死於叛將之手。如果劉備不去給兄弟報仇,天下人會怎麼看待他?連吳抗曹本就是諸葛亮給劉備提出的戰略。在張飛,關羽相繼死去以後,惱羞成怒的劉備,再也不顧忌諸葛亮的反對聲。
他將諸葛亮留在了成都,自己親自領軍去討伐東吳。如果諸葛亮能夠跟隨在劉備身邊征討東吳,也許就不會有劉備兵敗,白帝城託孤的一幕出現了。
張飛被刺,關羽敗亡。龐統,法正又皆早死。蜀漢剛剛有了統一中原的希望,此時的劉備卻選擇攻伐盟友東吳,可以説劉備此舉是十分不明智的。
因劉備小瞧東吳將領陸遜,導致蜀軍大敗。隨後逃到白帝城的劉備更是一病不起。到了公元222年,劉備先是召見益州太守李嚴到白帝城,拜對方為尚書令。
到了公元223年,劉備才急招諸葛亮前來白帝城。再之後就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託孤事件。在清朝託孤的對象,就是所謂的輔政大臣。
這樣的臣子需要對帝王有足夠的忠誠度,且需要能力威望足夠。其中對君主的忠臣,無疑是最關鍵的,諸葛亮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在劉備召見諸葛亮之前,他先召見了益州太守李嚴,這就頗耐人尋味了。李嚴原本是荊州南陽人,因戰亂而入蜀成為了劉璋手下的一名縣令。
感到懷才不遇的李嚴,在劉備入蜀以後,就另擇明君投靠了劉備。隨後李嚴便被劉備提拔為太守,興業將軍。被如此對待的李嚴,如何不會對劉備感恩戴德呢?
劉備所行託孤之舉,讓諸葛亮以蜀漢丞相的身份居正,讓尚書令李嚴作為諸葛亮的副手。雖然諸葛亮的權力凌駕於李嚴之上,諸葛亮更是能對劉禪行廢立之事。
但其實早期軍隊的實際負責人是李嚴。因李嚴的政治手段不如諸葛亮,在諸葛亮一番運作之下,最終諸葛亮成為了蜀漢帝國的權臣。
諸葛亮對劉備的忠誠,無需多言,但既然諸葛亮勵志興復漢室一統中原,就必須做到獨攬大權,做蜀漢的權臣。
劉備對諸葛亮所説的君可自取,並非是讓諸葛亮以輔政大臣的身份去評判劉禪。而是在暗示諸葛亮,一旦蜀漢政權內部不穩,劉禪發生不測。
諸葛亮你還是要以興復漢室的事業為重。這是因為早在劉備入蜀之時,蜀國就構成了極為複雜的內部勢力。除了忠於劉備的臣子之外,還有一部分忠於劉表父子的臣子。同時還有蜀中士族勢力的存在。
如果關羽或是張飛,存活一人,劉備託孤的主要對象就不一會是諸葛亮。劉備也不必費心安排李嚴來制衡諸葛亮。
諸葛亮對劉備的忠誠毋庸置疑,但在討伐東吳之事上,君臣二人已經產生了間隙。劉備即將身死,張飛,關羽,法正,龐統等人又都已經不在。
作為梟雄的劉備只能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句話來感動諸葛亮。蜀中存在多種勢力,而諸葛亮又是一名文士。必然格外重視自己的名聲,一旦諸葛亮取劉禪而代之,必將遭到天下人的口誅筆伐。
所以劉備的託孤之言,只是表面上的客套話,是在警醒諸葛亮希望他能竭盡所能輔佐劉禪。這就是劉備給諸葛亮設置了一道無形的枷鎖。
劉備的話確實感動了諸葛亮,隨後諸葛亮就以興復漢室,統一天下為己任。諸葛亮要想統一天下,必須先將自己變成蜀漢帝國的權臣。
隨後諸葛亮派遣馬謖駐守街亭,就是為了在軍中,形成自己一言堂的格局。在諸葛亮立志北伐之時,李嚴曾先後有過三次掣肘。
隨後劉禪因諸葛亮的上奏,就將李嚴貶為庶民,並讓李嚴終身不得為官。
隨後諸葛亮多次北伐失利,也讓不少蜀國大臣對他產生了不滿的情緒。所以才會有,諸葛亮初出茅廬揮灑自如,到了劉備過世以後諸葛亮多次失算的出現。就是因為劉備的託孤之言,才讓諸葛亮有些進退失據。
撰稿者:月光下的懷草詩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