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個家庭,一旦犯了這兩條大忌,子女很難有出息!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經典

古人云:人生百年,立於幼學。

一個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幼年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留下印象,孩子在不知不覺中也會模仿。

正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古人很早就意識到教育孩子最重要的責任人是父母。

一個家庭,父母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把積極的人生態度傳給子女。

一、薄族者,必無好兒孫

對長輩、親戚苛刻的人,後代一定不會出現有出息的子孫。

曾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有一户人家祖孫三代同堂。奶奶老了,走不動了,年輕的父母覺得她是一個負擔,決定把老人丟棄到大山裏。

一天晚上,他們叫上兒子,一起把老人裝進一個大竹籃裏,抬進大山。

當他們正準備把老人扔下不管時,他們的兒子在旁邊説:“爸爸媽媽,你們把奶奶丟在大山裏,這個大籃子就不要丟了。”

爸媽感到很奇怪,問兒子:“為什麼要把籃子帶回家?”

兒子回答:“等你們老的時候,我也要用這個大籃子抬你們進山啊。”

孩子是會模仿父母的行為的,當你是個孝順老人的家長時,孩子也會變成懂事乖巧的模樣,學着你孝順老人的樣子來孝順你。

相反,父母自身對親人長輩都心胸狹益、絲毫沒有愛心,如何指望能教養出孝順的兒孫呢?

正所謂:今天你不來養母,明天子不來養汝。

上行而下效,一報還一報。

如此下去,別説家族興旺了,只怕孩子在大是大非面前都分不清善惡,很容易為了一己私慾而走錯彎路,結果害人害己。

二、薄師者,必無佳子弟

老師是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唯一對我們充滿希望的人。

越是有修養、事業成功、前途光明的人,越是尊師重道,而那些一事無成,不學無術之人,提起自己的老師往往是一臉鄙夷,毫無感激之心。

玉不琢不成器,樹不修不成材。

對於孩子來説,他們上學的時間幾乎多半都是跟老師同學在一起,若家長們不尊重老師,或者家長對自己的老師不尊重,那麼當孩子被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時,又怎麼會尊重自己的老師。

如此一來,成長路上沒人指引和鞭策,孩子很難成棟樑之才。

有經驗的班主任都知道:一個學生,哪怕他再吊兒郎當,只要他對老師還有敬畏之心,對父母還有孝敬之意,轉化他就不是什麼難事。

相反,如果一個學生把父母和老師都不放在眼裏的時候,恐怕已是“病入膏肓”,難以拯救了。

小惡不改,終成大惡。小善不積,大德難成。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不尊重老師,謙虛學習,又怎麼會有出息的孩子?

三、要育人,先育己

優秀的品質,不是孩子出生就自帶的,而是在潛移默化中,在父母點滴的言談舉止中,逐漸滲透,慢慢灌輸給孩子的。

“你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是什麼樣的人。”

正如楊瀾所説:“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父母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要育人,先育己。

唯有自己努力變得更好,提升品格、提升修養、保持原則、拓寬格局,培養出的孩子才會更優秀。

(今日話題:

你覺得還有哪些教育大忌需要家長注意?

請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交流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