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版權歸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沒事腦補點什麼不切實際的事兒的話,不妨一起來過把當學霸的癮。
比如,高中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就是那所多次被美國馬里蘭大學研究所排在中國高中排行榜首位的學校。
在這所國內頂級高中裏,你不僅學習成績好,而且畫畫、彈琴、譜曲樣樣精通。
當過班長、學生會主席,常常在課外活動中取得不錯的成績。
被小編稱讚為“集德、才、貌於一身的領袖級人才”。
最終,憑藉優異的成績和過人的才識,獲得了北京大學的保送資格,在人生的旅途中一步登頂。
行了,醒醒吧,咱夢裏過過癮也就得了。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説,這種開了掛一般的求學軌跡可能太難以實現。
但是,這種讓我想做又做不了的夢,卻是一位北京學霸的真實經歷。
李泰伯,高中時期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對,就是名師李永樂老師所在的那所學校。
這裏匯聚了全北京市最頂尖的高中生。所以在這種環境下,且不説脱穎而出了,哪怕只是不拖平均線的後腿也能算的上優秀了。
但是學霸肯定不會這麼想。他們的任務顯然不是不拖平均線的後腿,而是儘量去拉高平均線。
在那一年的高考中,李泰伯憑藉語文138分、數學146分、英語140分、理綜279分,總分703的成績,摘得了北京2010年高考理科狀元的桂冠。
在我看來,這分數跟全考了滿分也基本上差不了多少了…
其實在高三的時候,李泰伯就因為綜合能力突出而收到了北京大學保送資格的邀請。
考入清華北大是每位學子心中的最高目標。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李泰伯放棄了這個名額。
在他看來,當獲取保送資格時,他對自己的未來“還沒有清晰的規劃,況且覺得年輕人應該經歷更多的挑戰,而且自己也有信心接受挑戰”。
高考結束後,李泰伯由於對芯片和IT非常感興趣,所以第一志願選擇了清華大學的電子系。
同時,他還報考了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當然,也都被錄取了,港大還為他開出了4年64萬港幣獎學金的待遇。
最終,在多方面權衡後,他選擇了香港大學。
李泰伯的經歷看似順風順水,但也應了“人怕出名豬怕壯”這句話。有好事的媒體,開始“深挖”他被美國名校拒絕的消息。
原來,李泰伯曾經想去國外留學,並向11所外國名校提出了申請,但是全部遭拒。
在那個時候的教育輿論裏,公知橫行。他們迅速抓住了高考狀元的這段經歷,大做文章。
“應試教育的失敗產物”、“書呆子”、“高分低能”…
一時間,連李泰伯帶基礎教育,瞬間被公知們噴了得一無是處。
他們舉着“學習無用論”的大旗,聲淚俱下地控訴應試教育的失敗。
你別説,響應者還不少。
但你仔細觀察一下就能發現,追捧這種觀念的人,基本上不是學渣,就是學渣他爸媽。
其實李泰伯決定報考國外名校的時候,已經是高二下學期了,時間本身就非常緊迫。
而且,他所申請的全都是全額獎學金的名校,難度極高。
不過我倒認為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個時候沒有哪位西方名流像“關照”哈佛女孩劉亦婷一樣,為他開具一封推薦信。
沒能如願進入國外名校的李泰伯,並沒有消沉,反而更加刻苦。
在港大的第二年,他被批准成為麻省理工的交換生。隨後,又申請去了英國劍橋大學,交換學習了一個學年。
在劍橋的這段經歷中,李泰伯第一次穿上了白大褂,第一次用自己的所學去救死扶傷。
這段經歷,也為他將來的求學之路埋下了伏筆。
,李泰伯在個人社交賬號上曬出了一張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錄取的通知書。
是的,他將在這裏攻讀醫學-理學雙博士學位。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今後醫學的進步中,會有他的足跡。
MIT的出身,其實讓李泰伯的前景和錢景都很好。對於他來説,面前有無數條陽光大道可以去走。
但是謙遜的性格和內斂的持重,還是讓他選擇了最理想主義的那一條。
潛心攻讀醫學,做基礎科學研究。
這條看起來踏踏實實的路,固然最穩健,但其實也最不好走。
不過,相信以他的天資和勤奮,終有一天,定會成為他這一代人中最傑出的之一。
『誠言呈語』每天趣談教育新鮮事。
在這裏,有故事、有觀點,有邏輯、有深度。
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