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後期,沒有武將成為家喻户曉的人物,並不代表當時沒有名將,其實在諸葛亮去世之後,蜀漢能夠拿的出手的名將,足足有七位,他們雖名聲不顯,但是能力與戰績,絕對不容小覷。這七個人分別是誰呢?
一、向寵(?—240年),左將軍向朗之侄,蜀漢重要將領。
向寵為左將軍向朗之侄,初為牙門將。向寵具有謙和公允的性格品行,對軍事通曉暢達。章武元年(222年),向寵隨劉備伐吳。章武二年(223年),吳國統帥陸遜大敗劉備,劉備軍慘敗,大軍潰敗,各營都損失慘重,唯獨向寵所領完好無損,被劉備稱讚。
建興元年(223年),劉禪即位,向寵被封為都亭侯,後來被推舉為中部督,負責管理宮廷宿衞軍。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上《出師表》,其中提到“將軍向寵,性情平和,為人善良,精通軍事,以前經過試用,先帝稱讚他是個有才幹的人,因此大家商議推舉他擔任中部督,臣認為軍中之事,都應與他商議,這樣一定可以使軍隊內部和睦,軍力配置得當”,於是提拔向寵為中領軍。
延熙三年(240年),漢嘉地區蠻夷發生叛亂,向寵率軍前往平定,在混戰中身亡。由於向寵平時深得部下軍心,所以在向寵的屬下得知向寵被害後,返兵奮力衝殺,把向寵的遺體奪回,送回成都安葬。
二、吳懿(?-237年),字子遠。兗州陳留(今河南省開封市)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東漢末年,劉焉遷任益州牧,吳懿因其父親與劉焉交情很好,因而帶着全家隨劉焉入蜀。
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率眾進攻劉璋。建安十八年(213年),劉璋派遣時任中郎將的吳懿與劉璋手下將領張任、劉璝、冷苞、鄧賢等率兵在涪縣一帶與劉備軍交戰,但皆被劉備擊敗,諸軍退守綿竹。吳懿率軍向劉備投降,受任為討逆將軍。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平定益州,拜吳懿為護軍,並迎娶吳懿當時身為寡婦的妹妹吳氏為夫人。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吳懿升任關中都督。章武三年(223年),劉備逝世。五月,太子劉禪繼位,改元建興,吳懿受封都亭侯。
建興六年(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曹魏,吳懿也隨軍出征。建興八年(230年),吳懿和丞相司馬魏延在諸葛亮命令下引軍西入羌中,攻擊曹魏涼州地區,漢軍行至陽溪一帶,遭遇曹魏後將軍費曜、雍州剌史郭淮的大軍,兩軍會戰,吳懿和魏延大破費曜和郭淮。吳懿因功受封徙亭侯,進封高陽鄉侯,並升任左將軍。
建興九年(231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因大雨淋漓,糧食運送不繼,漢軍撤退回蜀中。大軍退還後,負責運輸糧草的李嚴弄虛作假,想推辭責任。吳懿和諸葛亮等聯合上書後主劉禪,請求罷黜李嚴。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病逝。吳懿受命為漢中都督,出鎮蜀漢軍事重鎮漢中郡,並遷任車騎將軍,授予節符,領雍州刺史,進封濟陽侯。建興十五年(237年),吳懿去世。
三、傅僉(?—263年),義陽(治今湖北棗陽)人,蜀漢將領傅肜之子,蜀漢後期名將。
傅僉長於謀略,並頗有膽勇,姜維甚愛之。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劉備在猇亭之戰為陸遜擊敗,傅僉的父親傅肜率部為劉備斷後,最終,奮戰至死。蜀漢朝廷因傅肜的護駕之功,任命傅僉為左中郎。後來,傅僉又升任為關中都督。
炎興元年八月(公元263年),司馬昭興兵攻伐蜀漢。九月,魏鎮西將軍鍾會攻圍漢、樂二城,遣胡烈進攻陽安關。當時,傅僉防守陽安關。其副將蔣舒曾是蜀漢的武興督,後來被蜀漢朝廷解除職務,因此懷恨在心,打算投降。於是,蔣舒欺騙傅僉要出城迎敵。於是率領軍隊出城。傅僉以為蔣舒出戰,蔣舒卻投降了魏將胡烈,胡烈趁防守空虛攻襲陽安關,傅僉力戰而亡。魏國人對他就義的行為很佩服。
四、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儉,荊州襄陽郡中盧縣(今湖北省襄陽市)人。三國時蜀漢將領。
廖化本名淳,世代為沔南的豪門世族,初任劉備屬下前將軍關羽的主簿。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派兵襲取荊州,關羽兵敗遇害,廖化亦歸入孫吳。他思念漢主劉備,於是詐死,當時人們信以為真,廖化趁機帶着母親晝夜西行,奔赴蜀漢。章武二年(222年),劉備親率諸將東征孫吳,在秭歸與廖化相遇。劉備見到廖化後非常高興,任命廖化為宜都郡太守。隨後劉備進軍至夷道縣猇亭,以廖化為別督,與陸遜率領的吳軍相對峙。同年,劉備軍被陸遜擊破,廖化隨敗軍退回蜀中。
章武三年(223年),劉禪即位,改元建興。廖化升任丞相參軍,後來又為廣武都督,陰平郡太守。同年,諸葛亮舉蔣琬為茂才時,蔣琬堅持推讓給劉邕、陰化、龐延和廖化。
延熙元年(238年)九月,廖化率兵攻打魏國守善羌侯宕蕈駐守的營寨,魏雍州刺史郭淮派遣廣魏郡太守王贇、南安郡太守遊奕率兵救援,兩軍沿東西兩面分兵合進,欲夾擊廖化軍。但同時兵力分散的弱點暴露,遊奕軍不少營寨更是駐紮在非險要之處,廖化抓住機會進攻,擊敗遊奕,王贇亦在交戰中箭身亡。延熙十一年(248年),涼州羌胡叛魏來降,廖化隨姜維率軍西迎,於成重山築城留守,抵抗郭淮進攻,幫助姜維迎回胡王治無戴等部落。延熙十二年(249年),廖化隨姜維進攻雍州鄧艾,無功而返。
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廖化升任右車騎將軍,授予節符,兼領幷州刺史,封中鄉侯。官位與張翼相等,而在鎮軍大將軍宗預之上。當時的人説道:“前有王平、句扶,後有廖化、張翼。”景耀五年(262年)秋,姜維率眾出狄道北伐曹魏,廖化預言會失敗。果不其然,同年十月姜維在侯和被鄧艾擊敗,退軍駐紮於沓中。
景耀六年(263年)八月,司馬昭興兵進攻蜀漢。後主劉禪派遣廖化去往沓中支援姜維,張翼、董厥前往陽安關口作為各圍守的外援。廖化率軍北至陰平,聽聞魏將諸葛緒攻向建威,於是停下來等待,觀察其動向。同年九月,姜維為鄧艾所逼,從沓中退駐陰平,與廖化合軍,欲前往救援陽安關口。中途得知陽安關口被攻克,鍾會軍長驅直入,於是放棄陰平,撤往白水,後又與剛好到達漢壽的董厥、張翼軍會合,一同退守劍閣,抵禦鍾會的進攻。
十一月,諸葛瞻在綿竹被鄧艾擊敗,後主劉禪動向不明,廖化等人於是隨姜維向東進入巴西郡,繞道退至廣漢郡郪縣一帶,以察明虛實,不久後得到後主劉禪投降的敕令,於是與姜維等到涪縣向鍾會投降。景元五年(264年)春,廖化前往洛陽,在中途病逝。
五、張嶷(nì)(?~254年),字伯岐,巴西郡南充國縣(今四川省南部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張嶷出身貧寒,豁達豪壯。弱冠時為縣功曹,張嶷因為對抗山賊,在當地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於是被徵召為州從事。建興五年(227年),丞相諸葛亮北駐漢中,預備北伐事宜,因此往漢中大量輸送軍資物品,山賊張慕在廣漢、綿竹一帶興風作浪,劫掠軍資。當時張嶷為郡都尉,於是率軍討伐。山賊張慕得知張嶷前來,於是四散山林,張嶷無法通過戰鬥將其擒獲,於是騙他和親。張嶷置辦酒席,邀張慕來赴宴,席間趁張慕酒醉之際,張嶷率領左右親自將張慕及其部下五十餘人斬殺,而後又清剿山賊,將山賊其他頭目,也都悉數斬殺。
建興九年(231年),汶山郡羌人趁諸葛亮北伐之際而作亂,當時張嶷被拜為牙門將,屬將軍馬忠,張嶷時有士兵三百人,隨馬忠討伐叛亂。馬忠又以張嶷為先鋒,別督數營先行。張嶷沒法發動進攻,於是派遣使者勸降叛羌,一些頭目便率軍向張嶷投降。那些不投降的奔竄到山谷裏,張嶷放兵追擊,全部克定。
建興十一年(233年),由於張翼執法較嚴,不得南夷歡心,導致劉胄作亂造反,張翼不能破,被徵回。朝廷派遣馬忠代替張翼平亂,此時張嶷跟隨馬忠一起前往。張嶷作戰勇猛,一馬當先,將劉胄斬殺,南土獲安。不久之後,牂牁郡、興古郡獠種又造反作亂,馬忠令張嶷率領諸營前往討伐。張嶷不但將其平定,又招降兩千餘人,全部送往漢中,加入蜀漢的北伐軍隊。南中四郡就此安定。
當初,越巂郡自諸葛亮討平高定之後,此地蠻夷多次造反,先後殺死太守龔祿、焦璜,而後越巂太守都不敢去郡裏上任,只敢住離越巂郡八百里的安上縣,越巂郡徒有其名。因張嶷在平定南蠻上頗有戰功,於是當時朝廷議論可以讓張嶷去開復此郡。於是朝廷以張嶷為越巂太守,張嶷到郡後,誘以恩信,於是蠻夷皆服,都來投降。北徼捉馬最驍勁,不承節度,於是張嶷親自率軍前往討伐,生擒其頭目魏狼,但張嶷卻將他放回,希望魏狼可以回去招降其他人不肯降服的人,於是上表封魏狼為邑侯。其他部落的人聽聞這個消息,都紛紛來降。於是朝廷以軍功封張嶷為關內侯。
張嶷在南中十五年,郡泰民安,朝廷於是徵召張嶷回成都。當地民夷都對張嶷的離去而哭泣。許多人跟隨張嶷並加入張嶷的軍隊的有百餘人。張嶷到成都後,被拜為蕩寇將軍。
延熙十七年(254年),魏狄道長李簡密書請降,衞將軍姜維從李簡處得到了很多的軍需物資,於是姜維率領張嶷等揮師北伐。而此時患有風濕的張嶷這時已經嚴重到不能走動,必須依靠枴杖站立,於是有人提議把張嶷留在後方,但是張嶷執意跟隨大軍北伐。後主劉禪看了感動,不禁流下淚來。之後與魏將徐質交戰,張嶷親自搏戰,但因寡不敵眾,臨陣戰死。南中越巂百姓聽聞張嶷戰死,都為張嶷流涕,而後為張嶷立廟,四時祭祀。張嶷死後,朝廷封其長子張瑛為西鄉侯,次子張護雄繼承張嶷的爵位。
六、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王平出身巴西的少數民族賨人。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巴西郡賨(cóng)民依附曹操,王平跟隨被遷往洛陽,被任命為一名代理校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手下黃忠於定軍山斬殺曹軍大將夏侯淵,王平隨曹操率領大軍來攻漢中,卻被劉備擊敗,王平投降劉備,被劉備任命為牙門將、裨將軍。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王平隨諸葛亮北伐,諸葛亮派遣馬謖守街亭,王平為馬謖軍先鋒,馬謖要上山諸軍,王平連連規勸馬謖,馬謖不聽,被魏將張郃斷了水源,隨後馬謖軍慘遭大敗,士卒離散。只有王平率領千餘人士兵鳴鼓,張郃懷疑王平有伏兵,不敢進攻。於是王平將諸營軍士統一起來,率領他們平安歸還。之後諸葛亮將馬謖斬殺,王平因為表現突出,被諸葛亮拜為參軍,統領無當飛軍,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
建興九年(公元231年),諸葛亮北伐,圍困祁山,派王平駐守南圍。司馬懿率領大軍攻諸葛亮,遣張郃進攻王平,王平堅守不動,張郃不能勝。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再次出兵伐魏。八月,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大軍退還。魏延因與長史楊儀不合,于軍中作亂。王平率兵進攻魏延,魏延引兵來戰,魏延大敗,後被馬岱所斬。
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王平升任後典軍、安漢將軍,輔助車騎將軍吳懿駐守漢中,兼任漢中太守。建興十五年(公元237年),王平進封安漢侯,代替吳懿督漢中。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大將軍蔣琬召回王平,王平為任前護軍。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蔣琬病重。任王平為前監軍、鎮北大將軍,再次統領漢中。
延熙七年(公元244年),魏帝命曹爽率領步騎十餘萬進攻漢中,前鋒已在駱谷,當時漢中守兵不滿三萬,諸將大驚,王平安排和護軍劉敏拒收興勢,成功抵擋住魏軍,之後涪城諸軍以及大將軍費禕自成都相繼而至,魏軍被擊退,如同王平當初料想的一樣。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王平去世,其子王訓繼承了爵位。
七、羅憲(218年—270年),字令則,荊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蜀漢西晉名將。
羅憲父親羅蒙,三國時任蜀國的廣漢太守。羅憲十三歲時便能寫文章,很早出名。師從譙周。羅憲為人正直誠實嚴整。公元238年(延熙元年),羅憲在蜀國入仕當太子舍人、宣信校尉。兩次到吳國出使。
公元258年(景耀元年),陳祗病死,黃皓開始專政,眾大臣多依附他,唯獨羅憲不從。黃皓憎恨他,貶他為巴東太守。當時大將軍閻宇都督巴東,讓羅憲領軍,當閻宇的副將。公元263年(景耀六年),魏國進攻蜀國時,閻宇西還,羅憲守衞永安城。到成都被攻克時,永安城中騷動,長史都棄城逃走,羅憲將一個作亂者斬首,百姓才安定。得知劉禪已投降,便率領所統轄的軍隊臨都亭三天。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吳國聽説蜀漢滅亡,派將軍盛曼向西而行,表面上假稱救援,實際要襲擊羅憲。羅憲不齒吳國所為,便歸順魏國。於是整治軍隊。公元264年(鹹熙元年),益州遭逢鍾會之亂,鍾會、姜維、鄧艾多被亂軍所殺,百座城池沒有歸屬,吳國又讓步協領兵西征永安,羅憲將他打得大敗。孫休大怒,又派陸抗協助步協。羅憲堅守六個多月,救援的軍隊不到,城中一大半人染上瘟疫。有人勸他出逃,可以保全。羅憲不聽。正好荊州刺史胡烈率軍攻打吳屬荊州的重鎮西陵,陸抗只得退兵。永安之圍解除,羅憲被加封為陵江將軍、監巴東軍事、使持節、領任武陵太守。
公元265年(泰始元年),孫吳武陵的部份地區投降曹魏。司馬炎篡魏後,羅憲改封為西鄂縣侯。公元265年(泰始元年),羅憲入朝,司馬炎下詔稱讚羅憲,又賜他山玄玉佩劍。公元267年(泰始三年),冬天,羅憲入朝,進位冠軍將軍、假節。公元268年(泰始四年)三月,羅憲跟隨司馬炎侍宴,司馬炎詔問蜀國的人才,羅憲推薦了蜀人常忌、杜軫等,都是蜀國的良才,司馬炎都召見並加以任命。公元270年(泰始六年),羅憲卒於任上,被追封為安南將軍,諡烈侯。
歡迎關注我,看更多歷史內容。
【原創聲明:本文由作者編輯,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