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相傳,中華的第一個姓是風姓,伏羲與女媧皆為風姓。在神話傳説中伏羲與女媧是一對兄妹,由於天降洪水,世間僅存兄妹二人。為了人類的繁衍生息,兄妹二人向上天祈禱:如果上天允許他們成婚,就將兩堆篝火燃起的濃煙合到一起。伏羲和女媧點燃了各自的篝火,過了一會兒,兩道煙居然合在了一起。伏羲和女媧得到了上天的旨意,就成婚了。
伏羲與女媧?生育了四個孩子,其中之一為少典,少典生了黃帝和炎帝。黃帝居姬水,故姓姬;炎帝居姜水,故姓姜。阪泉之戰之,炎帝和黃帝的部落相互融合,形成了華夏族。當時東方的蚩尤興起,他興兵擊敗炎帝,黃帝為了維護炎黃部落的生存,舉兵伐蚩尤。華夏族與東夷族在涿鹿展開大戰,華夏族戰而勝之,蚩尤部大部分融入華夏,少部分南下融入三苗。
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得姓者十四人,共有十二個姓,分別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黃帝之子並非都是諸侯或者天子,只有諸侯或者天子的姓才會擴大成為八大古姓。除了姬姓、姜姓外,另外六大古姓為:姒、嬴、妘、媯、姚、姞。
姒姓起源於大禹,姒姓是夏朝及夏朝分封諸侯的國姓。大禹是人們對禹的尊稱,這個“大”字的含義跟大秦、大漢、大唐中大字含義一樣。大禹姓姒,氏為夏後,名為文命,字高密,號禹,用今天的通用稱法,大禹姓名為姒文命。越王勾踐的姓名為姒勾踐,因為越國是夏朝王室子弟的諸侯國,建立越國的目的是守護大禹陵。
嬴姓,起源於伯益,伯益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賜姓為嬴姓。大禹死前,指定伯益為繼承人,不過大禹的兒子夏啓取代了伯益,結束了禪位制,建立了夏王朝,推行了家天下制。兩千餘年後,伯益的後裔嬴政統一了天下,建立了大秦帝國,開創了皇帝制。
姚、媯同源,都是起源於舜帝。《通志·氏族略》記載:''舜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舜帝是中華的第一孝子,他因孝道聞名於天下,堯帝因此禪位於舜。舜帝姓姚,名重華,字都君,國號有虞國,故稱為有虞氏,按現在的姓名規則,舜帝的姓名為姚重華。
妘姓,起源於祝融氏,其後祝融氏發展成了八個姓氏,分別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其中羋姓為楚國國姓,由於楚國曆史悠久,地大物博,故羋姓衍生出了許多氏。《史記·楚世家》:“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楚國人自稱祝融後裔,故崇尚紅色;後來楚國又尊黃帝為始祖,故楚國又崇尚黃色。
中國姓氏文化是中華民族融合的有力見證。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一個多元一體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從未間斷。這在姓氏文化的發展上也得到了充分體現。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出處具體,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歷史過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劉姓就有五處起源。異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如陳、田兩姓本是同源,都是陳國公室的後裔。
秦朝統一全國後,廢除分封制,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先秦時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已然失效。反秦戰爭,楚漢戰爭過後,七國貴族死傷殆盡,貴族精英統治模式不再適合國家統治,在貴族精英統治模式下發展出的“氏所以別貴賤”已沒有存在的必要,故秦漢之際實現了姓氏合一。
《百家姓》,是一篇關於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獻記載,成文於北宋初年。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68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124個。《百家姓》中不僅僅包含了漢族的姓氏,還包括了宋朝以前漢化的少數民族姓氏。
《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並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啓蒙讀物。''趙錢孫李''成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形成於宋朝的吳越地區,故而宋朝皇帝的趙氏、吳越國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主李氏成為百家姓前四位。
《百家姓》並沒有包含全部的中華姓氏,清代出版的《千家姓》共收錄了1594個姓氏。出現在中國文獻上的姓氏則有5662個,其中單姓3484個,複姓2032個,三字姓146個。
每一個姓氏背後,都有年深月久的歷史和極其豐富的故事。中國姓氏文化,不僅直接地體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而且也形象地記載了中華民族交流融合、生成生長的歷程。
2010年國家出版了一本《中國姓氏大辭典》,收錄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絕大多數漢字姓氏,數量竟達23813個:其中,單字姓6931個,複姓和雙字姓9012個,三字姓4850個,四字姓2276個,五字姓541個,六字姓142個,七字姓39個,八字姓14個,九字姓7個,十字姓1個。
姬姓是名副其實的''萬姓之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華夏民族姓氏的起源,姬姓有長達五千年的歷史。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姓氏有411個,佔《百家姓》總數568姓的72%,由這411個姓衍生出來的姓氏更是數不勝數。
姬姓的得姓始祖為華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 ,黃帝因長居姬水,故以姬為姓。姬姓得以發揚光大,得益於西周的分封諸侯制,許多周室宗親被分封為諸侯,這些姬姓諸侯以國為氏,於是就衍生出了許多姬姓諸氏,姓氏合一後,由姬姓產生的姓氏最多。
公元前256年周朝被秦國所滅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周朝宗室子孫及周朝遺民以周為氏,周王室及其遺民是周氏來源的最大一支。
吳氏源於周朝分封的吳國,吳國是周文王的叔伯太伯、仲雍所建。周文王姬昌的爺爺古公有三子,其中三子季歷的兒子為姬昌,古公想讓姬昌繼承家族,就有意把繼承權交給三兒子季歷。太伯、仲雍兄弟倆深知父意,於是南走吳越地區,建立吳國,季歷取得繼承人位置並傳給姬昌。
鄭氏源於姬姓,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在鄭國,遠祖為鄭桓公。公元前375年,鄭國被韓國所滅,鄭國公室子弟以鄭為氏,以紀念亡國。
王氏源於姬姓,周靈王之子太子晉,稱王子晉,因直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後來秦滅六國,部分六國王室後裔也以王為氏,比如齊國王室一支就改氏為王,其後代王莽建立了新朝。
魯氏為周武王的弟弟姬旦嫡長子伯禽之後,以國名為氏。公元前256年,魯國被楚考烈王滅掉,魯頃公姬仇被迫遷居下邑,其部分後代子孫遂以國名為姓,稱為魯氏,望出扶風郡。魯氏族人大多尊奉周公姬旦為得姓始祖。
曹氏源於姬姓,周文王第十三子曹叔振鐸,受封於曹,建立曹國,後為宋國所滅,子孫便以國為氏,曹叔振鐸亦被認為是曹姓始祖。
蔡氏源於姬姓,武王滅商後,封其五弟叔度於蔡,史稱蔡叔度。周成王時,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於蔡,新蔡國在河南的上蔡縣。楚滅蔡後,國人以國為姓,散居各地。
楊氏源於周武王孫,叔虞次子,晉侯燮父之弟。晉武公(叔虞十一世孫)時,封次子於楊,稱楊侯,是為楊姓人的受姓始祖。宣王時期,周宣王姬靜將子長父封到楊國,為楊侯,春秋時楊為晉所滅,其後裔以楊為姓。
毛氏,本姓姬,是黃帝后裔,周武王母弟毛叔鄭之後。毛叔鄭始建有毛國,後遷於今陝西岐山、扶風一帶,再後舉國避難於河南滎陽地區。在毛伯鄭的後裔子孫以及國民中, 皆有以先祖爵號、封國之名為姓者,史稱毛氏正宗。毛氏族人大多尊奉毛叔鄭為得姓始祖。
衞氏源於姬姓,周文王第九子,周武王的弟弟,被封在康地,稱''康叔'',後來轉封衞地,國都在殷商舊都朝歌,管理商朝的遺民。後來衞國又遷到今天的河南濮陽,衞國被秦所滅後,衞國貴族子孫便以國名''衞''為氏。大名鼎鼎的商鞅就是衞國公室後裔,本名衞鞅。
管氏源於姬姓,周武王滅商以後封其三弟叔鮮于管地,建立了管國,讓他與蔡叔度一起管理商朝遺民。管叔後來興兵作亂,被周公旦誅滅,其後代子孫以管為氏。春秋時期,大名鼎鼎的名相管仲就是管氏名人。
張氏源於姬姓,出自上古黃帝之孫姬揮,張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這一支張姓以青陽為發源地,是為清河張氏,民間有''天下張姓出清河''的説法。
李氏源於姬姓,商朝時期,有周的同姓後裔,名巴人,居鍾離山。周武王滅商後,封巴人於巴(今重慶的巴南區)稱巴子國。當然李姓的主要一支來源於嬴姓,後面再説。
蔣氏源於姬姓,周公姬旦的第三個兒子叫伯齡,被封在蔣,建立蔣國。蔣國滅亡之後,姬伯齡的後裔子孫就以故國名為姓氏,稱蔣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蔣氏正宗。
韓氏源於姬姓,晉國六卿之一的韓厥受封於韓原,後來韓氏建立韓國,韓國被秦國攻滅後,韓國公室子弟以韓為氏。
魏氏起源於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諸侯國魏國,冊封地於今山西芮城縣北。後魏國被晉國消滅,封給大夫畢萬,後人以邑為氏,尊畢萬為得姓始祖。
杜氏源於姬姓,周宣王時,唐杜國君桓在朝中任大夫,人稱杜伯。杜伯風流瀟灑,杜伯與宣王的寵妃有了矛盾,最終宣王殺了杜伯。杜伯死後,其子孫大多逃往中原,留在杜國的遺族便以國為氏,稱為杜姓,他們尊杜伯為杜姓的得姓始祖。
古氏源於姬姓,周族先祖古公亶父的後代子孫,以古為氏。
顏氏源於姬姓,周武王時分封了一個姬姓邾國,為魯國附庸。邾挾之後,至於夷父,字顏,又稱邾顏公。邾國被楚國滅掉後,顏公的支庶子孫有人以祖父的字為姓,稱顏氏。周公的長子魯侯伯禽被封於魯。伯禽的子孫有人被封在顏邑,遂以封邑為姓,稱顏氏。
西周時期,僅僅是分封的姬姓諸侯就有53個,這些諸侯國亡國後以國為氏;部分諸侯國的公室子弟又出展出了其他的氏,因此源於姬姓的姓氏太多,再此就不一一列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