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春節期間如何做好防疫?少外出不聚集

由 万俟傲白 發佈於 經典

來源:重慶日報網

“普通人有無必要學習公眾急救知識?”“青少年心理問題有哪些表現?”“青春期遇上更年期該怎麼辦?”……1月15日,市政協委員、重醫附一院副院長張丹來到重慶日報直播間,參與“您的心聲我轉達——2021重慶兩會代表委員直播代言”活動,圍繞抗擊疫情、公共急救、青少年心理健康等熱點話題暢談感悟,與網友互動交流。

問:在抗疫一線最深的感觸是什麼?

2020年大年初二,臨危受命的張丹帶領專家組來到永川,幫助當地醫院建立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點。身處抗疫一線,最大的感觸是什麼?張丹説:“疫情中,醫務人員為救治患者捨生忘死,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張丹講起了一個讓她至今難忘的故事:“去年大年初一晚上10點半,我接到緊急電話通知,要求我帶領由全市各個醫院抽調的10多名醫務工作者組成的專家組在第二天趕赴永川,建立規範的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救治點,儘快收治轄區的確診患者。”組裏有一名年過60歲的呼吸科專家當時正在海南休假,接到通知後第一時間驅車回渝,中途累了就由妻子接替自己開車,最後愣是在次日下午4點前準時到達救治中心報到。

張丹説,疫情中,有很多像這樣白衣為甲、逆行出征的醫務人員,正是因為他們義無反顧地衝在第一線,才為患者構建起堅實的“生命堡壘”。

問:春節期間,個人如何做好防疫?

答:少外出不聚集,加強健康監測。選購冷鏈食品儘量不用手觸碰。

張丹提出三條建議:“首先要強調的是自律,儘量減少外出。如果一定要出行,做好防護,戴好口罩,儘量避免在人員密集的地方就餐。其次,儘量不聚集,不去旅遊景點、電影院等人員聚集的地方。第三,加強健康監測,如果有發燒、咳嗽症狀,要第一時間到附近的醫院就診。前往就醫時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可駕駛私家車或呼叫救護車,儘量減少和其他人的接觸。”

張丹還特別解答了關注度非常高的冷鏈食品問題。“選購冷鏈食品的時候儘量不要用手去觸碰,買回家的冷鏈食品要馬上用酒精給外包裝消毒,然後獨立包裝,不要和其他食品接觸。如果手接觸了冷鏈食品,要立即消毒,這是非常重要的。”

問:普及公眾急救知識的意義是什麼?

答:“生死時速”,需把握4分鐘黃金搶救時間。

為什麼要普及公眾急救知識?張丹用一組數據回答了這個問題:“一個人發生心跳驟停後,如果在4分鐘內施救,搶救成功率達到50%;8分鐘內施救,搶救成功率只有10%;如果10分鐘後才施救,基本上不能存活。”

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公眾急救知識的普及和培訓都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張丹給出建議:建立完善的急救醫療法律保障機制;加強急救隊伍建設,完善硬件設施;建立統一規範的急救培訓模式,確定急救崗位統一認證的資質;加大急救事業的財政投入,完善公共場所急救設備的配置。

問:孩子近視問題嚴重,家長可以做些什麼?

答:學習、瞭解科學用眼知識,以身作則幫助養成良好習慣。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張丹接觸過不少年紀小小就有嚴重近視問題的孩子。為此,她也帶來了很多實用性較高的建議。

她表示,作為家長,最重要的是瞭解、學習科學的用眼知識,以身作則,帶動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比如要幫助孩子掌握‘一尺一拳一寸’的規範,同時讓孩子養成動靜結合的習慣,在學習一段時間後進行遠眺或其他的户外活動。”

張丹坦言,現在兒童過早使用手機、iPad等電子設備的現象比較普遍,家長應當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還要倡導多形式的學習,如到户外去觀察等。

問:“青春期遇上更年期”該怎麼辦?

答:理解、包容很重要,也可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

“態度”是張丹在交流中提到的一個關鍵詞。她認為,孩子年齡小,對很多事情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這時候家長的態度至關重要。“首先需要一種理解、寬容的態度,不要機械地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孩子,要善於傾聽孩子們的想法和意見。”張丹説,孩子有青春期,家長也有更年期,如果兩個特殊時期“撞”上了,矛盾激化,無力處理時,可以去諮詢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正確應對問題。

張丹在直播中還提出了“易子而教”的方法。“孩子不聽自己的,可以讓其他孩子的家長或親戚朋友來幫忙,換着教。”(本報記者 周尤 實習生 祁思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