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關於秦嶺,説不完的趣事,道不盡的傳奇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經典

秦嶺還流傳着一句話,“八百里秦川,十萬古墓”,從黃帝陵到靖陵,從天子貴胄到王公大臣,似乎所有人都相信“中華龍脈”的傳説。不僅現實如此,就連小説也對秦嶺趨之若鶩,比如神乎其神的秦嶺神樹,前段時間熱播的《龍嶺迷窟》,種種都是設定發生在秦嶺腹地。這些都進一步增加了秦嶺的神秘和傳奇。
中國地大物博,河流縱橫,山川聳立。關於山脈,歷來有“四橫四縱”只説,其中一條重要的橫向山脈,便是著名的秦嶺。古往今來,秦嶺就是眾多文人墨客書寫的對象,唐代大詩人岑參寫道“檻外低秦嶺,窗中小渭川”,白居易作有“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李頎的“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峯”等等,秦嶺究竟有什麼特點、故事,吸引着諸多才子名流紛紛書寫呢?
秦嶺美麗的自然風光
從地理上來講,秦嶺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上秦嶺僅僅是介於關中平原和漢江谷地之間的部分,東西延綿四五千米;而廣義上的秦嶺,則是西起崑崙山脈,東至鄂豫皖-大別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張八嶺。
它也是我國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線,擁有五嶽之一的西嶽華山、道教聖地終南山、有古冰川遺蹟的太白山等近50處主要山峯,自然風景自不用説,但大家知道嗎,從古至今,秦嶺還有着許多説不完的趣事,道不盡的傳奇。
歷史趣聞
《千字文》開篇寫到“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歷經千萬年 滄海桑田,在板塊運動擠壓之下,秦嶺聳立而出,屹立在關中這塊孕育了中華文明的黃土地上。關中之地,八百里秦川縱橫其中,山川旖旎間,眾多有趣的故事也在此發生、流傳。

⒈隱居之地
現在有一句廣為流傳的歇後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説的是姜尚用筆直的魚鈎釣魚而被文王賞識發跡的故事,那麼姜尚垂釣之地在哪裏呢?根據史書記載以及民間傳説,當年垂釣之地,就是在秦嶺北麓,渭河南岸。
另外姜尚和秦嶺的緣分不僅如此,他能夠在垂垂老矣的時候修得一身才學為文王賞識,建功立業,和秦嶺仍有分不開的關係。姜尚此人,祖上曾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做過四嶽之官,但到姜尚出生時,已家道中落,人到中年一事無成,但他並未就此潦倒終老。
傳説在他32歲時到了秦嶺主峯之一終南山修道,而終南山,作為道教聖地,有“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姜子牙在終南山磻溪谷修道多年,啓悟良多,出山後用直鈎釣魚且魚鈎離水尚有三尺高,以“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要求自己,最終輔佐周文王實現宏圖偉業。
除了姜尚,秦嶺主峯終南山歷來多有隱居、修道之人居於其中,例如道教天神教祖,也就是太上老君李耳曾在此處著《道德經》,“商山四皓”周術、吳實、崔廣、唐秉在此修煉黃老之術,採食商芝,棲身洞穴,是秦末有名的隱士,還有“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有詩佛之稱的王維等都曾在終南山或秦嶺其他主峯中修道隱居。
⒉軍事要地
秦嶺不僅山峯眾多,並且也是長江、黃河流域分水嶺,古代先人們為了更方便通過整座秦嶺,打通南北之地,經常會在秦嶺谷中劈山修道,而這些古道也成為戰時重要的交通要道,如子午道、庫穀道、武關道、陳倉道等,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秦嶺六條古道之一的陳倉道。
陳倉道開闢時間早,根據王維對“散世盤”銘文的考證,先秦時期此道就已被開闢,稱為“周道”,後也被稱為“散關道”,但最為人所知的名字應該是陳倉道。
秦嶺古道示意圖,最西邊為“陳倉道”
從以上地圖可以看出,陳倉道是聯結漢中與蜀地的要道之一。楚漢相爭之時,劉邦暫避蜀中,為了迷惑項羽,便派大將樊噲修建已被燒燬的褒斜道,當項羽認為劉邦修建棧道少則也要耗時三五年時間時,漢軍卻如“天兵”突然攻到關中,直擊項羽軍隊的“心臟”。
實際,劉邦就是以修棧道來迷惑項羽,而自己早就帶領韓信等人從古道陳倉道離開蜀地,這就留下了歷史上著名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典故。三國時期,陳倉道還發生過諸葛亮“進退行兵神莫測,陳倉道口斬王雙”的故事。
可見,秦嶺雖為一座山脈,但其橫於中國南北之間,成為古代軍事中不可忽視的軍事要地。
“中華龍脈”之稱
華夏子孫稱自己是“龍的傳人”,龍便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信仰和圖騰,所以在風水學中,特別是封建王朝時期,關於“龍脈”一説神乎其神,而秦嶺歷來被認為是正宗的“中華龍脈”。
“龍”是傳説中一種能飛能潛、能隱能現的神奇動物,而“脈”即為“血管”,是任何一個生物得以生存的基本,對於人是如此,對於龍是如此,對於國家運行,封建王朝亦認為如此。所以,龍脈是一個國家境內能夠貫穿首尾、影響全國的山脈,而秦嶺一脈便由於其地理上的位置,在古代被眾多風水大師、朝廷帝王認為是“中華龍脈”。

中國山脈分佈圖,崑崙——秦嶺一脈
説起龍脈,可能很多人會想到崑崙山吧。傳説中虎齒、豹尾的西王母,神秘的死亡谷,以及真龍現身等都是關於崑崙山的傳説,實際崑崙山確實和龍脈有關,只不過崑崙山是“龍脈之祖”,龍脈由此發源,但獨它自己並不能撐起整條龍脈,而廣義上的秦嶺一脈則承接崑崙山向東延綿,後又有大別山繼承,地處中心,橫隔南北,並且擁有長江、黃河兩條重要的“龍脈血液”,“中華龍脈”便由此而來。
由於龍脈一説,歷史上多個王朝定都於秦嶺附近,甚至死後也在此修建了諸多規模宏大的帝王陵寢,最著名的便是秦始皇帝陵,坐落於秦嶺主峯之一——驪山。
驪山是秦嶺晚期形成的地壘式斷塊山,雄渾逶迤,山上植物鬱鬱葱葱,遠看猶如玄馬奔馳,故取名為驪山,第一個實現中央王朝集權的秦始皇嬴政,不但建國於八百里秦川的西安,百年之後還留下了“世界第八奇蹟”秦始皇陵。
該陵寢“依山傍水”,南靠驪山,北臨渭水,是風水學上的極佳之地,除了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兵馬俑陪葬坑,據説帝陵地宮中以魚膏為油,以水銀為河,日月星辰,奇珍異寶不計其數。只可惜如此恢弘的大秦王朝,二世而亡,讓人嘆息。
即便秦朝的過往已經證明所謂“龍脈”一説可能不足為信,但後來者仍爭先恐後,將秦嶺一脈選為身後之地,比如漢武帝茂陵,唐高宗和女皇武則天的乾陵等等,都位於此處。

驪山秦始皇陵
秦嶺還流傳着一句話,“八百里秦川,十萬古墓”,從黃帝陵到靖陵,從天子貴胄到王公大臣,似乎所有人都相信“中華龍脈”的傳説。不僅現實如此,就連小説也對秦嶺趨之若鶩,比如神乎其神的秦嶺神樹,前段時間熱播的《龍嶺迷窟》,種種都是設定發生在秦嶺腹地。這些都進一步增加了秦嶺的神秘和傳奇。
總之,不論是優越、獨特的地理位置,還是歷史上發生的種種真實事件,亦或是傳説、神話中虛構流傳的龍脈之説,都在向現在的我們訴説着八百里秦川,這座神秘而又雄偉的山脈穿越古今、引人入勝的故事。如果有機會,如不去秦嶺走一趟,親自去看看、去聽聽這説不完的趣事、道不盡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