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飛哥採風另一種意境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這份謹慎在進入曹操麾下也沒有改變,司馬懿剛進入曹操麾下時可謂並不得曹操重用,只是讓他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丞相主簿等小職。後來曹操還發現司馬懿有“狼顧”之相,身體不動就可以將頭扭轉180°,對司馬懿更加起了防備之心。司馬懿做事不得不如愈加如履薄冰,勤勤懇懇,“至於芻牧之間,悉皆臨履”。這種情況直到司馬懿遇到他人生中真正
既生瑜,何生亮,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裏諸葛亮的才華智慧確實近妖,在大家眼中,諸葛亮,就是那個“手握羽扇,頭戴冠巾,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神人化身。
可以説沒有諸葛就沒有東漢末年三國鼎立的局面,沒有亮就沒有備的蜀漢大業,雖然演義中有許多誇大之處,但是諸葛亮的卓越才能確實也是大家不可否認的。
其實,在東漢末年羣雄並起的大混亂背景中,有着卓越軍事才能的能人遠不止諸葛亮一個,正所謂亂世出英雄,這個時期湧現出了許多“強人”,司馬懿就是其中一個。司馬懿和諸葛亮,就是我們今天要説的主角。
聰明“投資家”司馬懿
我們都知道在書中諸葛亮比司馬懿更早出名,但實際上司馬懿不僅比諸葛亮年紀要大幾歲,而且還是跟諸葛亮同年出山入仕的,然而跟諸葛亮待遇不同的是,諸葛亮是被劉備三次請出山的,而司馬懿是被曹操兩次強制命令出仕的,可謂緣分。
司馬懿出身望族,和他同輩的還有七個兄弟,因為都很有才華,而且名字中都帶個“達”字,司馬懿和他的兄弟們一起被時人稱為“司馬八達”,可見司馬兄弟這時候已經非常有名聲了。早在建安六年(201年),郡中就推舉他為上計椽,當時曹操正任司空,聽到他的名聲後便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職。
但是,司馬懿不知是因為嗅覺敏鋭,覺得時勢尚未明朗,曹操勢力正面臨巨大挑戰尚未站穩腳跟,還是單純不想在曹操手下做事,就藉口自己有風痹病,身體抱恙為由拒絕了,曹操不信,還派人晚上去查探,司馬懿演技好躺了一天,真好像染上風痹一般於是矇混過關了。
到了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為丞相以後,又利用職權之便使用強制手段徵辟司馬懿為文學掾,並提前對使者説,“若覆盤桓,便收之”。但這次司馬懿不知是覺得時勢已經明朗,還是看破了曹操的用心,竟然二話不説地同意了。不得不佩服司馬懿在投資上的謹慎。
貴人曹丕,得他賞識納為心腹後才有所好轉。
司馬,諸葛,可謂一生之敵
司馬懿是三國時期魏國的大都督,而諸葛亮是蜀漢的丞相,兩個人註定是要成為對手的,但也有句話説得好,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司馬懿與諸葛亮兩人都是智謀無雙的人物,多年最為對手打交道下來,恐怕比真正的朋友還更加了解對方。提起這兩位的故事,最精彩被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諸葛亮那一出“神來之筆”的“空城計”了。
在書中寫道,諸葛亮將所有精兵派出周圍城鎮,城內只剩下少數將士。而這時,萬萬沒想到這時司馬懿竟然率領十幾萬大軍趕到,大有一舉攻城之勢,這對諸葛亮不得不説是個絕境。眾人正不知如何是好時,諸葛亮略一沉思,決定兵行險計。他先是讓士兵化裝成百姓,在城門內外打掃,大開城門,故意露出一座空城的樣子。他自己登上城樓,在城樓焚香撫琴,又讓童子隨侍,。司馬懿到了城下看到這幅景象,竟不敢進攻,因為他認為諸葛亮向來謹慎小心,今日這番景象,定是有詐,故意引他進城伏擊他,故他不敢貿然進攻。而事實是,這就是一座空城,諸葛亮抓住了司馬懿多疑謹慎的性格,成功唱了一出絕險的“空城計”,讓司馬懿十幾萬大軍不敢進城,解除了危機。事後諸葛亮自己都説想起就後背發涼。
但是,作為同樣絕頂聰明的人,司馬懿真的沒有看破諸葛亮的“空城計”?十五萬大軍竟不敢進攻一個小小城池?其實,從許多蛛絲馬跡中我們可以發現並猜測,司馬懿其實是看出了端倪的。以他之才能,怎會被如此輕易矇騙,但是他為什麼看破了卻又不殺諸葛亮呢?
其實我們可以從這時候司馬懿的處境,設身處地想想,換位思考下,其實原因還是可以想出來的。
不殺諸葛,成全諸葛,就是保全自己
記得原著中司馬懿臨死前曾對司馬昭説了這樣一句話:吾事魏歷年,人皆疑吾有異志,吾嘗懷驚駭。
我們知道,曹操很早就對司馬懿的能力和為人有所提防,並不完全信任他。曹家人除了曹丕外,根本沒多少人放心把軍事大權交到司馬懿手中,但這次魏明帝曹睿重用司馬懿,也是因為前面曹軍與諸葛亮交戰數次皆敗,無人可制,這才不得不用司馬懿。如果司馬懿此時殺了諸葛亮,那麼對於魏國來説,他就沒有利用價值了,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司馬懿生性謹慎,不得不防備這種可能。因此,他雖然看出了空城計,但是他只能順勢裝作被騙,不能真的殺了諸葛亮,因為有蜀漢有諸葛亮在,才能體現他的價值。
司馬懿不殺諸葛亮,不僅成全了他,更保全了自己。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