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突然消失的白人民族,如果你姓這個姓,可能就是他們的後代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無人,漢道昌”。外胡來犯是困擾歷代的問題,中華之邦一向主張以禮相待,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然而服從與退讓往往無法抑制外族野心,他們生性兇殘不受禮法制約,具有合適時機就會大膽進犯。

在混亂的南北朝時期,有一個白人胡族,羯族,大舉入侵中華大地建立政權,一番肆虐後卻又突然消失,經過歷史演變,此民族族姓為漢字石,若有石姓之人,不定為這個頗具幾分神秘色彩的族裔後代

夏商周秦西東吳,三國兩晉南北朝。短短兩句話,卻涵蓋了中國歷史上歷經的兩段延續百年的混亂分裂時代,一是東周衰微後的春秋戰國時期,二是晉朝內部異動後的南北朝時期。兩段動盪歲月,在其中掀起風浪經歷更迭的主角不同,身處的歷史節點不同,留下的痕跡不同,引發動盪的起因卻分外相似。

秦朝大一統以前,歷朝都採用分封制,諸侯國境內各侯王為最高統治者,皇帝的權威削弱。春秋戰國後建立的西漢王朝吸取了歷史教訓,制度改革又不可一蹴而就,便採取分封制與郡縣制並行的方式治理,然而待得司馬氏奪得天下,考慮到宗族一體的利益攸關又用回了分封制,埋下了為利謀亂的隱患

西晉末年,晉惠帝司馬衷繼位,“淳古”之名人盡皆知,即痴傻。其他諸侯王對此分外不滿,且自身也有幾分實力,便起了叛亂之心,同姓司馬的數十個諸侯王參與爭奪之戰,又由於主要人物為八個侯王,因此這段歷史被稱為八王之亂,歷時十六年。

無盡的內耗時拖垮了建朝不久的西晉,國力逐漸衰微,北方的夷族蠢蠢欲動。趁亂,北方遊牧民族南下,長驅直入中原大地,以匈奴、鮮卑、羌、氐、羯五個為代表的遊牧部落建立了非漢族政權,史稱五胡亂華。

從公元316年起,結束於439年鮮卑統一建立北魏。中華大地呈現出南北朝的分治景象,南朝延續漢族政權,北朝延承五胡十六國。

關於羯族人種,《晉書》記載其長相“深目”“高鼻多須”,具有典型的白種人特徵。羯族曾多為南匈奴的奴隸,且關於其來歷説法不一,主流説法有三,一是慄特人後代;二是其為多源多部落混合而成;三是為猶太人十二支派。

無論何種説法,其白人種族卻是史上可以確定的。無論是以仁治國,以法震懾,以兵守權,中原文化總是藴含着包容和求同存異的理念,希望以文化融合的方式達到民族融合而非暴力征服

與之相反,羯族進犯後成功立足,在黃河流域建立了政權,國號為趙,存立時間為319年至351年。對於一個國家來説,這段時間着實不長,但趙國統治者在位時的殘忍暴治之行,卻給當時的漢民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傷痕。

白種羯族被稱為五胡中最為殘暴的民族。趙國兩任皇帝,石勒和其侄子石虎皆採取“胡漢分治”的政策。

縱觀中國歷史,外族一統,傳承悠長的朝代只有元、清兩朝,漢人作為國家民眾的主體,統治者對漢族的態度和政策在某種意義上是統治效力的關鍵,元清兩朝雖未做到全族一視同仁,但也在不斷地吸收漢學,廣納人才,力圖促進和諧。

然而羯行事卻不講究仁義,肆意妄為令人汗顏。據《晉書·載記第四》“於是數十萬眾,勒以騎圍而射之,相踐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餘萬”。

行事無痕但有跡,羯族首領石勒對漢族人民的暴行罄竹難書,駭人行徑令人心顫。將漢人作為奴隸和牲畜一般,對待漢人女子,羯族人的暴行更是令人髮指。羯族之惡,甚於精怪鬼魅

天道不止,因果輪迴,趙國兩代羯族人的惡行迎來反噬。349年石虎去世後,趙國爭位鬥爭愈發激烈。石虎義孫,後趙大將軍武德王石閔一邊陷於刀光劍影的謀權泥淖,一邊對羯族人的暴行痛心不已,便糾結士兵,聯動河北一帶的有志之士,發動攻擊反殺石虎之子石遵。

羯兵反撲異常瘋狂,奮力抵抗取得勝利後石閔發動殺胡令,絕大多數羯族人喪生,即使有存活下來的羯族人,為了生存也往往隱瞞身份,一夕之間不見羯族人影

350年,石閔改姓李,並改國號為衞。又過數月,石虎後代心不死發動襲擊,李閔盡滅石氏,又將姓恢復為自己祖父和父親之姓,冉姓,改國號魏。

羯族人建立的趙國僅僅存立了約三十載,於歷史不過是彈指一揮間,殘暴的羯族人也便如青煙驟然消失在歷史長河裏,對比北魏拓跋氏推行漢學,納精去糟的歷史美譽,羯族的消失殆盡,從來未得到過一聲嘆息和一抹懷念。

“落花無痕,流水無聲”,曾經鮮妍明媚的花朵迴歸哺育萬物的土地母親,水作為生命之源來的無息,去的無聲,歷史塵埃也不知掩蓋了多少或是悲烈或是平凡或是愛極或是恨極的人與事,但值得欣喜的是總會以另一種形式透露曾經存在的證明。

羯族人雖已消失,但其後代猶存。比如諸多繁瑣的他族之姓逐漸演變為漢姓,葉赫那拉氏的後代多姓“葉”或者“那”,愛新覺羅氏後代則多姓“金”,古代的羯族人大多姓石,在中文意思中,“羯”意為“石”,代指石頭,因此羯族南下東遷後便入鄉隨俗改姓為石,依照此番線索尋查,不定能夠找到羯族後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00 字。

轉載請註明: 歷史上突然消失的白人民族,如果你姓這個姓,可能就是他們的後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