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孩子,承擔着家長太多的夢想,家長可以不成功,但是卻不允許孩子失敗,如果孩子成績優秀,那麼家長會掩蓋不住內心的喜悦,感覺比自己成功還要高興。
春節前的期末考試,京譽君的朋友圈不出意料地被家長們曬出的孩子成績單刷屏了!細看下來,出來曬成績的都是孩子考得比較好的,有一個小學班級,一個班級五十幾個人居然有一半以上的家長都在曬成績,這也給人造成了一個錯覺,好像全天下都是學霸,每個人都能考清華一樣。
可事實果真如此嗎?未必!
仔細分析可以發現:這些曬成績的家長的孩子,大多是以小學和初中為主。作為一名奮鬥在一線的老師,我真的感覺:各位家長們請不要高興得太早!
孩子成績好,可以高興,但是不要“凡爾賽”,自己在家裏做點好吃的,表彰一下就算了,因為不到高中,真的檢驗不出孩子是不是學霸,如果把孩子捧得太高,後面可能會掩蓋孩子的真實水平,對於接下來的學習是不利的。
為什麼這麼説呢?京譽君以一個身邊的事情舉例
都説唸書的孩子都有一個“天敵”,那就是鄰居家的孩子,似乎所有鄰居家的孩子都是成績優異,清華、北大隨便選的那種。同樣,京譽君也沒有逃脱這個“天敵”。
鄰居家的女孩,一直被大人從小誇到大,就知道學習,成績也好。
中考的時候,成績很不錯,有幾個學校打電話去”邀請“,鄰居經過諮詢和選擇,最後選擇了一所中等的高中,可以想象全家人對孩子的期望是很高的,因為孩子初中成績很不錯,而且還有很多學校“搶着要”,所以大家都把目標定在了985為首的名牌大學。
結果剛上高中上半學期期末考試,就有4門不及格:數學59分,物理26分,歷史52分,生物48分。看到這樣的成績,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焦慮,以前的學霸,為何經過半個學期,就變成“學渣”了呢?現在看來,其實,這是多方面的因素導致的!
到目前為止,大家對於“學霸”的定義都是模糊的。究竟什麼才是學霸?京譽君覺得可能在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中,“學霸”的定義是不同的。如果從考大學方面看,只有那些考上985大學的學生,才能稱得上學霸,而這些學生,只佔適齡人的2%左右。
無論小學和初中成績如何,競爭也只是一個小的羣體,這個時候成績好,並不一定是真的好,只要學習認真,態度端正,成績多數會不錯,但是稱之為學霸,還為時過早。
還是來説上面提到的鄰居家的孩子,高中僅僅過去一個學期,成績就嚴重下滑,慘不忍睹,京譽君覺得這是件好事。
導致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多,但京譽君覺得可能初中的責任要更大些。或者説在初中和高中的銜接上,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眾所周知,初中升高中的概率由於各省教育資源不同,錄取的概率也不同,但大多集中在50%左右,要知道大學的錄取率可是在80%以上的,這樣看來,初中升高中的“戰爭”更為激烈!
在此背景下,搞應試教育在初中是很有效的。多投入時間,多刷題,多佈置作業,老師甚至把辦公桌都搬到了教室,陪着學生熬夜到晚上十一二點也是常有的事情,這樣高強度的學習,讓學生習慣了死記硬背,不會的題目,經過多次重複,也可以做對。
但是,這種教育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時間和能力,很多內容老師不講,或者講不透,靠死記硬背考出的成績,其實“水分”很大,到了高中,內容一抽象,題目一靈活,學生馬上原形畢露。
太“聽話”的孩子,高中學習會出問題,這其中一女學生最具代表性。女孩最大的優點是比較聽話,最大的缺點
從小到大父母、老師要求我們的就是要聽話,但京譽君覺得好還是不好應該辯證看待!聽話可以,但是不能沒有思考和辨別的能力,否則學習就會出現問題!
其實,高中要想學好,關鍵是學習能力,而學習能力的關鍵,又是自學能力!如果太聽話,會怎麼樣呢?
舉個例子,高一各科老師,都會要求學生認真學習本科目的知識,在這種情況下,要怎麼做?要嚴格按照老師要求執行嗎?我相信你有再多的時間也不夠用,單單作業這一項就夠你忙活的了,每天的自習時間只有三四節,怎麼完成五六科的作業?
如果各科均衡發力,那些弱項的科目就該一直弱下去嗎?這樣下去結果就是會導致各科成績都會下滑,而完不成作業, 繼而產生“挫敗感”,尤其是對於聽話的女孩,這讓她們整天悶悶不樂,窮於應付,卻沒有了自己思考的時間,成績一落千丈,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所以,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想學習很重要,會學習更重要,會學比學會還重要,沒有多少學生能同時學好9科。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就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科,自己以後打算學習的學科,然後突出主科,突出自己選的學科,看重學習的過程,淡化考試的結果,以平常心對待考試,這樣在高二、高三還有觸底反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