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在中國教育報主辦、作業幫獨家協辦的“2020中國教育報校長大會”信息化與智慧教育分論壇上,作業幫執行總裁蘇靜做了主題為“學習的變革——教育邁入信息化的時代思考”的分享。她提出,教育要以學生為中心,信息化應該以老師為中心。
信息化助力搭建正向循環教學生態系統
蘇靜介紹,信息化在在線教育中應用廣泛,可以規劃學習路徑、推送學習內容,偵測能力缺陷、預測學習速度。在作文批改、作業佈置、虛擬場景展現、口語測評、組卷閲卷、拍照搜題、分層排課等方面都有廣泛應用。
疫情期間,1.94億中小學生在家線上學習,催生了一場號稱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實驗。作業幫積極參與其中,用户數創下新高,在疫情前5周,便打造了2000節課。
蘇靜表示,這是因為作業幫有強大的知識樹和知識圖譜構建能力,及海量的精品題目生產能力,為科學教研提供“彈藥”。
蘇靜介紹,信息化有利於搭建正向循環教學生態系統。可以實現分層教學,增強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更加精準地瞭解學生學習效果和進度。蘇靜説,信息化的另一個重要效能是推動了個性化教學。手勢識別答題、專注力測試、離席檢測、距離檢測、集體發言等功能已經在直播課堂中得到了實踐及應用,有AI老師支持,在寓教於樂的同時還能讓學生感受到1對1的關照。
信息化的重點是解決老師實際需求
蘇靜表示,信息化的重點應該是解決老師的實際需求。信息化可以為教師減負增效,教師可以全程跟課,實時瞭解學生情況,為每一位學生提出針對性的學習規劃和建議。
在教師減負增效方面,作業幫正在探索講義的高效數字化,實現講義快速生成,講義直印教輔。另外,還在探索一鍵生成課件,建立精品題庫,試題多維標籤管理等。
蘇靜介紹,作業幫藉助信息化,做了一系列的探索。教師端,有課前直播系統自檢;課中智能板書、雙向實時互動、虛擬實驗、線上互動;課後有鞏固練習和作業分發。學生端,課前做到提醒預習;課中課堂互動、練習作答、表揚激勵;課後鞏固練習、課程回放、學情報告等。
蘇靜説,作業幫根據海量的“教與學”學習數據,還在探索繪製區域中小學生學習特點“畫像”,建立中小學生學習能力預測模型,對中小學生校外學習數據進行動態監測和深度挖掘,助力科學教育決策。
建設普惠便捷管道 做公立校有益補充
蘇靜表示,在線教育的最大價值在於普惠。在此之前,整個教培體系從不缺乏優秀的老師和優質的內容,缺乏的是把這些資源放大、遷移、匹配的便捷管道。
“讓優質教育觸手可及是作業幫的使命。作業幫先後在超過8億台智能設備上被激活,每月連接超過1.7億用户,這一積累構成了這個管道最底層的能力。”
蘇靜表示,作業幫始終堅持做好公立校有益補充。她説,除了學校教育,校外教育也是離不開的場景,校內和校外的打通,才能準確完成學生的學習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