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報名團隊飆升意味着什麼

由 公松臣 發佈於 經典

  2021年4月16日,在安徽農業大學內,大學生從創客空間的引導牌前走過。近年來,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各地大學紛紛開設大學生創客空間,為學生創新創業搭建平台。視覺中國供圖(資料圖片)

  把打印機縮小到錢包大小並實現隨時隨地打印、磁懸浮膠囊機器人讓胃腸道檢測不再痛苦、製成口服幽門螺桿菌疫苗攻克醫學難題……

  你能相信嗎,這些既接地氣又充滿創意的科研成果都來自剛20歲出頭的大學本科生。在剛剛結束的第七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來自世界121個國家和地區的4347所院校、228萬餘個項目、956萬餘人次報名參加了比賽。那些臉上稚氣還未全脱的大學本科生給人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他們中的很多人擁有多項國家發明創造專利,也有不少人創建了公司並有着不錯的發展前景。

  截止到今年,“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已經舉辦了七屆。記者通過梳理發現,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時,報名參賽的人數為20萬,之後,報名人數呈二三倍的迅速增長,第二屆就達到了54.5萬人,第三屆上升到150萬人,到今年,報名人數已經升到了956萬人。據教育部公佈的數據,七年來,累計共有603萬個團隊項目、2533萬名高校學子參與到了這項賽事中來。

  就在今年大賽舉辦之際,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大學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提出了要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財税扶持和金融政策支持,將高校畢業生個人最高貸款額度提高至20萬元。

  中央的政策鼓勵更多大學生大膽地加入創新創業行列。那麼,飆升的參賽人數到底意味着什麼?如此多的大學生加入創新創業的行列,又會給我國高等教育帶來怎樣的影響?帶着這些問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大賽期間進行了深入的採訪。

  本科生的創新更接地氣

  “我大一就加入了現在的科研團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的趙嘉偉説,他們團隊的參賽項目是應用於胃腸道檢測領域的磁懸浮膠囊機器人。與目前普遍存在的胃腸道檢測不同的是,他們的膠囊機器人可以在胃部做磁懸浮運動,檢測過程可以更大限度地減少被檢測者的痛苦和可能出現的創傷,同時還能大幅提升胃腸檢測的智能化程度。

  今年大賽的一大變化就是在主賽道新設了“本科生創意組”,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大學本科生的項目與普通百姓的生活聯結得更為緊密。因為“接地氣”,他們的創新項目更加讓人耳目一新。

  “‘本科不牢,地動山搖’,本科生是我們國家高等教育的‘根’。因此,本科生的水平質量如何,直接決定了中國高等教育的質量如何,因此我們新設了‘本科生創意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説,同時,今年大賽增加了參賽人員年齡不超過35週歲的限制,意圖就是讓那些很稚嫩的、還沒有功成名就的在校學生和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能夠脱穎而出。

  與有着更多科研積累的碩士生、博士生相比,這些本科生的面孔確實顯得有些稚嫩。但是,在科研這條道路上,年齡小不一定是劣勢,他們反而有着無所畏懼的衝勁和闖勁。

  浙江大學的大四學生陳天潤所帶領的團隊發明的便攜式自行走打印機GoPrint,其創意就來自寢室內的一次次天馬行空的“海聊”。

  陳天潤認為自己是個“比較會搞事情”的人,他覺得打印機不一定非要固定在房間裏、也不一定只能打印在A4、B5這樣固定大小的紙張上,如果打印機能夠隨身攜帶,而且在任何想打印的地方,比如牆面、衣服上,都能打印自己想要的內容,“一定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於是,幾個同學在寢室中“一拍即合”,便開始了發明創造。

  這個來自寢室中的創意,最終在今年的“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衝進了最終的冠軍爭奪賽,與來自國內外的另外5個團隊同場競技,最終獲得了年度季軍。

  創新創業教育已在高校逐漸走向成熟

  在採訪中,很多學生都提到了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給自己的幫助。

  如今,隨着“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大學生創業者成功走出校園,很多高校已經形成了很濃的創新創業氛圍,同時,也給高校的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變化。

  “我們剛進入大學就有了導師,每個導師都有自己的課題,會定期跟我們溝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四學生王新陽説,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學生剛邁入大學就能迅速進入科研狀態,為創新創業打下基礎。

  很多學校有類似的做法。

  南昌大學大四女生劉淼文介紹,自己進入大學後經過選拔進入了學校的卓越醫師教育培養計劃。“我們這個班最大的特色就是教學模式,我們會很早接觸臨牀,從一進校門就能瞭解到臨牀中實際面臨的問題和難題。”

  劉淼文很早就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製成口服幽門螺桿菌疫苗。經過幾年的研究,劉淼文和她的團隊取得了很大的研究突破,現在項目已經擁有技術相關4項授權發明專利、兩項正在審批的發明專利、相關SCI論文14篇、1項科技查新報告。

  除了幫助本科生儘快在科研能力上提升之外,不少學校也為學生創業提供了幫助。

  來自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專業的王曲歌介紹,自己所在創業團隊的第一批產品就是在學校的共享平台完成的。“我們的項目要創建自己的設備,但需要通過別的設備才能創建出來。這個設備就算買二手的也需要三五百萬的投資。”

  據瞭解,西安交通大學構建了八大學科交叉平台和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提供研發與測試軟硬件平台,用於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訓練和樣機研製,同時還有從種子基金到天使基金的資金支持。

  與西安交通大學相同,很多學校出台了眾多政策為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提供實際的幫助。

  比如,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為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專門開設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在全校學生中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舉辦“競先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每一個參加訓練計劃和比賽項目的學生團隊配備專業指導老師,以賽促練、以賽促學,培育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在此基礎上,再遴選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創新創業團隊組建創新創業訓練營,邀請校內外專家指導,幫助大學生團隊提升創新創業水平和項目質量。

  “創新創業教育從‘小眾’向‘大眾’轉變,帶動了我國高等教育理念更新、人才培養機制創新、教學管理制度革新,進而從根本上走出傳統的‘學而優則仕’‘中庸’的保守文化,造就了越來越多的勇於挑戰、擅於創新、具備強烈創業精神的新一代青年。”浙江大學教授吳曉波説。

  據瞭解,目前全國高校已普遍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累計開課3萬餘門。各高校聘請行業優秀人才擔任“雙創”教師,專職教師近3.5萬人、兼職導師13.9萬餘人。因此,一大批“敢闖”又“會創”的大學生正在湧現。

  創業的過程就是不斷顛覆自己

  這麼多大學生走上了創新創業的道路,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問:這麼多大學生創業有幾個能成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對於這些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所收穫的成長比最終的成功更為重要。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的大三學生範怡然從一進校門就被學校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感染,有了創業的念頭。

  當時她的想法非常簡單:“我想應該從所需要的不同專業裏各找到一個同學,組成團隊就可以成立一個公司,然後每個人負責自己那個領域就可以了。”她的理解,就是“在學業之餘進行創業”。

  在剛入大學校門的範怡然看來,創業就是一個重量級的選修課。

  帶着這樣簡單的想法,範怡然加入了學校的“創業牛人”潘遠志的團隊,真的進入團隊之後才知道,創業沒有自己想得那麼簡單。“時間不是由我來選擇的。可能我正有課或者正在複習考試的時候,公司就有業務需要我到銀行去辦理。”

  範怡然學會了“創業之餘學習”,只要稍有空閒,她就會把落下的課程補上或者先把後面的課程預習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幾乎所有的本科生創業者都有繼續上研究生深造的打算,甚至有的學生已經保送了博士。

  “如果想讓自己的團隊和公司有一個更好的前景,只有本科所學的知識是完全不夠的。”在本科階段就創業、現在剛剛進入研究生學習的北京理工大學王雲川説。

  創業的過程是不斷顛覆自己的過程。

  王雲川的創業項目是海上智能組網終端。王雲川介紹,現在我國大型漁政船有衞星電話,但是小型漁船無法配備,因此,很多小型漁船出海10公里之後就聯繫不上了。他們的項目就是要改善近海漁船海上通聯手段落後的局面。

  “以前我認為從科研到實際應用只有一步之遙,我們研究出來了,漁民的出海條件就改善了。”王雲川説。

  而經過創業的歷練,王雲川明白了要想把理想變為現實還要走很多步,而且每一步都不容易。只有不斷地豐富自己,開闊自己的視野,才能最終實現目標。

  吳巖介紹,面向“十四五”,教育部將立足高等教育普及化新階段、新形勢、新要求,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推動高校健全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體系和實踐平台,培養新時代大學生“敢闖會創”的綜合素質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出“象牙塔”,把自己所學與社會生產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尋找創新的新起點——這大概就是大學生身上“敢闖會創”的基因內核。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