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力任復旦大學校長,27年前,他被談家楨“叫”回國

金力任復旦大學校長,27年前,他被談家楨“叫”回國

圖説:金力 來源/復旦大學微信公眾號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今天,中共中央組織部在復旦大學宣佈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任免決定,金力任復旦大學校長(副部長級),許寧生不再擔任復旦大學校長職務。

金力1963年出生於上海,浙江上虞人,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於1985和1987年分獲復旦大學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1994年獲美國德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生物醫學和遺傳學博士學位。1994-1996在斯坦福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1997年,金力被聘為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兼職教授,2005年起全職回國任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金力主要從事人羣的遺傳結構、人羣的起源和遷徙、人類複雜遺傳病和計算生物學等方向的研究。近年來承擔了國家重大研究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支撐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上海市市級科技重大專項及基礎研究重點項目等多項研究。

2013年,金力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羣體帶頭人,中國遺傳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人類學會副會長,任“十二五”國家863計劃前沿生物技術主題專家組組長,“十三五”國家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專項專家組組長。

【相關報道】

27年前,那個被談家楨“叫”回國的年青人,今天成了復旦大學校長

今天,金力院士被任命為復旦大學校長。

若干年,當他成為中科院院士時,曾向記者談起年青時的一則故事,感慨萬千。

1994年冬天,中國遺傳學、生命科學先驅談家楨先生已經85歲高齡,他卻飛赴美國,專門前往斯坦福大學找到在那做博士後研究的金力。談家楨不辭辛勞遠道而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金力將來回國。

在談老先生的感召下,金力放棄國外的優厚條件回到祖國,回到母校復旦。

於是,27年前,那個被談家楨“叫”回國的年青人,今天成了復旦大學校長。

當代中國進化遺傳學領軍人物

金力當時就對記者説:回國後發現,其實人才培養比科研更重要。創新首先在於思想,沒有思想的話光有技術是不行的,但是我們國家的科研太注重技術,思想是第二位。他説:“希望用新的理念為中國培養更多人才,才不負談老期望。”   

在復旦,金力成為當代中國進化遺傳學領軍人物。他和他的團隊利用多學科交叉,運用基因技術,對人羣的起源和遷徙、人類複雜遺傳病的研究,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比如,金力團隊宣佈,綜合運用了語言學和遺傳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分析方法,揭示了世界第二大語系漢藏語系起源及分化的時間和地點——語言譜系證據支持漢藏語系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起源於中國北方。該研究為探尋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歷程,瞭解中國及周邊鄰國的各漢藏語系語言之間的演化關係提供了重要依據,為認識東亞人口遷移歷史提供了重要啓示。

又比如,以前教課書上曾講述,因為有了農業,早期人類人口才得到迅速增長。這一理論受到挑戰。金力課題組研究發現,早在13000年前,東亞人羣的羣體便開始迅速擴張,而直至6000—8000年前,早期的農業生產才剛剛萌芽。這表明,最早期的人類數量增長,並非因為農業,後來,隨着人羣進一步擴張,才催生了農業。人類數量增加是農業起源的真正原因,金力表示,“我們的研究發現,先有人羣增長,再有農業文明。”

人才培養比科研更重要

儘管擁有無數的成果和光環,然而在金力眼中,人才培養是當下中國科技創新的重中之重。

説到“收徒”,金力的看法與常人有所不同。他説:“我招來的弟子,是希望他們來教我的,而不是我來教他們。”

金力一直有個觀念:中國的年輕學者要真正站在國際前沿,光靠唸書、上課是走不通的,也不能侷限在導師的成就中。於是,他不僅“收徒”另有一套,“帶徒”也有獨招。碩士生、博士生在金力那兒,往往不需要幫他做課題,也不用為他完成科研任務。金力最希望的,是學生自己發現研究項目,他這個導師來當助手。金力説:“我的任務是發現學生的優點、缺點,給他們一個完全自由的思想空間,不斷鼓勵他們去思考問題。”

金力與一名學生討論胎兒性疾病問題。這問題存在許多爭議。一種觀點是,類似疾病與母親懷孕時的營養、狀態有關係。金力首先問這名學生:“感不感興趣?先回去用一個星期時間,展開你的想象力。”學生回來後,提出了不少新想法,金力則拿出400篇與之相關的文章,讓他回去閲讀、思考。就這樣磨了一年,這個課題才進入準備階段。

從事科研、教學近40年,金力培養的弟子成名的很多,常常有人對他説:“你學生在這個領域的研究超過你啦。”金力則回應:“如果導師説這個東西不許做,那個東西不許碰,老師老是壓學生,就不會有創新。”

人們期待着,金力的育人和創新理念,能夠在他擔任復旦大學校長後,全方位地推進。

他現在研究集中於表型組計劃

記者瞭解到,金力目前的研究集中於表型組計劃。

什麼是表型組?今年,復旦大學發佈消息:金力團隊對來自中國華北(鄭州)、華東(泰州)、華南(南寧)三個代表性漢族羣體的5000名個體進行了基因組全外顯子測序,初步構建了“華表”外顯子組數據庫。目前,“華表”數據庫共包含207萬個遺傳變異,其中46.4%的遺傳變異為該研究首次發現。

建立基因數據庫、基因測序、查尋罕見病基因缺陷,對於這些名詞,人們已經不陌生。那麼,外顯子又是什麼?為什麼要構建外顯子數據庫呢?據介紹,外顯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的一部分,負責編碼蛋白質;也就是説,尋找罕見病基因缺陷,外顯子起到主要作用。

與全基因組測序相比,新一代覆蓋基因組編碼區的全外顯子組測序,不必觀察基因組的全部,而是突出重點,由此效率大大增加,技術成本大幅降低。可以説,外顯子測序是基因測序的“精簡版”,可在高測序深度情況下,更準確檢測出臨牀致病的罕見變異位點。

2017年9月,在科技部和國家衞計委(現國家衞健委)等部門指導下,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聯合有關機構發起“華表計劃”——中國全外顯子組數據庫項目,是自主建設的中國人羣公共數據庫之一。作為“華表計劃”的主要科學設計者,金力表示,“華表計劃”第一階段的建設目標是通過對覆蓋全國、有代表性的漢族人羣樣本進行高質量測序,系統解析外顯子區域等位基因頻率,精細刻畫中國漢族人羣遺傳結構,形成我國自主建設的中國人羣基因組數據庫。

金力介紹,自200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之後,國際科學界發現亟需全面研究人類表型組,補充所需信息的另一半,並對基因、環境、表型之間的多層次的關聯、整合以及三者整體性進行研究,為全面解讀人類生命健康密碼提供科技支撐。“人類表型組計劃”已經成為繼“人類基因組計劃”後的又一戰略制高點,為生物醫學研究提供了新的突破口,並將引領生物醫學發展。

新民晚報記者 張炯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61 字。

轉載請註明: 金力任復旦大學校長,27年前,他被談家楨“叫”回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