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峯”航線雖然能夠保持中國的對外交通不完全中斷,但畢竟運力有限,“必須開闢一條空中運輸線的同時還要開闢另一條陸上運輸線”。經過一番認真的研究論證,國民政府交通部提出了修築中印公路的方案,即從印度的利多,經野人谷、胡康河谷、密支那,與滇緬公路北段相銜接,然後經昆明、貴陽,抵達戰時“陪都”重慶。但要想修築這條公路,就必須確保緬甸北部地區的安全,那裏此時駐紮着日寇第33軍,下轄第18、49、53師團等部7萬餘人,其中第18師團全部由北九州地區礦工組成,善於挖掘地道工事,號稱“叢林戰之王”。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日寇迅速攻佔了我國沿海諸省和主要島嶼,對我國海岸線進行了嚴密封鎖;隨着法國本土的陷落,其越南殖民地也被日寇侵佔,從那裏連接廣西、雲南的桂越公路、滇越鐵路相繼被切斷。至此,從緬甸首都仰光港口連接雲南省會昆明的滇緬公路,就成為中國抗日大後方的最後一根輸血管。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寇佔領緬甸,切斷滇緬路,企圖逼迫中國方面投降。但隨着“駝峯航線”和連接中國、印度的史迪威公路開通,大量急需的抗戰物資依然源源不斷送往中國戰場。
抗戰前緊急修築的戰備公路
1938 年,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為打破日寇對我沿海各港口通道的嚴密封鎖,滇緬公路的修建提上了議事日程。在極其艱苦條件下,十數萬軍民組成築路大軍,不畏艱難,夜以繼日,在崇山峻嶺中披荊斬棘,不到1年就修通了從雲南昆明到緬甸臘戍的全長1146公里的公路,這也是當時中國路線最長、運量最大的一條重要國際運輸通道,各國援華物資絕大部分都要通過這條公路運回國內,再將我國出口的農礦產品運往海外,賺取珍貴的外匯。
1941年3月,侵佔越南的日寇成立了“封鎖滇緬公路委員會”,多次從河內等地出動飛機對滇緬路上的咽喉樞紐——怒江惠通橋,瀾滄江功果橋、昌淦橋,“24 道拐”等地進行狂轟濫炸;1942 年初,日寇緬甸方面軍出動3個軍7個師團又3個獨立混成旅團約20餘萬部隊,擊敗了英國殖民軍和中國遠征軍,一直打到印度邊境,滇緬公路也隨之被日寇封鎖和阻斷。
“駝峯”航線至今仍是航空史上頭號險途
武裝掩護修築史迪威公路
為了修築這條公路,滇緬戰役後退往印度整補的新38師、第22師緊急出動。這兩支部隊此時已經補足了兵源,並換裝了全套美械裝備,為築路大軍充當開路先鋒,兵發胡康河谷,連續擊潰日寇第18師團等部的層層阻擊。在這兩個師的後面,中美兩國的3個工兵團還有印度、緬甸、尼泊爾、中國的2萬餘民工一起,從印度利多破土修路,不斷向中國邊境延伸。同時,重新組建的中國遠征軍也發動緬北、滇西反攻戰役,將道路從中國境內向緬甸延伸。1945年1月,中印公路終於合攏並竣工通車,並以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將軍的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