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堂紅香椿
大家好,我們的俊彥説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千年古村石佛堂之六
——漢光武帝賜名”紅香椿”
馮純智
臨朐縣寺頭鎮石佛堂村的紅香椿以色澤豔麗、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質量優良而聞名國內外。二零一零年”寺頭紅香椿”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臨朐縣首件、濰坊市第五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每到紅香椿收穫季節,省內外客商蜂擁而至,車水馬龍,好一派繁榮景象。要啦起這“紅香椿”的來龍去脈,這裏還有一個漢光武帝賜名的動人故事呢。
話説東漢年間,漢光武帝劉秀為了江山社稷,起事於河南南陽一帶,決心打敗王莽新朝,光復漢室。由於劉秀起兵時間短暫,勢單力薄,兵弱將寡,戰鬥力不強,在與王莽作戰中,弱不敵強,多次失利。
有一回,劉秀在河北省南部又遭遇王莽大軍的襲擊,結果兵敗東退,敵軍緊追不捨。劉秀在倉惶逃奔中,與眾將士失散,身邊只剩有虎牙大將軍姚期和十幾名軍卒跟隨。他們唯恐被敵軍識破抓獲,便在一村落脱下戰袍,換上民間便裝,然後繞道繼續向南奔逃。
一天傍晚,劉秀、姚期等人逃奔至山東臨朐西南山區一個叫艾峪村的小山村。這時,他們已精疲力竭,人困馬乏,飢腸轆轆,劉秀便下令就地休息,並命令姚期將軍尋些吃的來充飢。姚期來到一家農舍,正巧這家老太太剛剛蒸出了一鍋窩窩頭。姚大將軍忙上前深施一躬,善言善語講明來意。山裏人厚道,樂善好施,這家人家姓姚,姚老太太一聽來龍去脈,立即滿口答應,急忙招呼劉秀等人來到天井院,將熱騰騰的窩窩頭端上讓他們吃。可只有窩窩頭沒有鹹菜咋辦呢?此時正值春天樹葉冒芽的時候,姚老太太看到院子外面山坡上有幾棵樹的頂端冒出了些紅彤彤、嫩生生的樹芽子,老人家便急忙把這些樹芽子掰下來,用鹽搓了搓,揉了揉,便端到桌子上讓劉秀他們當鹹菜就飯吃。誰知,這一吃不得了,樹芽子揉制的鹹菜美味可口,香極了。他們一邊吃一邊對鹹菜讚不絕口。飯飽之後,劉秀便問老人家:“這是什麼樹芽做成鹹菜這麼香?”老太太也不知這樹叫啥名,便説:“誰知道,俺這裏這種樹滿山坡都有,誰也叫不出個名堂來。”劉秀沉思了片刻便説:“這春天冒出的樹芽紅彤彤的,色澤很鮮豔,做成的鹹菜又這麼香,那我就給這樹起個名字叫——紅香椿吧!”
後來,劉秀戰敗了王莽,建武元年(公元25年)在蒿城(今河北省柏鄉)當了皇帝,建都洛陽。劉秀當了皇帝之後,念念不忘當年潛逃避難時姚老太太為他做的香椿鹹菜,下旨大力發展栽植紅香椿,並把紅香椿作為貢品年年春天要地方上向皇室進貢。
由於這紅香椿是漢光武帝賜名,所以,香椿樹在人們的心目中享有特殊的地位一直重點發展栽植至今。而且越來越成為村民們的一項“龍頭”產業、發展經濟的重要項目。
作者簡介:馮純智,筆名:智勇,號:愚叟。寺頭鎮石佛堂村人,初中文化,從事通訊報道工作二十餘年,退休後習作文學,先後出版文集《年輪》、史志《玉象山下—石佛堂村志略》、非遺文化民間遊戲《童趣》、族譜史志《石佛堂村姓氏初考》。現為臨朐縣地方誌學會會員、臨朐縣作家協會會員。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