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以李世民為榜樣親征,大臣:陛下比唐太宗差點,皇帝:罷官!

(文/周帆 作者系鄭州大學文學碩士,配圖來源於網絡)
對於任何一個政權或團隊來説,老將都是不可或缺的,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説的正是如此。老臣與老將帶來不僅僅是豐富的經驗與智慧,通常還有穩定軍心的作用。“三朝元老”在古代幾乎可以算作是一筆財富,比如唐朝的郭子儀,清朝的張廷玉,這些都是名垂青史的三朝元老,他們既不同於年輕人的急躁,也沒有初為官的戾氣,在各個方面都能發光發熱,聲望猶高。
皇帝以李世民為榜樣親征,大臣:陛下比唐太宗差點,皇帝:罷官!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並不是每個“三朝元老”都值得稱頌,這還要看他們的背景。倘若是被迫“三朝”或是主動投奔了三朝,那麼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今天要説的這個人,其履歷已絕不僅僅是“三朝”元老,他的一生中侍奉了十位皇帝,而且每次為官都是將相之位,堪稱是政壇的奇蹟——他就是五代時期的馮道。
皇帝以李世民為榜樣親征,大臣:陛下比唐太宗差點,皇帝:罷官!

馮道何許人也?馮道,字可道,河北瀛洲人。出仕於幽州,為劉守光的參軍幕僚。當時乃是唐朝晚期,天下大亂,各個勢力佔山為王,羣雄割據,各路節度使紛紛擁兵自立,在中華大地上打的是昏天暗地。馮道初投劉守光,無奈很快便在混亂的戰局中敗下陣來,馮道自然也是樹倒猢猻散,轉頭就投靠了宦官張承業。
這張承業當時乃是監河東軍,對精通文學的馮道也十分欣賞,於是將他推薦給了晉主李存勖——就是後來的後唐皇帝。李存勖一看馮道有本事,也予以厚待,讓他擋了東節度使書記,稱帝后又將馮道提拔為户部侍郎與翰林學士。這時的馮道,達到了自己仕途的第一個高峯。
皇帝以李世民為榜樣親征,大臣:陛下比唐太宗差點,皇帝:罷官!

馮道之所以能人見人愛,口才好是一大優勢。正所謂“見人説人話,見鬼説鬼話”,大約就是馮道這樣子,然而馮道的拍馬屁與眾不同,別的人是盲目地追捧和讚美,而馮道更進一步,能夠很快揣摩透對方的心思,見風使舵,一擊中的。後唐明宗時期,馮道時任宰相,官位極高。一次水軍在河邊發現一個玉環,上書“傳國寶萬歲杯”六個小字,水軍即刻呈給了明宗,如此天賜之寶當然讓明宗愛不釋手。
恰巧遇到了馮道,就拿出來給馮道炫耀,沒想到馮道不僅沒有溢美之辭,反而很不屑地表示這區區一個前朝遺物,何奇之有,王上自帶的無形之寶才是真的寶藏。明宗自然是不解其義,追問下馮道説,這種寶物叫做仁義,“大寶日皇位,何以守位則日仁”。這明宗是個粗人,行伍出身,沒什麼太大的文化,又不好意思再追問,只好向身邊的人請教,得知真義後明宗大喜,覺得馮道真是個文化人!連文化人都這麼説,看來自己也算是個仁君了。自古皇帝哪有不喜歡別人説自己是仁君的,於是對馮道更加寵徠。
皇帝以李世民為榜樣親征,大臣:陛下比唐太宗差點,皇帝:罷官!

好景不長,明宗不久後駕崩,馮道又為繼位的閔帝效力。然而閔帝是個平庸的人,沒什麼太大本事,潞王李從珂不久後在鳳翔發動叛亂,想要推翻閔帝。馮道掐指一算,閔帝這水平,必敗無疑,於是乾脆帶着文武百官開門迎客,將李從珂請了進來。這李從珂也是大吃一驚,不費一兵一卒,這叛亂竟然就成了?於是又把馮道奉為宰相,以表功勳。
然而到了這一步,馮道仍然沒有停止跳槽的腳步。公元936年,石敬瑭以幽雲十六州為代價換得後晉皇帝之位,馮道又“如約而至”,一番舌戰之後,便又當上了司空,兼侍中,封魯國公。可是後晉短命,僅僅存在了十一年就崩塌了,此時契丹大軍壓境,攻破了開封城,生擒出帝,一時間令中原聞風喪膽。
皇帝以李世民為榜樣親征,大臣:陛下比唐太宗差點,皇帝:罷官!

而馮道又展現出了過人之處,他不僅沒有畏懼,反而泰然自若,覲見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對馮道的“光輝事蹟”也略有耳聞,就揶揄道:你侍奉了那麼多主子,每逢改朝換代就改換門庭,如此不忠不孝,我如何信你?沒想到馮道説自己一個無德無能的老頭子,又沒了安身之所,如今契丹得了天下,百姓都要仰仗耶律德光才得以生存,自己作為一個平頭老百姓,當然要投靠契丹才能苟活。這番話讓耶律德光大喜過望,況且當時契丹剛剛攻破了開封城,如有老臣歸降,也能讓自己的政權更穩固,馮道就這樣又當上了太傅。
馮道並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在劉知遠建立後漢後,馮道很快就歸附了後漢,被封為太師。然而他這個太師僅僅當了不到四年,就隨着後漢一起被後周給一鍋端了。馮道繼續發揚自己的長處,説服了後周皇帝郭威,得到了太師的職位。至此,馮道已經換過了九任君主。
皇帝以李世民為榜樣親征,大臣:陛下比唐太宗差點,皇帝:罷官!

直至後周世宗柴榮即位,已是馮道經歷的第十任君主。然而事情到了這裏發生了變故,柴榮並非庸人,他文韜武略,又勵精圖治,是五代中極其罕見的文治武功的皇帝。當時劉聖攻打上黨,柴榮準備親自督戰,馮道卻竭力勸阻。
這讓準備效仿唐太宗戰事親征的柴榮大為不滿,馮道這時説了一句大概是他為官生涯數十年來最大意的話,他説:“陛下不可與唐太宗比。”這讓柴榮氣的肺都炸了,直接罷了馮道的官,讓他回家養老去了。就這樣,馮道的仕途走到了盡頭,在家鬱鬱而終。
皇帝以李世民為榜樣親征,大臣:陛下比唐太宗差點,皇帝:罷官!

也許從現代的眼光來看,馮道真的是一個投機主義者,甚至是一個牆頭草一樣的存在。但是任何事情都應該照顧到當時的歷史背景,在五代十國的五十多年間,又有哪個“朝代”真的算是正統的集大權者呢?不過都是一些地方割據勢力罷了。
沒有完全正義的戰爭,只有利益的衝突,馮道為求自己的活路,也是迫於無奈。他一生先後效力於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十位皇帝,但他從未做過有損國家與民眾之事,反而是為民請命,用自己的學識為國效力。所以即便他的一生如此動盪而多變,我們亦不能一概而論,稱他為軟弱的奸臣。
參考資料:
《舊五代史·馮道傳》
《新五代史·馮道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46 字。

轉載請註明: 皇帝以李世民為榜樣親征,大臣:陛下比唐太宗差點,皇帝:罷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