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晚清老照片的拍攝者是英國長老會女傳教士禮荷蓮,她於1888年-1906年期間在福建傳教。她用鏡頭記錄了示眾的囚犯、求學的盲人、街頭的牙醫……生動還原100多年前的社會生活圖景。
外國傳教團體為了更有效地發展教徒、實現傳教目的,採取了很多措施:第一致力於創辦醫院和學校,第二入鄉隨俗,穿當地服飾,學用閩南白話文進行佈道,第三發展培養本地人當傳教士。
這所盲校由禮荷蓮創辦,名為“指明堂”,免收費用,採用指摸拼音識字方法,兼授手藝、編織,重點培養盲人的生活生產技能。1906年,禮荷蓮因病回國,“指明堂”也隨之停辦。
禮荷蓮是於1891年在泉州創辦女子學校的,學校實行寄宿制(很可能是免費的),學生在裏面有得吃、有得住、有得學。按照當地傳統的觀念,女孩子是不應該接受教育的,家裏更不會花錢送她們去讀書。
他戴着幾十斤重的枷板,疲憊地蹲在地上。其實,無論什麼姿勢,站着也好、躺着也好、趴着也好,對他來説都無比痛苦,就連吃飯也很難自理。戴枷示眾比坐牢還難受。
這一場景最讓人震驚的是糟糕的衞生條件,醫生所用的醫療器械放在地上,徒手掰着患者的嘴,沒有看到消毒工具。雖然會開一些消炎的中草藥,但風險風大,拔牙之後很容易感染。
從這位官員胸前的補子酷似繡彪圖案,由此可推斷其為六品武官。彪是一種兇悍殘暴的動物,作為武官官階形象,是取其對敵兇狠殘暴之意(實際上這位官員缺乏英武之氣)。補服是判斷清朝官員文武、品級的主要標誌。
福建地處亞熱帶,盛產甘蔗,農民驅使水牛拉動兩根特製的大木頭擠壓甘蔗,榨出甘蔗汁,再用大鍋熬煮,經過工藝加工,紅糖就生產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