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養老成新寵,銀髮族羣的線上社交圈

興趣學習網絡牽,天南地北夢相連。最近,四川省江油市的靜旋開始了自己的網課生涯。去年,67歲的靜旋因為腰椎間盤突出住了院,躺牀上輸液的時候,靜旋無意間點進了“紅松”,在這個中老年在線興趣社區裏,看到上面有個楊新生老師在教太極。一向對太極文化非常感興趣的她馬上被吸引了,自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年輕的時候,覺得自己的書讀少了,知識不夠用,看到唱歌跳舞的,什麼都喜歡,就是沒機會去學。”退休後,本來身體就不太好的靜旋在社區裏學起了柔力球,但是因為有時要幫女兒帶孩子,得在成都和江油兩邊跑,很難跟上社區的課程。後來靜旋接觸了網課,知道還有在網絡上學習這件事,別提有多高興了。

“年輕的時候,覺得自己的書讀少了,知識不夠用,看到唱歌跳舞的,什麼都喜歡,就是沒機會去學。”退休後,本來身體就不太好的靜旋在社區裏學起了柔力球,但是因為有時要幫女兒帶孩子,得在成都和江油兩邊跑,很難跟上社區的課程。後來靜旋接觸了網課,知道還有在網絡上學習這件事,別提有多高興了。

“以前沒有機會做的事,現在終於可以做啦!”網絡平台不僅帶來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也讓交流溝通更加便利通暢。通過“紅松”,靜旋不僅學了柔力球、調理、太極拳,還交到一羣志同道合的好夥伴。“67歲,我覺得我還很年輕。”説起自己退休後的學習生活,靜旋笑着表示,“或許我不是最適合的年齡去學習我想要學習的,但是我覺得學習不分年紀,熱愛最合適。”

和靜旋一樣,年過半百的齊曉華夫婦也趕上網課的時髦,成為了一對“學友”。兩人1968年插隊前往內蒙古,恢復高考後回到北京,退休後來到“紅松”,一位學習中國畫,一位學習朗誦。興趣學習不僅豐富了他們的退休生活,更讓他們獲得了情感上的共鳴。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人。隨着老年型年齡結構初步形成,中國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而這也意味着越來越多的退休人羣開始面臨如何養老的問題。退休後要面對的不僅是物質上的需求,更是心理上的空虛。

當前,我國新老年羣體基本出生於上世紀50-60年代,這批“新老年人”出生於新中國成立後,大多接受過教育,對知識有渴望,但在退休之前,往往因為工作和生活的繁忙無法滿足自己的業餘愛好,退休之後,又易被聚焦年輕人的社會視角所忽視。“紅松”這種網絡平台成就了一種新型養老模式,通過網絡,讓退休人羣能夠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新一代中老年人對精神產品有着很大的需求,他們時間充裕,重視生活品質,消費能力相對也更強。隨着人口結構的變遷,新的市場和機遇也應運而生。互聯網時代推動了新型養老模式的數字化,但究竟如何讓夕陽花更紅,依然任重而道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78 字。

轉載請註明: 數字養老成新寵,銀髮族羣的線上社交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