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版的清朝擴張版圖:你能看出日本人的別有用心嗎?
中國現代的版圖奠定於清朝。不過,由於一般過去所學的中學歷史課本很少講到清朝前期的開疆拓土,使得許多人對這一段歷史的瞭解是很少的。不過最新的教材已經明確講到了清朝前期的歷史貢獻,這一點是很大的進步。在網絡上,也有許多暫時清朝擴展的地圖,但是大多數製作不太精美。今天我展示的一個系列日本製作的清朝擴展版圖,應該算是比較好的,現在給大家介紹下。
第一幅地圖是清朝擴展的背景,也就是明朝的地圖。地圖中展示了當時亞歐大陸上的主要傳統帝國,有明帝國、莫卧兒帝國、波斯和俄羅斯帝國。在大漠有韃靼(漠南和漠北蒙古)和瓦剌(漠西蒙古)。在西域有察合台汗國。明朝的疆域基本在長城以內(褐色的線條就是長城)。不過,該地圖也有一些錯誤的地方,例如圖中沒有將海南和雷州半島、北部灣海岸劃入明朝版圖,這算是低級錯誤。
第一幅的東北地區標記有後金,這就是清朝的前身。地圖上標記有薩爾滸之戰的位置。薩爾滸之戰是努爾哈赤對明朝戰爭的一場關鍵勝利,宣告後金從被動轉為了主動,同時也為女真族的統一掃清了障礙。此戰勝利後,努爾哈赤就吞併了葉赫,標誌海西女真統一。
第二幅地圖是清朝初期,也就是皇太極時期。皇太極時期,清朝已經成為了能夠和明朝並列的大帝國。他的擴張事蹟主要是基本統一了東北,征服漠南蒙古和朝鮮。而地圖上只能夠反映征服漠南蒙古(內蒙古)的事蹟。
第三幅地圖是多爾袞時期的清朝版圖。1644年,明朝滅亡,殘餘勢力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權。於是多爾袞帶領清軍入關,定都北京。經過20年的征戰,清朝消滅了李自成、張獻忠、弘光、隆武、永曆等政權,基本統一了內地。
第四幅地圖是康熙時期的。康熙在中國疆域方面的貢獻是很大的,他消滅了台灣鄭氏,平定了“三藩之亂”,使得內地完全統一。他出兵黑龍江,將沙俄驅逐,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奠定了東北170年的穩定局面;他三徵噶爾丹,將外蒙古納入到了中國版圖;他出兵驅准入藏,將西藏納入到了中國版圖。到康熙末年,清朝的面積已經突破了1000萬平方公里。不過,日本畫的這個地圖是有問題的,例如東北烏蘇里江以東土地和庫頁島應該劃入清朝。
第五幅地圖是雍正時期的版圖。雍正帝主要是鞏固康熙的江山,如在西南“改土歸流”,和準噶爾、沙俄簽訂北方邊界的條約,派遣駐藏大臣進入西藏等。另外,他曾經派兵進入青海最終消滅了和碩特汗國(康熙時期已經名存實亡,成為了清朝的傀儡),設立了西寧辦事大臣,於是青海正式納入清朝版圖。
第六幅地圖是乾隆時期的版圖。乾隆最大的功績就是徹底消滅了準噶爾汗國,將失去了1000年的西域地區重新納入中國的版圖,並設置了伊犁將軍府。從乾隆之後,西域改名為了“新疆”。
第7幅地圖是對清朝全盛時期版圖的展示。其中黃色部分是清朝控制最強的地區,主要是東北三個將軍府和漢地十八省。而褐色部分主要是軍事控制地區,包括內外蒙古、青藏高原和西域。紅色部分是清朝的藩屬國,包括朝鮮、中南半島各國等;綠色部分是清朝的勢力範圍涉及之地,包括尼泊爾、哈薩克汗國等,畫的不是很準確,但是能夠看出是這個意思。
仔細觀察,日本畫的地圖都有一個現象,那就是庫頁島永遠不會劃入中國的版圖。我看過許多日本繪製的版圖,基本上,庫頁島都被劃為了無主之地,沒有劃入清朝,也沒有劃入金元明三朝。這説明,日本對庫頁島是有野心的,這個野心算是自古以來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