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國的失落從乾隆的自大開始,十全老人有多水?
大清帝國的失落從乾隆的自大開始,十全老人有多水?
原創 鏡鑑青年 2020-05-08 18:16:29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若要評選清王朝最具知名度的帝王,那乾隆皇帝必須擁有姓名。
從二十五歲登基到八十九歲去世,乾隆以超長待機的模式,成為中國歷史上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帝王。在位期間,乾隆內巡江南,外徵八方,不僅留下無數野史傳説,成為後世小説家們的創作素材,還憑藉一件又一件“政績”,親手締造出“康乾盛世”的輝煌。
或許是“政績”讓乾隆自豪到不吹不行,晚年的乾隆,曾親自給自己評定了十件大功。分別是“平準噶爾為二,定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台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爾喀降,合為十。”
定好了功勞,乾隆還鄭重其事的將這些“大功”命名為“十全武功”,並自詡為“十全老人”,然後將自己的“大功”用滿、漢、蒙、藏四種文體記載在《御製十全記》,還建碑了文,傳之後世。
説來奇怪,在乾隆自詡“十全武功”之下,清王朝的國力卻並沒有乾隆宣傳的那麼亮眼。且不論晚清時期落後捱打的被動局面,就是緊隨乾隆之後的嘉慶,也被波及四川、陝西、河南和湖北數省的川楚教亂弄得狼狽不堪,彷彿“十全武功”的紅利,一夜之間憑空消失了一般。
種種反差,似乎在無言的告訴人們,所謂的“十全武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那麼,讓乾隆引以為豪的“十全武功”中,到底含了多少水分呢?
01開疆拓土
乾隆選出的“十全武功”中,大大小小的戰役形式多樣,意義各不相同。這其中,既有平息叛亂的準噶爾之戰,也有開疆拓土的平定回部叛亂之戰。
應該説,這兩場大規模戰役,的確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比如平定準噶爾之戰,就是乾隆有效斬斷沙俄伸向西北的觸角,保衞國家領土完整的一戰。
公元1755年,乾隆繼承祖、父遺志,以阿睦爾撒納為定邊左副將軍、薩喇勒為定邊右副將軍,派兵五萬,分兩路浩浩蕩蕩殺向準噶爾,誓要解決西北地區長期以來的分裂局面。
聽説清王朝大軍到來後,西域各族百姓因不滿準噶爾貴族內訌與殘暴統治,紛紛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結果清軍一路席捲而下, 一舉擊敗達瓦齊勢力。
緊接着,清軍又與自稱“總汗”的阿睦爾撒納展開一場大戰,直殺得衞拉特草原成為一片血海,數十萬人準噶爾人死於清軍屠刀之下,阿睦爾撒納倉惶逃奔沙俄,準噶爾汗國自此不復存在。
隨後,清軍又兵發回部,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亂,將天山南路重新收歸中國版圖。由於這一地區是清軍新收復的疆土,故而被命名為“新疆”。
清王朝統一新疆的意義,用乾隆的話來説就是:“既不強取他國之寸土,亦不無故輕讓我寸土於人……夫開邊黷武,朕所不為,而祖宗所有疆宇,不敢少虧尺寸”。
但新疆統一更深層次的歷史意義則在於,這一片廣大的疆域不但加強了清王朝的國防力量,也促進了清王朝的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
更為重要的是,隨着新疆納入清代版圖, 中國與西亞、南亞的陸路貿易日益繁榮,就連明代時中斷的和闐玉外貿也得以恢復。往來不絕的貿易帶給清王朝無盡的財富,推着乾隆王朝走向盛世輝煌。
02如此“十全”
可惜,新疆之戰後,乾隆卻鮮有拿到出手的戰績,偏偏這位帝王,又彷彿對“十全十美”有着迷之執着一樣,硬是東拼西湊,湊足十件大功,不免讓其中一些功勞,充滿了自我貼金之嫌。
比如乾隆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就有些含金量不足。林爽文起義之初,跟隨他起義的“亂黨”不過二百多人,而清軍名義上兵丁額數卻有一萬多人,按説平定叛亂綽綽有餘,誰知卻讓林爽文率眾攻破清軍營壘,全殲清軍,逼得乾隆急令福康安掛帥,率水師渡海平叛。
台灣駐軍不堪一擊的原因,或可從時任閩浙總督李侍堯的調查中窺見一二。據李侍堯調查,清軍名義上的駐軍雖有一萬,但實際僅有7500多人,其中台灣府名義上有戍兵3700多人,但實際僅有500多名。
但就是這縮水不少的駐軍,也是軍紀敗壞,官兵腐敗成風,一些老兵甚至長期在外打工,然後每月花上300文至600文錢,僱請同營兵丁代班,還美其名曰“包差”。
這樣的軍隊,自然不是起義軍的對手。然而,福康安的平叛也實在説不上輝煌。乾隆本以為,起義軍不過烏合之眾,福康安大軍一到,必定望風而逃。誰知最終福康安連調湖廣、四川、廣西、貴州諸省數萬大軍赴台,然後在人數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與起義軍對峙了一年四個月,才最終艱難平定了這場叛亂。
與之同樣注了水的功勞,還有平定大小金川之戰。 眾所周知,大小金川偏居川西一隅、僅有彈丸之地、人口不過數萬,壓根不是清王朝的對手。
豈料乾隆為了平定大小金川,卻先後投入了六十萬以上的兵力,花費軍費超過七十萬,死傷多達三萬多人,歷時五年才艱難取得了最後的“慘勝”。
至於收降緬甸與安南,就更像是乾隆的一場自嗨了。征討緬甸初期,清軍因作戰不利,搞得前後幾任雲貴總督兵敗自殺,後來乾隆派了國舅爺傅恆率精兵三萬再徵緬甸,誰知傅恆大軍連緬甸主力部隊的影子都沒看到,就因糧米不繼,水土不服, 出征的官兵大批感染瘴疾,折損的只剩下一萬三千人,就連主帥傅恆因病無法指揮戰鬥。
乾隆見狀,急忙召傅恆回京,可惜傅恆病勢已深,終因藥石無效撒手人寰。所幸當時恰逢乾隆八十大壽將至,緬甸王遣使進貢祝壽,乾隆急忙就坡下驢,與緬甸修表議和,勉強維持住了表面上的“勝利”。
而清軍對安南作戰的勝利,也未嘗不是乾隆硬往臉上貼的金。清軍征討安南的原因,是因為安南強臣阮惠篡國,將原本的國君黎氏趕走,而黎氏又向來臣服大清。於是乾隆皇帝以維護宗藩體制為由,兵發安南助黎氏復國。
乾隆五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788年,乾隆令兩廣總督孫士毅、廣西提督許世亨率兵一萬出鎮南關,又令雲南提督烏大經率兵八千出白馬關,兩路大軍一齊向安南殺來。
一開始,清軍也曾打了幾個不大不小的勝仗。乾隆一見官軍獲勝,馬上下旨在農曆十一月二十二日舉行冊封儀式,自嗨般的完成了助黎氏復國的“壯舉”。
誰知到了乾隆五十四年正月初一,阮惠大軍突然傾巢來襲,將正在喝酒慶祝新年的清軍殺得丟盔棄甲,落荒而逃。慌亂之中,清軍人馬自相踩踏, 糧械燒燬無數,等到脱險後一清點人數,發現軍隊死傷過半,就連提督許世亨、總兵張朝龍、尚維升等軍官也死在亂軍之中。
最倒黴的則是剛剛“復國”一個多星期的黎氏。混戰之後,黎氏再度“亡國”,被迫又一次踏上了逃亡生涯。
不過,此次大戰安南阮惠雖然大獲全勝,但阮惠深知安南國小民貧,論持久戰根本不是
清廷這個大塊頭的對手。於是阮惠見好就收,乘着戰勝的東風向清廷叩關謝罪乞降,還答應為清軍死難將士築壇建廟,送散落安南的清兵回國,並且在乾隆八十大壽之際,“親自赴京籲懇”。
乾隆一聽,頓時滿心歡喜。隨後乾隆以黎氏反覆失國,不得人心為由,冊封阮惠為新任安南王,然後將安南之役,算作一件大功勞記錄到“十全武功”之中。
可嘆光芒萬丈的乾隆盛世下,最讓乾隆自豪的“十全武功”中,也不乏窮兵黷武的貼金之作。清王朝官場風氣如此,也難怪日後清王朝江河日落,如垂暮的老人般慢慢走入了歷史的塵埃中。
參考資料:《清史稿》、《官兵腐敗 用人不當 損失慘重 乾隆平定台灣:一場自詡的“武功”》
收藏
舉報
4 條評論
評論
love嚕嚕 18小時前
老本都讓乾隆給吃掉了,還能有什麼留給後人
回覆1
張喜傑的微博 19小時前
十全老人很牛逼,把中華古代帝國帶上巔峯,讓日不落帝國跪下臣服。
回覆0
最愛紅梅花 16小時前
欺人的乾隆盛世!
回覆0
在路上 3小時前
是從康熙自己研究西方國家新技術,而不讓別人學開始的。
回覆0
相關推薦
臨陣換帥:乾隆皇帝最喜愛的修正操作手段
冷炮歷史 ? 17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古代歷史上最弱的朝代是哪個?
悟空問答 ? 7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努爾哈赤本實力弱小,為什麼明末不幹趴下他,卻讓他越做越大呢?
楊角風發作 ? 0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為何南宋要選擇聯蒙滅金?這個決策正確與否?
朝文社 ? 22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皇太極欽點軍隊,八旗漢軍為何從金字塔頂端跌落,終究不是親生的
寧文山 ? 4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為何感覺噶爾丹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噶爾丹不是實力堪比清朝嗎?
悟空問答 ? 0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帝國毀滅!武功強盛的清帝國軍隊,為什麼在帝國末期如此不堪一擊
軍武次位面 ? 17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為何明朝歷史止於1644年,而不是1683年?
宋安之 ? 3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如果吳三桂沒有引清軍入關,清軍還能入主中原嗎?
悟空問答 ? 1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如果把明朝和清朝的順序調換一下,也許中國近代史不會有那些恥辱
歷史飛凡觀 ? 33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清流誤國,甲午海戰背後的“偽君子”是多麼可怕
慕容鑑史 ? 1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有哪些歷史知識説出來你自己都不相信?
悟空問答 ? 0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揭秘中國二十個末代皇帝的命運:唐朝皇族被殺斷種
中國網文化 ? 30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從1644到1840:入關後的大清,是怎樣從半壁河山逆襲為天下共主的
虎頭徹 ? 113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為什麼在網上有些人那麼喜歡黑清朝,清朝究竟怎樣?
悟空問答 ? 0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宋、明兩朝都重文輕武,為什麼感覺宋軍很弱,而明軍卻異常強大?
楊角風發作 ? 27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滿清真的是帶着嫁妝入關的?你怎麼看?
悟空問答 ? 168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大小金川戰役後,清朝戰略收斂,真是擴張到極限了?其實另有隱情
夏目歷史君 ? 8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清朝皇帝幾乎都很能幹,為什麼卻衰落的那麼快?
悟空問答 ? 6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女真人是不是明朝臣民?努爾哈赤是明朝官吏,雍正卻不好意思承認
米君説史 ? 0評論 ? 相關
不感興趣
鏡鑑青年
關注
大清帝國的失落從乾隆的自大開始,十全老人有多水?
曹植與楊修:江山不足重,重在遇知音
《天龍八部》中,慕容復想要興復的大燕國,究竟有多少輝煌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