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著名儒將,猛如虎狡如狐,諸葛亮司馬懿二人合力才殺了他

在中國古代武將中,有一個羣體非常引人注目,這就是“儒將”。一般人印象中,武將都應該是粗獷豪放的赳赳武夫,只知道舞刀弄槍打打殺殺。但“儒將”則不同,武能上馬安天下,文能提筆定江山,不僅軍事才能卓越,而且雅好文墨,喜歡與文人儒生結交往來。
三國著名儒將,猛如虎狡如狐,諸葛亮司馬懿二人合力才殺了他

三國時代也出過幾個有名的儒將,比如魏國太尉鍾繇以及其子鍾會,不僅將略非凡,而且精於詞章翰墨,留下的書法作品被後世視為“神品”。吳國大都督陸遜,“學通六藝,才兼文武”,雖然創下夷陵之戰、石亭之戰等輝煌戰績,卻依舊不改儒雅的書生本色。
三國著名儒將,猛如虎狡如狐,諸葛亮司馬懿二人合力才殺了他

不過,除了這二人,三國時期還有一個儒將:張郃。很多人會驚訝,張郃為什麼也成了儒將?《三國演義》中的張郃,分明是一副衝鋒陷陣、驍勇善戰的猛將形象,儒將之説從何説起?
看看《三國志》相關記載,就知道張郃確乎算一位儒將。他雖然長期擔任軍職,“郃雖武將而愛樂儒士”,非常喜歡結交儒生文士,“居軍中,與諸生雅歌投壺”,軍旅生涯之餘,他經常和一幫風雅儒生談論詩歌,作投壺之戲,還經常向魏明帝推薦儒生人才,魏明帝曹叡為此還專門下旨褒獎他。
三國著名儒將,猛如虎狡如狐,諸葛亮司馬懿二人合力才殺了他

但張郃上了戰場,卻是一個讓任何敵手都不敢忽視的強勁對手。張郃從公元191年從軍,以平定黃巾起義起家,一直到公元231年戰死沙場,馳騁疆場40年,身經百戰,屢立奇功,逐漸養成了“猛如虎狡如狐”的作戰風格。
公元209年,陳蘭梅成等人掀起淮南之亂,興兵造反,佔據地勢險要的天柱山,“高峻二十餘里,道險狹,步徑裁通”,張郃奮不顧身猛衝猛打,攻克天柱山,為平定淮南之亂立下大功。
三國著名儒將,猛如虎狡如狐,諸葛亮司馬懿二人合力才殺了他

公元214年,西涼軍閥馬超在隴右據地作亂,連續攻克冀城、天水等重鎮。夏侯淵帶兵前來征剿馬超,張郃帶領五千人擔任先鋒,“郃至渭水上,超將氐羌數千逆郃”,雙方在渭水邊展開鏖戰。馬超這樣威震三國的虎將,居然不是張郃的對手,被張郃殺得落花流水大敗而逃。張郃的勇猛如虎,由此可見一斑。
張郃不僅驍勇剽悍,更兼智略過人,善用計謀,狡黠如狐。公元228年的一出祁山之戰中,張郃帶兵攻打馬謖據守的街亭。馬謖把營寨安在山頂上,居高臨下佔據地利,張郃卻沒有機械地正面強攻,卻先切斷蜀軍的水源供應,蜀軍斷水不戰自亂,張郃看準時機給予致命一擊,成功奪佔街亭,導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以失敗告終。
三國著名儒將,猛如虎狡如狐,諸葛亮司馬懿二人合力才殺了他

張郃謀勇兼備,成為蜀國勁敵,“郃識變量,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也成為諸葛亮的心腹大患。諸葛亮仇恨張郃可以理解,但倒黴的是,張郃無意中也成了司馬懿的眼中釘。
三國著名儒將,猛如虎狡如狐,諸葛亮司馬懿二人合力才殺了他

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間,曹操留下的大將所剩無幾,張郃碩果僅存。野心勃勃的司馬懿由此把張郃視為他奪權之路上的一大障礙。而且張郃是魏國的多年宿將,對司馬懿也並不太看在眼裏,兩人協同作戰時,張郃常常直言不諱,對司馬懿的作戰方案提出反對意見或者批評意見,更使得司馬懿對他不滿。
公元231年,諸葛亮在一次北伐曹魏,曹魏派出張郃與司馬懿迎戰。雙方對峙一段時間,互有勝敗。諸葛亮一方軍糧耗盡,主動撤軍。《魏略》記載,司馬懿一看蜀軍撤退,立即讓張郃追趕。
張郃與諸葛亮是老對手,深知諸葛亮的手段厲害,擔心蜀軍會設下埋伏,建議司馬懿不可盲目追趕,以免中計。司馬懿卻別有用心,一再堅持讓張郃出兵。張郃無奈只得帶兵追擊蜀軍,果然在木門道中了埋伏,中箭而死。等於是諸葛亮挖了個坑,司馬懿逼着張郃跳了進去,兩大謀士合力才殺了張郃。瞭解更多張郃有關的三國史實,請閲讀《三國志》。
張郃無意之中成了諸葛亮司馬懿的共同目標,在劫難逃也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6 字。

轉載請註明: 三國著名儒將,猛如虎狡如狐,諸葛亮司馬懿二人合力才殺了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