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嚴重偏科”是種什麼體驗?學生黨的回答,承包了我一年的笑點
有人説:“如果把高考比喻成人生,那麼學好語、數、外,就像工作、買房和結婚。“
這句話雖稍嫌誇張,卻含有很深的真理。
對學生黨來説,三門主課任一門偏科,都會嚴重拉大你和學霸的差距。
小考分數偏低,高考總分不高,你這人生第一道門就算是堵“死”了。
“論嚴重偏科”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數學偏科生説:
英語老師眼裏的寶,數學老師眼裏的草。
高一,整張數學卷子我答得滿滿的,零分!命不好的時候,連選擇題都和你開玩笑。
我們英語老師説我的英語分還沒我的年紀大!
數學課上站C位,英語課上縮頭龜。
對於每一個從學生時代挺過來的人來説,偏科體驗簡直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痛”啊!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偏好”產生的不良影響,不僅僅關乎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也關乎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
這麼説一點也不誇張,請圈重點。
如何認識“偏科”?
美國曾有一個叫彼得的管理學者提出了一條著名的理論:“木桶效應”。
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根據“木桶效應”的核心觀點,還衍生出兩條推論:
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水桶才能盛滿水;
只要這個水桶裏有一塊不夠高度,水桶裏的水就不可能是滿的。
“只有,才”、“只要、就”,學過邏輯學的人應該知道這幾個字的利害關係。
水桶的容量像極了一個孩子的綜合能力以及競爭力:考試總分取決於偏科那門的成績。
只有所有科目都足夠好,考試總分才足夠高;
只要有一門偏科,考試總分就不可能高。
看到這兒,肯定有不少學生黨會不屑一顧、甚至有人跳出來反對:“你只説對了一半”。
就不能木桶傾斜過來嗎?好比擅長的東西就應該側重一樣。
如果有意識地把木桶向長板方向傾斜,其儲水量就比正立時的木桶多得多。
“新木桶理論”常常被偏科生拿來做擋箭牌:只要我的科目足夠偏,我照樣也能考高分。
甚至還有人説:“為了暫時提升儲水量,可以將長板截下補到短板處,從而提高儲水量。”
不過,這個餿主意放在學習上可能不好操作。
短期看,上面兩條確實都是增加儲水量的好辦法,但是你想過沒有,對於學生黨來説,已經出現“偏科”,如果繼續拉大“優勢課程”和“劣勢課程”之間的分值,等待你的將是什麼?
所以,對於學生黨來説,“新木桶原理”雖然可以作為理論補充讓我們學會辯證看待問題,但是切不可作為你理直氣壯“偏科”的噱頭。
這一點,要始終牢記。
“木桶原理”既然作為管理學上的概念存在,那麼,我們來看看企業是如何應對的。
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板,常常被企業視為“漏洞”和“薄弱環節”的同義詞,一經發現就要想辦法立即補上。
作為學生黨來説,如果發現有“短板”傾向,具體要怎麼做呢?
彌補短板之前要搞清楚一個問題。
木桶的長短、成績的高低都是相對來説的,你能承擔自身的短板到什麼程度?
如果你英語考130分,數學考了英語的零頭,那麼,你就必須要下手了。
如果你不是一個各科均衡發展的學霸,卻又常常羨慕那些考得好的同學,如果數學或者英語常常成為你考試總分“制約因素”,那麼,你首先應該確定“短板科目”。
所有科目中,你最“短”的那塊短板是什麼?
首先要找到自己最短的那塊板,然後加高它。
有些學生不喜歡背東西、歷史政治分不高,這種可能需要稍微多花點時間來記憶背誦。
提高“短板”科目成績,你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請教學霸,取長補短,制定一整套提高成績的辦法。
“木桶效應”中,有一點很關鍵,雖然木桶的容量由最短的那塊木板決定,但是,木桶能不能盛住水,卻取決於桶底是否結實。
對於學生黨來説,優勢科目的考試分一定要拿到。
考試最怕的是,自己能做的題目,因為不仔細而丟三落四。一般考試或者高考,只要你會做的題目能一分不失地得到,你就成功了。
所以,綜上所述,彌補弱勢科目,提高考試總分,同時,鞏固強化“優勢”科目,實現整體學科優勢最大化,只有做到以上兩點,偏科才不再是一場“噩夢”。
如果把考試總分看成木桶的“總容量”,那麼,衷心祝願莘莘學子在求學之路上都能夠盆滿缽滿。
感謝閲讀,歡迎關注,持續奉獻優質好文!(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