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北大教授王青松,攜小12歲愛妻,隱居深山11年,耗盡畢生積蓄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經典

“亦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這是古代文人失意時,擇一山而居,與世隔絕,過着田園隱居生活的意境。
在現代,又有誰可以放得下城市的喧譁、鄉村的有趣,而選擇隱居深山老林呢?
無獨有偶,就偏偏有這麼一對夫妻,北大教授王青松與同是北大的妻子張梅,擇一座深山,修一間木屋,種田畜牧,隱居山林10年之久。
與其説王青松是為了愛情,不如説他更向往於陶淵明的田園隱居生活。
王青松,出生在河南信陽的一個鄉村,高中畢業後,他幸運地進入信陽地委機要局上班。全國恢復高考後,他考入了北大,成為國政系的一名學生。學士畢業後,他又成功考取了北大法律碩士,畢業後選擇留校任教。
1985年,當時在全國興起了一股“養生”熱潮。王青松從小就愛鍛鍊身體,喜歡習武,對運動養生方面頗為感興趣。於是,他就在北大傳授起養生方面知識,由於他有基礎,又勤於鑽研,經驗豐富,跟他學習養生的學生越來越多,逐漸有了些名氣。系領導看到他還有這種能力,也想增加系裏的創收,就讓他在外面辦了一個養生班,招收學員。就這樣,他的養生班辦得如火如荼,做得風生水起,為系裏賺得盆滿缽滿。
當時,有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叫張梅,也參加了他的養生班。張梅,比王青松小12歲,畢業於北京外語學院,也是北大教師。王青松第一次見到張梅,心裏暗贊:“好氣質”。於是王青松在教授養生動作時,就格外“關照”張梅,手把手,一來二往,張梅也被王青松淵博的學識吸引,心底裏慢慢對他產生了崇拜,逐漸喜歡上了這個“養生大師”。就這樣,王青松和張梅因“養生”結緣,於是就有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然而,好景不長,任何事物都會經歷興旺到衰退的時期。王青松的養生班也一樣,隨着學員越來越少,做不下去,最終還是關閉了。很多人都調侃:王青松收穫了愛情,就把養生班給關了。
沒有了養生班,王青松又把精力放到學術教學上。1990年,他報考北大哲學博士,導師是湯一介先生,無論是單科或總分都考了第一,但是面試時卻被湯一介先生斷然拒絕。第二年,他轉考法律系,還是如此。無奈,唯有安心教學。
然而,事情並沒有按人們的想法發展下去。命運就是那麼喜歡捉弄人。
王青松和張梅覺得生活總是缺少些什麼,內心裏需要一份寧靜及對大自然的嚮往。1994年,王青松和張梅移居到北京與河北交界的山村,這個山村其實是張梅父親的老家。在那裏,夫妻倆就租了一塊10幾畝的地,種些蔬菜和農作物,慢慢地還養了一些家禽和牲畜,過起了城裏人閒時務農的日子。按説,這種生活方式在現在,是屬於一種調劑,是一種生活情趣。在那個時候,相信沒別的人會做這個事,但王青松和張梅就做了。
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畢竟他們還是北大的教授,每天都得要回北大上課,來回得坐5個鐘頭的公交車,這種奔波折騰,很快就讓他們疲憊不已。逐漸心裏也想着打退堂鼓了。
生活遇到很多困惑,通常會促使人做出某些決定。張梅就是這樣,連續幾年沒評上職稱,而那時電腦剛開始普遍,工作很多時候要用電腦,而她對電腦的使用掌握不是很好,也不願意去學,工作上就有很多不便,於是乾脆就直接辭職了。
也許是張梅的離校,使得王青松感到失去一位事業上的伴侶,精神無聊,又或是王青松受養生觀念的影響,本身就討厭吃農藥化肥澆灌出來蔬菜。
2年後,王青松也離開了北大。
王青松喜歡讀老莊,自身就帶有對田園生活的嚮往。認為在深山,遠離人羣,多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閒時讀讀古書,又是何等的悠哉遊哉。
王青松回到村莊後,準備在原來種田的地方擴大“規模”,好生務農。然而,村民遠遠見到他倆總是指指點點,覺得他們夫妻是神經有問題,好好的大學老師不當,反而回來當農民。他們聽不慣村裏人的閒話,覺得這個地方不夠寧靜。於是,朝着更深更幽靜的大山走去。
這個地方,是王青松放羊時發現的,一條山溝溝直通大山深處。王青松覺得這個地方跟他很有緣分,是上天為他們準備的。於是,王青松和張梅就把這裏2500畝地租了下來。
王青松和張梅進駐山溝大山深處後,當起了世外桃源主人。王青松着手規劃他的“桃源谷”,僱傭了山外的村民,幫他搭建了一間土胚房,修平了房前的地皮,搬來了石磨。就這樣,簡陋而又幽靜的桃源谷在他的用心打造下,真的是“遠上寒山石徑斜,大山深處有人家”。
接下來,王青松就開始開墾了40畝耕地,種上了玉米、高粱、小米、大豆、芹菜、白菜,還有一些桃樹、杏樹、棗樹、蘋果樹……
王青松要打造一個純天然的生態鏈。於是養豬,養牛,養騾子,還有數百隻黑山羊。這些牲畜的糞便可以用來施肥,然後牲畜可以吃糧食,而他夫妻倆就吃一些羊肉和雞肉和自種的蔬菜。
他們不會吃山外面的食物,覺得污染很嚴重,自己的東西才最乾淨最無害。平時不用肥皂牙膏洗髮水,都是用鹽水刷牙,洗衣服則是用草木灰簡單搓洗。日久下來,整個人是蓬頭垢面,衣服污髒破爛,比起山外面的村民還像地道的農民。
除了日常的吃喝,王青松和張梅就沒有任何的娛樂了,沒有電視,沒有電話,沒有網絡,平時夫妻倆是通過小收音機來了解外面的消息,因為他們覺得電器也是一種污染,從心裏抵制,拒絕使用。
2005年,張梅懷孕了。王青松照顧很周到,眼看孩子快出生了,他跟張梅説去醫院生產,可張梅死活不肯,説醫院會污染孩子,要在家裏生。王青松順從張梅,兒子出生時,親手接生。
兒子會走路後,王青松就常帶在身邊一起放羊,並教兒子怎樣“管理”羊羣,慢慢兒子也成了羊羣的“司令”,幾百頭羊也聽他“調遣”。
兒子7歲時,張梅就開始教他一年級的語文、數學、英語,同時也兼顧國學方面的教育,讓兒子背誦三字經、千字文、唐詩宋詞等。不過,兒子基本上沒出過山,偶爾見到外來人就會非常興奮好奇,除了聽收音機,沒有接觸山外任何事物信息。王青松感到愧對兒子,兒子除了體能好,山外同齡的孩子比他了解更多的事物,掌握更多的信息。
為了讓兒子融入社會,接受正規的教育,過正常人的生活。2011年,王青松和張梅決定走出深山,迴歸社會,一切為了孩子。也許,若干年後他還會選擇回到屬於他的“桃源谷”。
@一米鏡頭
】現代社會,相信選擇隱居深山的人不多,尤其是這種出自高等學府的人少之又少,王青松和張梅只是社會特殊的個案。
人是羣體生活動物,離不開社會人的生活。人更應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應有為社會貢獻的責任和義務。王青松和張梅,都是受過國家高等學府教育和國家培養的人,他們應將所學到的知識和能力回饋社會,為社會和國貢獻更大的力量,盡責盡力才對。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力,主要不給社會添亂。
我不是説務農不好,現在很多務農的也創造了很大的社會效益,發財致富的數不勝數。王青松夫妻倆都是高智商的人,放棄自己的專業,選擇務農,一樣可以創造財富為社會服務。但是他們偏偏因有“潔癖”,總覺得外界是一個大污染,從而拒絕與外界接觸,與社會嚴重脱節,最後搞到很落魄。
北大學子出來賣豬肉的也有,陸步軒就是一個例子。但他卻把豬肉賣出“北大的水平”來,創造了40億的身價,還寫了一本書《北大屠夫》。
其實,王青松也可以的。隱居深山又如何,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拿出北大的水平,種出綠色食物,打造一個“綠色帝國”,推出自己的品牌,為社會創造更大效益的同時也滿足對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的追求。
我覺得王青松夫妻缺失的是一種社會責任感。北大培養你,就是種田,也要種出“北大的水平”,種出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