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與家長形成合力,實現家校零距離,錢塘實驗小學:讓家校關係成為“愛的共同體”

由 諸葛寒香 發佈於 經典

邀請家長進校園、定期開展家長俱樂部講座、鼓勵家長深度參與校園活動……在錢塘實驗小學,這種與家長的深入溝通和彼此瞭解,是學校一直在踐行的“愛的共同體”教育理念的生動體現。而學校和家長共同攜手,用“愛與責任”來培養孩子,讓家校關係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愛的共同體”。

為更好地密切家校溝通,加強家校聯繫,形成教育合力,錢塘實驗小學以家長學校的形式,圍繞主題定期開展家長俱樂部活動。為了讓活動開展更有針對性,學校還專門做了一份調查問卷,瞭解家長的實際需求。

問卷中“針對孩子的教育,您最希望家長學校為您提供哪些方面的幫助”一題,有941位家長提交了答案,其中有859人選擇了“培養孩子良好習慣”,佔總人數的91.29%,其他排名靠前的選項還有: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心理與發展、培養閲讀習慣等。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家長對於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視,尤其是低年級段的家長,我們在每年的新生全員家訪中也發現,很多家庭都為此做了很多準備。”錢塘實驗小學副校長林娣表示,讓孩子儘快熟悉學校的環境,儘快適應小學的生活,是家長也是學校的責任與使命。為此,錢塘實驗小學自2017年起推出了“錢塘九月”課程,突破傳統以學科為本位的學習觀,注重學科資源的整合,設計五大主題的“錢塘九月”學習新樣態。一年級新生在9月開學的第一個月都不上“正課”,參加“我是錢塘小小兵”軍訓體驗,去低碳科技館、嘟嘟城參加實踐活動,在參與、互動、探究、合作中,逐漸形成正確的角色定位,培養規則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教學進度放緩了,家長的“升學焦慮”也漸漸被“治癒”,開始積極擁抱這樣的變化,將重點落在孩子的學習能力和習慣培養上,讓孩子以愉悦的身心走進小學生活,家校之間的溝通也日漸順暢。

在錢塘實驗小學,家長是學校的“常客”。

每週五的最後一節課,各班都會迎來一位特別的“老師”,他們都是來自本班的學生家長。在這一天,不同行業、領域、專業的家長會發揮職業優勢,帶着自己精心準備的課程走進課堂。科學小知識、趣味繪本故事、西點烘焙、美術手工……多元化的課程內容拓寬了孩子的知識面,也刷新了孩子心目中家長的形象。

每年的家長開放日活動,更是讓家長能夠真實、全面、零距離地感受孩子在校學習與生活的情況。課堂上,家長跟着孩子一起認真聽課;大課間,家長紛紛用手機、相機記錄下孩子整齊跑步的姿態,有的家長甚至和孩子一起跑了起來;午餐時間,家長和孩子一起體驗學生餐。

家長開放日之後,許多家長都認真填寫了學校下發的活動反饋表,308班龔子奕媽媽告訴記者,這樣的開放日活動改變了很多她原本固有的觀念。“我原先以為年紀大一點的老師經驗會更豐富,不過在參與了年輕老師的課堂之後,我發現很多年輕老師有朝氣、有想法,更加貼近小朋友的心理,課堂互動非常棒,教學理念也很新。”

在學校的日常教學管理中,家長的身影也很常見。每年的少先隊員入隊儀式,是孩子們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時刻,學校會邀請家長來見證,親手為孩子掛上紅領巾。家校聯繫本也被充分利用起來,每日的“家校互動”一欄中,老師、學生、家長三方互動,實現家校間的零距離。

在日常的校園活動中,錢塘實驗小學鼓勵家長深度參與,也經常組織充滿愛意的親子活動,調動家長的參與熱情。

去年4月份,學校佈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讓一、二年級的學生和家長共同簽署一份契約書,約定在21天的時間裏,各自達成一個小目標。契約書中商定的小目標五花八門,有的家長定下“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機”“控制脾氣”的目標,而孩子們制定的目標則更集中,超過六成的目標都集中在學習習慣和學業成績方面。還有不少家長和孩子制定了相同的目標:“每天早起半小時,下樓跑步”“一起讀完《三國演義》”等。

家長和孩子雙方共同履行目標,在執行的過程中互相督促、互相鼓勵,家長的以身作則對孩子是很好的“身教”,孩子的堅持也在影響着家長。學校也通過班級分享會的形式,交流活動中的經驗和方法,討論解決活動中的難點問題。

而每年的“愛在錢塘·貴州手拉手”公益活動,更是將各年級的家長擰成了一股繩。活動自2017年11月啓動以來,相繼成功舉辦了三屆,“啓動儀式”“彩虹城跳蚤市場公益專場”“貴州困難學生微心願認領和投寄”,每項活動都凝聚着家長們的踴躍參與和傾力配合。

去年的愛心義賣活動共有46個班級1000餘名師生參加,兩天共籌得人民幣40574.26元,該款項進入“公益愛心基金”,由年級家委會計劃財務組保管,錢塘實驗小學財務監管,年級全體家長共同監督使用。這筆愛心款項將在每一年新年之際,為貴州結對學校的小夥伴送去温暖,落實他們的新年願望。入隊儀式,親手為孩子掛上紅領巾。

201班竺珂爸爸

竺珂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女孩子,在陌生的場合會比較怕生、慢熱,這樣的情況在進入二年級的時候改善了不少,這得益於老師對班級事務的劃分。

在201班,大半個班的孩子都是班委,需要承擔班級事務,這學期班裏有六個輪值班長,竺珂是其中之一,她還擔任過班級的“早讀管理員”,監督管理班級早讀情況。雖然是一個小小的職位,但孩子十分珍惜,認真對待自己的崗位,也從中得到了很多鍛鍊。

我本身也是做教育工作的,所以平時孩子的學習我管得多一些,在實踐中,我的理念也在不斷地變化。孩子一年級時我是“嚴父”的形象,犯錯了我會嚴厲批評,但後來發現,孩子被批評後比較蒙,在一旁靜靜地掉眼淚,但同樣的錯誤日後仍然會再犯。後來我調整了溝通方式,比如孩子做作業、吃飯時比較磨蹭,我會和她約定,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做完了,可以獲得玩耍的時間,以此激勵孩子,也讓她有一個清晰的時間觀念。

我對錢塘實驗小學“愛的共同體”理念十分認同,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的多方面合力。在小學低段年級,我們家長的參與很重要,大人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在這方面我也在不斷摸索探究。

308班龔子奕媽媽

我女兒是錢塘實驗小學第一屆的學生,作為家長,我很榮幸參與到學校家委會的工作。學校家委會建立之初就明確了家校合一的職能定位,為學校和學生家庭建立了一個高效、自主、協同互通的溝通橋樑。家委會的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老師繁雜的事務性工作,老師和家長代表也在這個平台上有了更多相互關心和相互支持的機會。

從我個人的體會來説,孩子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家庭迎來了第二個寶寶,這個變化打亂了我們原本平靜有序的生活。我和她爸爸因為忙於照顧小的,精力有限,在學習和生活上對大女兒的關心沒有原來那麼無微不至了,結果孩子的成績有了明顯的下滑。當時我們一家人都很焦慮。幸運的是,我們身邊就有很多好老師以及和我有同樣經歷的家長,在他們不斷地分享心得、關心和支持下,我們也付出更多時間來平衡好對孩子們的照顧,從而幫助家庭慢慢找回了重心。在那段時間裏,我還抽時間學習了《正面管教》課程,受益良多。我深刻地意識到,家長的陪伴和付出不單單體現在對孩子生活起居飲食的照顧中,更要扮演好學校的另一半教育輔助功能,和孩子一起健康快樂地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