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90後大軍成為職業市場的主力軍,越來越多的案例開始以90後為範本分析,
職場工作上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比如加薪問題。現在的90後承受着遠高於70、80後的壓力,工作上更是比以前的工作者拼命。
全球職場社交網站領英曾經發布過一份基於大數據所得來的報告:中國3900萬用户中,有54%以上是90後,且職位為總監。而90後從職場新人到成為總監所花費的時間,平均竟然只需要4年。要知道,60、70後平均都需要10年。
這代表了90後對於升職的渴望,更深層次也是更直白的原因,是因為90後對於加薪的需求越來越大。
然而薪水也不是説漲就漲的,於是就有很多人把眼光放在了一個捷徑上——跳槽。
智能招聘針對2018年白領跳槽有過調研,結果顯示:93.2%有過跳槽意向,53.9%的白領不滿三年就要跳槽一次,還有35.9%的白領認為頻繁跳槽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和機遇。
現在為什麼感覺只有通過跳槽才能加薪,老實地呆在一個公司反而薪資會原地踏步。
因為跳槽加薪一般都是跳槽者與新公司或者單位約定了新的薪酬,跳槽者只要要求的高,新的公司或者單位願意給予,自然跳槽加薪就高。
如果覺得自己能力足夠拿到更好的薪資,公司又不能滿足你的薪資要求,那麼就努力拿別的offer,然後跳槽。
如果是拿不到別人的offer,説明公司給的薪資是合理的,是自己對自己的能力做了誤判。
然而90後眼中習以為常的跳槽,會有人力資源從業者持反對意見。認為這些工作者即使通過\'\'跳槽\'\'包裝了自己,也可能因為能力不夠,無法勝任後期的工作,職業發展難以長久,這是一項減分項。
歸根結底,還是漲薪問題,永遠的死工資無法滿足現在工作者的生活需要。
從單方面來看,漲工資自然是好事,對誰都有好處。
員工得到更多的薪酬可以過上更優質的生活,老闆也可以通過漲工資讓員工的工作高效起來,這很符合契約精神。
然而漲工資也是一把雙刃劍,一個不好就會把公司拖入萬丈深淵。
領導決定發多少工資,決定每年給多少分紅,決定每次漲多少工資,找到一個平衡點很重要,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平衡點,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平衡點,公司漲工資是根據公司效益所決定的。
舉一個例子,比如説海底撈火鍋。同樣是服務員,員工所得到的都是高薪,所過的生活都是公司給予的優質生活,於是在工作的時候,同樣提供給了客人們優質的服務。在海底撈火鍋的收益蒸蒸日上的時候,員工的薪水也一直再漲。
這是一個好的平衡點,然而這樣的例子畢竟很少,絕大部分的公司沒有找到這個平衡點,更多的公司自身如履薄冰,不是不給員工漲薪,而是自己都自身難保了。
為什麼漲薪這麼難,有以下三個原因:
1.對公司而言漲工資並不是一個人的事
首先,要知道的是,盲目的向公司的老闆提加薪是不切實際的,在向老闆提加薪前一定要想好這幾個問題:
1. 工資在業內水平是否已經偏高;
2. 企業是否處於\'\'不景氣\'\'的時刻
3. 企業是否有固定工資體系
4. 自己是否配得上更高的薪水
對於公司來講,漲新真的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個關係於整個公司、老闆、與員工之間的利益聯繫網。
越大的公司,決策者所要做出的加薪決策就越困難,越需要思考其中的利益關係。要是有一點一樓的地方,公司的財務會像滾雪球一樣,漏洞越來越大。
從員工個人方面來看:要是隻給你漲了工資,別人就會眼紅,別人也會要求漲薪,意味着別人也是要跟着漲的。
就算給你漲薪是因為你努力拿到了別的offer,你做到了其他員工做不到的事情,你給老闆看到了你所能給他帶來的利益、給公司帶來的利益是別人遠遠不能比的。
然後老闆看到了這些,於是給你漲了薪,可別的員工不會在意這些,他們只在意你有沒有加薪,加薪加了多少。
要是隻給一個人加薪,不僅會引起團隊矛盾,還容易打擊到其他人的積極性與忠誠度。
而要是盲目的給所有人加薪,意味着公司的支出多,很容易入不敷出,最後拖垮整個公司。
單單一個加薪就能引起這麼多連鎖反應,公司肯定是要慎重考慮,所以公司對升職加薪都會有嚴格的制度。
2.你不主動提,公司也沒理由主動給你加薪
很多人都會老老實實,默默的幹着,不會主動去提加薪。畢竟對於員工來説,本身就有着\'\'弱勢心理\'\',感覺老闆高高在上。
自古就有\'\'槍打出頭鳥\'\'之説,即使想要漲薪,可大家都不願意邁出第一步,總希望有人能先提出,然後自己可以效仿下。
當下的時代,很多人加薪不成,反而工作不保,或影響在公司的地位,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正這些例子讓員工在公司之中會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對於加薪只能觀望。
對於公司來言,你不主動提,公司怎麼可能會自己給自己找麻煩,沒到時間節點就給你提加薪。如果公司主動開口提薪,員工又要求的更多,更加麻煩。
所以一般來説都是公司主動加薪和員工被動加薪。
員工要是老實的在一個公司待著,加薪一般都是按照級別晉升標準進行的調整。
漲薪資,基本都是要在公司幹滿一年或者合同到期後才會加薪,畢竟對公司而言加薪意味着増加公司成本,漲起來容易降下來就困難了。
其實要是如果公司一直沒有給自己漲工資,而自己也確實在公司待了挺久一段時間,推薦的是,先問問自己三個問題:
1.如果企業不加工資,用同樣的工資能不能再招個人頂替自己的位置?
2.同樣的崗位,換一個人,能不能做得像自己一樣,甚至比自己做得更好?
3.撤掉了自己,企業是不是就無法運營?
這三個問題想一想,就知道企業為什麼不加工資了。
現今的就業者實在太多了,年年都能出現\'\'就業難\'\'的問題。
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無論是什麼工作,除了那一小撮真正有天賦的人之外,所有人的工作可替代性都很強。
不管多難的工作,總有很多人能做的比你好,卻不奢求比你更多的工資。反正隨便來個人都能做,都不見得比你差,那為什麼要加工資給你呢?
市場經濟的時代是很現實的,做多少事拿多少錢,體現不出自己特別的價值,對企業可有可無,就會成為\'\'路人甲\'\',自然就沒有地位去向企業要求更多。
而要是如上文所説的那一批白領,靠跳槽去改變薪酬,想要靠跳槽去過優質生活,自己的工作態度卻不加以改變,那麼即使換了一個工作,卻會因為自己並沒有更多的積累去要求更高層次的工作,結果可能還是一樣。
3.公司的漲薪制度跟不上市場的變化
每個公司都有着嚴格的加薪制度,在公司老實待著當然也會得到加薪的機會,只不過受薪資制度的影響,加薪週期又比較長,加薪幅度又是有限的,算下來加的薪資又不多,從而導致讓人薪資一直在原地踏步的錯覺。
但是對於市場上的工資變化還是相差很大的。舉個例子:
我的老家在4-5線的小城市,2015年的時候,這個崗位的應屆畢業生起薪2500-3000;
到了2018年,這個崗位應屆畢業生起薪已經漲到4000,如果公司崗位招聘時低於4000,可能都沒人願意做了。
2015年入職的應屆畢業生小張工資2500,並且小張在工作中盡職盡責、任勞任怨,老闆也是非常認可的,所以小張在每年調薪的時候都能上漲20%。
到了2018年,小張已經具備了3年的工作經驗,能力也有較大的提升,他的工資已經漲到了4320元/月(2500×1.2×1.2×1.2=4320)。
對比剛入職的新員工來説,他的工資卻高不了多少。
因為公司的提薪制度是最高只能上漲20%。市場上作為具備3年工作經驗的員工已經達到了6500起步了。肯定是心中鬱悶的。
如果需要增長薪資,而你的公司又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跳槽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雖然是這樣子,但是卻不鼓勵經常性的去跳槽,都説熬得住,方出眾。
我認為不是那麼絕對,但終究是有幾分真理的。因為經常跳槽,對個人是非常不利的,憤然辭職就像高潮,雖然一時之間你的工資待遇上去了,但是核心技術就會換因為經常跳槽的原因沒有機會去接觸,從而浪費了你職業發展的黃金期。
所以説跳槽一定要經過深思熟慮,謀定而後動。
不要為了一時的頭腦發熱和一時的眼前利益去跳槽。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裏蕩起漣漪,那至少説明在逝去的歲月裏,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着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