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讓每個孩子共享優質教育陽光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祖鋒 通訊員 王功修
近五年新建、改擴建115處中小學、幼兒園,招聘及引進教師1846名;高考成績保持省市領先位置,2021年有8名學生分別考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完成全區中小學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設備更新工程,195所學校被評為青島市高水平現代化學校……
在建設活力宜居幸福的現代化新區進程中,即墨區統籌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位置,堅持民生為本,聚焦關鍵環節,精準施策發力,構建幼有優育、學有優教的高品質教育服務體系。
加大支持投入力度
城鄉辦學條件持續改善
讓每個孩子在條件優越、環境優美的學校裏讀書學習一直是即墨教育工作的目標。
該區每年將教育事項列入為民要辦的民生實事,召開專題會議集中研究教育工作,不斷加大政策保障和資金投入,着力“補短板、強弱項、增供給、促均衡”。先後出台即墨區中小學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即墨區學前教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即墨區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打響改善辦學條件“總攻戰”。
大動作帶來大改變。近五年,全區新建、改擴建115處中小學和幼兒園,移風中學、潮海第四小學、皋虞路幼兒園等一座座“高顏值”新學校拔地而起,成為點綴在即墨城鄉大地上的美麗風景。
同時不斷完善內設配備,塑膠操場、標準化食堂實現應建盡建,完成全區中小學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設備更新工程,現代化教育教學條件惠及越來越多的城鄉兒童,195所學校創建為青島市高水平現代化學校。
大手筆描繪新圖景。到2023年底,即墨區計劃啓用公辦幼兒園69處,新建、改擴建德馨小學東校區、二十八中東校區等義務教育學校45處,新建、改擴建普通高中6處,進一步優化教育佈局和資源配置。
注重內涵特色發展
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新時代,如何辦出高質量的教育?即墨區着重在隊伍建設和教育改革上做文章。
有好的老師,才能教出好的學生,才能辦出好的教育。近五年,全區招聘及引進教師1846名,其中“雙一流”高校優秀畢業生、國家公費師範生273名,進一步優化了隊伍結構。狠抓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體系建設,開展“大愛至美、做學生成長引路人”系列師德教育活動,引導教師愛崗敬業、潛心育人、廉潔從教。完善幹部教師培養培訓機制,成立7個名校長工作室、31個名師工作室,評選首屆即墨名師、名校長培養人選93人,以名優人才引領教師專業成長。2021年,全區有2名教師獲評省特級教師,3人獲評青島市最美教師,4人獲評青島名校長,14人入選青島名師培養工程,38名教師入選青島市中小學學科帶頭人。
另一方面,即墨圍繞打造“陽光下成長”教育品牌,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優化教育模式,讓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獲、學有所用。將黨史學習教育與立德樹人相融合,積極開展“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厚植愛黨愛國情懷。落實青島市“十個一”項目,開展研學旅行、科技創新等活動,讓學生在第二課堂汲取成長養分。通過集團化辦學、協作體教研、聯盟辦園,推動城鄉教育協調發展。抓好勞動教育、實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廣泛開展社團活動,促進學生養德啓智、多元成才、全面發展。
策略、方法之變,盤活了教育教學這盤大“棋”。高考成績保持省市領先位置,在全市被譽為“即墨現象”。學生在各級各類文體比賽的舞台上展現良好綜合素養,受到廣泛關注。
落實服務惠民理念
教育民生温度更加彰顯
即墨區把滿足人民羣眾對優質教育的期待作為始終遵循的工作宗旨,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轉作風、強服務、惠民生。認真做好“雙減”工作,營造良好教育生態。全面實施小學生課後校內託管,解決了家長“接送難”問題。認定普惠性民辦園212處,普惠園佔比達到91.2%。對75所農村小規模學校食堂實施運行成本補助,保障學生中午就餐。安全運行222輛校車,解決農村學生上放學交通問題。建立從幼兒園到大學的貧困學生資助體系,不讓一名學生因貧失學。開放72處學校操場,方便市民健身鍛鍊。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保障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一項項暖心實舉,讓人民羣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即墨教育的滿意度。
下一步,即墨區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辦好優質均衡人民滿意的教育。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