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9日,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QuacquarelliSymonds發佈了最新世界大學排名。在2023QS世界大學排名中,北京大學在中國(大陸)排名最高,排名上升6位,至第12位,這是該校自2004年QS世界大學排名編制以來的最高排名。北京大學躋身全球前15名的推動力在於其卓越的研究成果,而這反過來又是高水平國際合作的結果。同樣,清華大學上升了3個名次,排名第14位,創下了其在QS世界大學排名的歷史最高排名。這兩所大學的顯著優勢歸功於QS研究影響指標(單位教員論文引用數)和師生比例指標(代表了教學規模)的提升。
中國(大陸)排名解讀
●整體提升:排名上升的大學數量多於下降
●對全球新冠肺炎的研究做出傑出貢獻,發佈具有高影響力、高引用率的研究
●研究能力抵消了其他指標的下降
第十九版QS世界大學排名囊括了71所中國大陸大學,其中24所的排名較去年有所提升,20所的排名較去年有所下降,14所的排名持平,13所新上榜。
中國(大陸)上榜的大學數量為世界第三:前二分別是美國(201)和英國(90)。
中國(大陸)上榜的大學數量為亞洲最多,兩所大學排名世界前15、五所大學排名世界前50、十三所大學排名世界前300,以及二十八所大學排名世界前500。
中國(大陸)大學持續崛起的主要原因是QS衡量研究影響力的方法的改進,即單位教員論文引文數(CpF)有所提高。在該指標中,37所中國大學的表現較去年有所提升,21所大學則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有18所大學的研究影響力躋身世界前100名,僅次於美國(22所)。
研究表現方面的系統性提升足以抵消QS聲譽指標的持續下降。在71所中國大陸大學中,有47所的學術聲譽得分同比降低,43所的僱主聲譽得分同比降低。北京大學在學術聲譽方面取得了中國(大陸)的最高分99.3/100,另有其他四所大學在該指標中排名世界前100,分別為清華大學(98.9/100),復旦大學(83.6/100),上海交通大學(82.7/100),浙江大學(72.2/100)。
清華大學在中國(大陸)的僱主聲譽方面取得了最高分97.7/100,共有五所大學在該指標中排名世界前100,分別為北京大學(96.5/100),浙江大學(95.3/100),復旦大學(93.5/100),上海交通大學(90.2/100)。
相對於全球競爭對手,中國(大陸)大學的教學規模也持續下降。在上榜的71所大學中,有40所的師生比例表現下降,只有18所提升。共有四所中國(大陸)大學在該指標中躋身世界前100,分別為南方科技大學(97.7/100),清華大學(92.8/100),復旦大學(89.3/100),北京大學(87.3/100)。
在上榜的71所大學中,49所中國(大陸)大學的國際教師比例下降,這是全球疫情所帶來的副作用。然而,浙江大學逆勢衝進該指標前100名。中國(大陸)僅有四所大學進入前200,分別為西交利物浦大學(99.1/100),復旦大學(99.1/100),同濟大學(66.2/100)。
最後,在上榜的71所大學中,54所中國(大陸)大學的國際學生比例指標下降,只有一所躋身世界前300名,為暨南大學(83.9/100)。雖然國際學生僅佔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入學學生的1%,但他們的數量在疫情之前有所增長。
QS在本版排名中引入了兩個未加權的新指標。首先,在國際研究網絡指標中,排名最高的中國(大陸)大學未進入前300名,這表明其在加強研究合作方面仍有值得探索的空間和機會。在該指標排名最高的是浙江大學,得分為80.8/100,排名世界第309位。
其次,在就業成果這一新指標中,只有兩所領先的中國(大陸)大學躋身世界前100名,分別為北京大學(91.4/100)和清華大學(87.1/100)。
QS高級副總裁BenSowter表示:“過去10年中,沒有任何高等教育體系像中國(大陸)這樣有顯著提升。直到2018年,世界前20名中還沒有一所中國(大陸)大學。然而,由於一致的政府投資和強大的制度戰略,中國(大陸)的大學獲得了全球認可和世界領先的研究生產力。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取得的最新里程碑更加證明了雙一流計劃正在成功實現其遠大抱負。”
Sowter繼續説道:“儘管中國(大陸)研究項目的卓越性毋庸置疑,但其大學仍可以在一些領域變得更具競爭力。特別是,如果中國的畢業生想要提高他們在僱主眼中的地位,那麼與行業合作,讓學生為21世紀的職場做好準備是必不可少的。通過研究影響力,高等教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但它也讓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發光發亮。”
Sowter總結道:“中國曾經成功地進行了轉型改革。它現在需要提供數字經濟所需的技能,同時促進終身學習。據估計,未來工作所需的全球職業轉型中,有多達三分之一可能發生在中國。如果中國做到了這一點,那麼最佳實踐和模式可以為其他經濟體提供有用的參考。”
來源|QS世界大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