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畫像”職業規劃不迷茫

河南日報記者 馮軍福

經過一個學期的慎重考慮,河南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王翠英作了一個決定——放棄所學的中餐專業,轉到會計學專業學習。

2020年高考失利,沒能考上心儀的大學,讓王翠英一度彷徨失落。1月29日,她對記者説,剛進入河南職業技術學院學習時,感覺“生活像一團亂麻,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漫無目的”。

然而,王翠英的學習生活很快迎來了轉機。學校組織的學生專業與職業性向測評,讓她意識到,中餐專業並不適合自己,而在對她“適合度最高的10種專業”中,會計學排在第一位。

“之前我就感覺專業和興趣不匹配,只是當大數據得出這樣的結論後,我才下定決心轉專業。”出於對財會專業的熱愛,王翠英果斷改變了原有的學習計劃,利用寒假“瘋狂”備考初級會計考試,重新勾畫自己的職業藍圖。

“生涯規劃,是職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河南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桂貞説,不少學生由於缺乏職業規劃,往往會用“迷茫”兩個字形容自己剛剛踏入大學校門時的狀態。

這一看法得到了數據印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6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需要職業生涯規劃,同時,53%的人認為沒有足夠的能力自行規劃。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要求職業院校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做好學生生涯規劃教育,因材施教、精準施教,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

“每個學生的特質不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不同,只有分類培養、精準施教,為學生選好方向、定好目標、搭好平台、鋪好路子,才能實現‘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教育目標。”李桂貞表示。

為培養能與社會需求直接對接的應用型人才,該校在學生剛入學的時候,就會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長、愛好以及社會需求對其進行職業規劃測評。同時,該校還聯合“工作啦”智慧化精準就業平台的技術公司,研發出“學生職業能力大數據測評系統”,從學生的專業就業、意向崗位、崗位技能要求等方面進行分析評估,為學生提供精準學習建議。

當然,只有“路線圖”和“計劃書”,還遠遠不夠。有了規劃後,更重要的是努力實施。

臨近畢業,當一些學生還在為“升學還是就業”發愁時,該校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大三學生蔡舒雨,早就定下了職業規劃——畢業後直接就業,做一名軟件工程師。

大學期間,蔡舒雨參加了學校的無線電愛好者協會,組織了不少社團活動,還曾榮獲“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這個寒假,他也一直沒閒着,在禹州老家當起了疫情防控志願者,利用在校期間學到的軟件知識,為社區300多名羣眾登記信息、採購物資。“這既是為家鄉抗疫作貢獻,也能讓自己多些職業體驗。”蔡舒雨笑着説。

“我想以我現在的簡歷,應該可以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蔡舒雨的這份自信,離不開學校的規劃指導。在他看來,學校提供的職業測評和就業指導課,讓自己有了更加清晰的職業目標,不再“茫然”“盲目”“忙亂”,避免了“臨時抱佛腳”的求職尷尬。按照職業規劃朝契合興趣的方向去努力,也會提升自己對未來工作的滿意度,更容易實現自我價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15 字。

轉載請註明: 大數據“畫像”職業規劃不迷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