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總是彎着腰、低着頭、卯着勁苦幹猛幹。適當的時候,一定要直起身,抬起頭,看看教育這條路上,發生了什麼變化。
那我們又要從哪裏找到教育改變的蛛絲馬跡呢?
我們可以從一些小的痕跡上,那些正在發生的變化中,看到未來可能的趨勢——眼前的一個“小變化”,正在變成“中變化”,那麼,未來就有很大的概率變成“大變化”。一旦形成了大變化,就是歷史潮流,就是浩浩蕩蕩。小編就根據自己接觸到教育的案例、現象,以及看到一些關於教育的政策、新聞,總結了一下近期的思考,供大家一起來交流、探討。
從大的趨勢來講,平均教育資源是註定會發生的。在中小學階段,實在沒有必要為了競爭學那麼多、學那麼猛、比那麼狠。其中有一個很有趣的打破追捧名校的方式,就是“改校名”。大部分家長都是根據學校名字要求孩子的,大眾一致認為的名校,那麼就會被一窩蜂的追捧。就我所知,北京的很多名校,都會有好幾所“同名分校”。但很多家長,仍然會去追“本校”,不願意去“新校”。但是,如果共同的管理、教師的流動也能跟上,再加上真劃片後生源的平均,五年過去,十年過去,也就真的漸漸平均了。
前一段,某地街道辦招收了一批北大清華碩士博士,鬧得沸沸揚揚。其實,這就是一個信號,從文憑上來看,未來人才的要求肯定是水漲船高,博士越來越不值錢。實際工作而言,其實不需要那麼多博士的。博士以搞專項研究、學術研究為主,實在不需要那麼多人去讀這個文憑。
可是,有很多根本就不熱愛研究的人,也都去讀了碩士博士,僅僅是覺得讀了這個學位會更牛逼一些,結果就把這個水給攪渾了。所以當擁有文憑的人越來越多,就是供大於需的情況,這個文憑本身的價格就低了。就只能比能力了,誰行誰留下。
現在很多地方都在嚴查“幼兒園小學化”的做法。這種方式對國家整體的教育不好,否則的話,國家就會鼓勵。那是哪裏不好呢?過早教育導致了中國的學生把勁兒使早了,結果到了大學以後,反而出不了成績了。但是從國家的角度,需要的人才恰恰是大學以後,而不是中小學。你想啊,中小學學得再好,也用不到國家的經濟、文化的建設上啊。從國家利益的角度看,肯定不在乎中國的孩子奧數競賽獲得多少金牌,而是咱們實實在在地多拿幾個諾貝爾獎,而是有眾多創造型的人才能夠在各個行業發揮巨大的作用。
還有終身學習的時候,不是繼續給自己加光環,比如讀個名牌的商學院什麼的;也不是考證狂人,學會計師、學律師、學評估師……而是把所學能夠用在實際的工作中。換句話説,如果你的工作沒有提升,就算又學了十幾個證,評了教授,也是一文不值。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必然會來到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