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厭學,父親辭職帶孩子旅遊:最好的教育是帶孩子見世面
如果你的孩子厭學,你會怎麼做?打罵?休學?退學?
孩子厭學是一種常見現象,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這種情況只是一種負面情緒,根據調查顯示:我國有46%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33%的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明顯的厭惡,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態度的僅有21%。
所以各位家長不要覺得孩子厭學就如臨大敵一般,這時候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進行一些疏導,解開孩子的心結。瞭解發生厭學行為的原因,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
兒子厭學,父親辭職帶孩子旅遊:最好的教育是帶孩子見世面
遼寧丹東的一對父子就是這樣,兒子14歲就表現出明顯的厭學行為,很多家長都以為兒子會遭受一頓毒打,然後回去上學。
但這位父親的做法卻很出人意料,他硬是説服了家人,放棄工作帶這孩子去外面走一走。
父親説:“兒子不願意讀萬卷書,那我就帶他行萬里路。”
他們就從遼寧出發,一路經過了山海關、洛陽、西安,直奔麗江。這是一場4000多公里的旅行,也慢慢的改變了兩個人的關係。
孩子之前的樣子,搶奪手機,吵架,不尊重人等等,孩子父親很擔心,學習不好不重要,人品不好是大事。所以就帶着孩子出來走一走,看看外面,想讓孩子從思想上進行徹底的改變。
兩個人的事情在網絡上走紅,網友有的贊成,有的批評。其實我是説這樣的方式對一些孩子確實有用處,但並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所以借鑑需謹慎。
帶孩子去看世界
不過我很贊同帶孩子看看世界這種理念,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看到的,重新調整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你對比一下你身邊那些有大局觀念的,做事周到的人,是不是比你經歷了更多的事情。
有人問過他孩子回家後依然不愛學習,怎麼辦?父親説:“我也是第一次學着當父親,如果依然不愛,他也愛攝影,我也可以教給他,給他一技之長。”
孩子的努力來自於熱愛
之前看過一部電影叫《放牛班的春天》,孩子們一直都惡劣少年的形象,打架鬥毆一樣不少,而他們的接受的也是很狠狠的體罰,然後循環往復。直到一名叫“馬修”的老師出現,解救了這些孩子。
在他的新奇教導下,讓孩子重新認識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長處。
《放牛班的春天》裏説:''我是不會抱怨的,該抱怨的是孩子們。所有人都説他無藥可救,可其實不是,這是個小可憐,只是需要被人理解罷了。''
其實想讓一個孩子成功的方式有很多,學習只是其中一條路,我們不妨學習一下馬修老師的辦法,給孩子開闢條嶄新的道路,一條屬於他自己的道路,在這條路上引導孩子學習。而不是讓孩子處在父母威嚴之下強行學習。
孩子的動力來自於熱愛。
有一種努力叫做“你可以”
這位父親並沒有嚴厲地指責孩子, 但他卻在每一個行為中,肯定這孩子的發展。 其實孩子的想法和行為是否能堅持下去,很大程度上都來自於父母的中肯。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得到肯定也是孩子能夠繼續下去的信心。
多讓孩子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對孩子來説無疑是一種會長在骨子裏的見識。孩子見多了挫折和人性自然就會選擇相應的道路。
當他看見外面的藍天,就不會想做一隻只顧眼前的麻雀;
當他見識過外面的萬里山河,就不會拘泥於眼前的安逸;
當他見到過真正的燈紅酒綠,就不會沉迷於於眼前的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