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齊雲軻:史上最標準的亡國之君,是如何亡國的?

由 郎文芬 發佈於 經典

文/齊雲軻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趙幽繆王趙遷,是趙悼襄王的兒子,戰國時期趙國的亡國之君,被後人稱為最標準的亡國之君。

一、娼妓之子

趙遷,作為一個娼妓生的孩子,最後得以繼承王位,成為一國之君,令人有些不可思議。

趙悼襄王的王后生有一個嫡子,叫趙嘉,即歷史上有名的公子嘉。但是,趙悼襄王並不喜歡仁孝的公子嘉,因為他是王后的孩子。有個成語叫“愛屋及烏”,反過來也一樣:“恨屋及烏”。對於王后,也許趙悼襄王並談不上恨,但至少也談不上喜歡,因為他引以為知己的是娼妓出身的趙悼倡後。

趙悼倡後,原本是秦樓楚館的風塵女子,因為長得漂亮,被趙國一個王室宗親看上,買回了家。這之前,身為公子的趙偃就對這女的聞名許久、垂涎已久,只是還沒有機會得手。誰知道晚了一步,竟被別人給搶先了。


那個王室宗親將那女的買回家後,着實也寵愛了一段時間,她也過上了幾天好日子。但是不久,那個王室宗親就死了,苦命的她又沒有了依靠。

已經失去一次機會的趙偃,豈能再失去一次?於是,在眾人的不解、眾臣的反對聲中,他還是為了美人鋌而走險,不顧一切地將其納入宮中。

這美人入宮後,自然是十分得寵,後來就生下了趙遷。

趙悼襄王即位後,雖然以嫡妻為王后、嫡長子為太子,但是真正喜歡的卻是趙遷和趙遷他娘。王后鬱鬱而終後,趙王就廢黜了公子嘉的太子位,改立趙遷為太子,其母為王后,即趙悼倡後。


二、荒縱之君

趙悼襄王在位九年,趙國國勢更加衰落、國家更加貧弱、朝政更加混亂、政治更加黑暗、國難更加危急。

到了趙悼襄王九年(公元前236),趙遷繼位成為趙幽繆王時,趙國的國勢已經危如累卵、千鈞一髮。

當時十分天下,秦國已經佔了大半。韓國更加弱小,魏國被削去五分之三,楚國自逃亡遷都到陳(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以後,就一直萎靡不振,齊國一直與秦國交好,對於各國提出的合縱攻秦運動不參與、不支持、不合作,燕國自保於東北一隅,趙國的大片領土也已經被秦國攻克,多次出兵想收復,都收效甚微。

在這種情況下繼位的少年君王趙遷,應只有十來歲,正是英姿勃發的好年齡,按説該朝氣蓬勃、陽光萬丈、雄心勃勃、極具開拓精神的,可惜的是,他早就被自己的出身給精神“閹割”了。


趙遷,成長於一個荒縱混亂的環境裏,習慣了聲色犬馬、吃喝玩樂,對於志向、責任、義務、擔當等正能量的內容,從來沒接觸過。而對於那些陰暗消極的東西,卻耳濡目染、無師自通。

他的父親趙偃,為了納娼妓入宮,不顧大臣們的極力反對,只知道縱情享樂,眼看着國將不國,仍不以為意。而他也繼承了老爹的這些特點。

他即位後,只耽於享樂,國事不問、朝政不想、社稷不念、百姓不管,是一個十足的無憂君王。朝政交給郭開,郭開與春平君眼看着趙國亡國在即,居然聯合起來投靠秦國,心甘情願做秦國的奸細,做趙國的賣國賊,以為自己留後路。春平君又與嫂子(或弟媳)趙悼倡後勾搭成奸,把朝外弄亂不説,還將個後宮弄得烏七八糟、骯髒無比。他們沆瀣一氣,賣官鬻爵、貪污受賄、任人唯親、胡作非為,對於忠良之士極盡打擊之能事,唯恐國家滅亡的晚了。

趙幽繆王二年(公元前234),秦軍殺來,攻克武城。由於武城戰略位置重要,趙軍在扈輒帶領下,前往反擊秦軍,結果被秦軍擊潰,扈輒戰死。而後,秦軍又進攻宜安等地,趙國將軍李牧被從北方防禦匈奴召回朝中任職,他率軍迎戰,在肥下與秦軍相遇,殺得秦軍大敗虧輸。


由於趙軍在對秦作戰中,多年來幾乎都是敗績,此次李牧得勝回朝後,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歡迎。趙幽繆王封李牧為武安君,與當年秦國的白起封號一樣。意思是,希望他能像白起為秦國立下功勳一樣為趙國立下赫赫戰功,成為趙國的保護神。

不久,秦軍進攻番吾,李牧督軍迎戰,再次擊敗了秦軍。

秦國見李牧屢戰屢勝,明白不除掉他滅掉趙國不可能,就派出了以尉繚為首的高端間諜去活動。間諜們到趙國後,一方面重金收買郭開、春平君,一方面散佈謠言,説李牧要反向秦國。

趙幽繆王七年(前229),正在前線指揮作戰的大將軍李牧被趙王派人捕獲,當即誅殺。與李牧並肩作戰的大將司馬尚也在迎戰秦軍的前線被趙王解除了兵權。

王室宗親趙怱和齊國降將顏聚接替李牧和司馬尚,迎戰秦軍。結果,臨戰換將後的趙軍士氣低落,被秦軍大敗,趙怱陣亡、顏聚逃亡。

趙幽繆王八年(前228)十月,秦軍攻入了邯鄲城,趙幽繆王降秦,趙國宣佈滅亡。


三、抗爭之兄

趙幽繆王降秦後,不甘心失敗的趙國軍民在公子嘉的帶領下逃到北方的代郡地面,重新舉起了抗秦的旗幟。

趙軍餘部紛紛趕來,集聚在代郡,與未被秦軍擄掠的官員、宗親、百姓一起,擁立公子嘉為代王,作為趙國王室的延續。

公子嘉雖然將原本該屬於自己的王位奪回來了,卻無法高興,因為此時國已不國,殘山剩水下,還能有幾番作為?但是,別管咋説,他還是努力了,不甘心自己的國家就這樣被秦國給滅亡了。他,想憑靠自己的努力,復興國家,將秦軍趕出邯鄲、趕出趙國。

於是,他主動與燕國聯繫,締結同盟,駐軍於上谷,一同抗秦。另一方面,注重搞好內部團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並適時發動被秦軍佔領的趙國地區的民眾起來反抗,響應和支持代郡的奮爭,共同為復興大業而努力。


可是,歷史並沒有給公子嘉太多的時間。代王嘉二年(前226),秦軍進攻燕國,代王嘉與燕王喜、太子丹一道迎敵於易水之西。雖然兩國聯軍同仇敵愾,但還是被戰鬥力強的秦軍擊敗。燕王喜逃亡遼東,代王嘉退回代郡。

此時,韓國已經被秦國滅亡,不久後,魏國也被滅亡。代王嘉五年(前223),秦軍殺進淮南,楚國滅亡。六國之中,只剩下齊國、燕國殘餘勢力和趙國殘餘勢力了。

第二年(前222),秦軍在王賁率領下,殺入遼東,擒獲燕王喜,滅亡燕國。在秦軍回師的途中,順道殺向了代郡。不甘心做亡國奴的代王嘉,帶領着滿城的軍民出城迎敵,懷着必死的決心與秦軍展開了慘烈的白刃戰。

殘陽如血,悽風勁吹。看着部下一個個倒下,秦軍逼來包圍了代王嘉。他不願意像弟弟趙幽繆王那樣被俘虜,就舉起被砍殺鈍刃的武器,想自刎,卻被秦軍攔下,俘虜了。


此後呢?有人説代王嘉自殺了,有人説被秦國流放了。若是被流放,會被流放到哪呢?他的弟弟趙王遷和王室宗親被流放到了房陵山林中,他也是的嗎?如果是的,兄弟們相見,又當如何?他,是否也會像弟弟那樣吟誦:“房山為宮兮,沮水為漿,不聞調琴奏瑟兮,唯聞流水之湯湯!水之無情兮,猶能於漢江;嗟餘萬乘之主兮,徒夢懷乎故鄉。夫誰使餘及此兮,乃讒言之孔張,良臣淹沒兮。社稷淪亡,餘不聽聰兮,敢怨秦王?”

一邊吟誦着,一邊淚流滿面,悔恨的嚎叫撕心裂肺、地動山搖,令人欷歔,使人傷神,讓人心痛,可又為之奈何?奈何不得,無可奈何也。

趙王遷,最後是絕食而死的;也有人説,他是被看守者故意餓死的。無論如何,他的死,不是善終。死的時候,他應該還不到三十歲,只是一個青年。生在帝王家,於他來説,福兮?禍兮?


【作者簡介】齊雲軻,男,教育工作者。近年來,陸續在各級媒體發表作品80餘萬字。閲讀悦讀平台簽約作者。系河南省作協會員、河南省青作協常務理事。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