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9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在今天教育部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人表示,教育部要通過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監管,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堅決防止培訓機構過度逐利行為;通過嚴肅查處隱形變異培訓行為,有效緩解羣眾焦慮。
如今,在深入推進校外培訓機構治理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如培訓機構和個人“打擦邊球”或轉入地下的隱形變異培訓問題、參與課後服務導致學校教師負擔增加的問題、學科類培訓轉向和資本湧入非學科類培訓的問題。
對此,該負責人表示,將加大對“一對一”“高端家政”“眾籌私教”“住家教師”等隱形變異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總體思路是按照‘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的要求,系統出台涉及校外培訓機構的設置、審批、收費、人員、材料、行為、資本等方面的配套文件,這是一套政策‘組合拳’,以實現全覆蓋、全鏈條有效治理”。
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倪閩景介紹,上海依靠專家對校外培訓服務類別進行鑑定,防範假借非學科類培訓項目實際開展學科類培訓服務等逃避監管的行為。
“校外培訓服務分類鑑定工作,一是堅持合規性原則,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文件規定,防範‘名實不符’;二是堅持獨立性原則,提供鑑定服務的專家與專業機構不受外界干擾,保證鑑定工作的真實性、客觀性和公正性;三是堅持專業性原則,發揮專家在教育理論、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專業優勢,科學甄別培訓服務類別,為分類管理提供依據。”倪閩景説。
在培訓機構資金監管方面,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丁大偉表示,當前,全市恢復線下培訓的機構預收費已經全部納入資金監管,資金監管總額達到9.68億元。
丁大偉介紹,北京市全面加強學科類培訓機構預收費風險管控,實施第三方銀行存管和全額保證金監管模式,保證資金安全,有效預防“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發生。“對於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正在推進資金監管,將預收費資金監管作為線上機構重新審批准入的前置條件,堅持‘無資金監管、不得重新審批’”。
該負責人表示,未來,教育部將研究修訂競賽管理辦法,治理打着“國際”旗號的各類競賽。同時完善“營改非”流程,進一步明確過程中的公示期限、資產確權等政策。研究起草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在組織機構、從業人員、培訓場所、培訓內容等方面對學科類和非學科類機構同步作出規定。加快校外培訓管理條例立法進度,對非學科類機構管理一併納入。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