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勝利後,志願軍陵園為啥荒草遍地?守墓老人含淚説出原因

《史記》:“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期,為了攫取在朝鮮半島的利益,美國和蘇聯在關於戰後世界利益如何劃分的問題上很快就達成了一致,並決定讓飽受日本殖民侵略者破壞的朝鮮半島在“恰當的時機”從日本的手中解放,實現獨立。

1945年8月,在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前夕,美蘇各國經過討論後有了共識:把北緯三十八度線當作受降區域的分界線,朝鮮半島的北部地區由蘇聯進行受降並管理,而朝鮮半島的南部地區由美國控制。很快,戰敗後的日本就開始從朝鮮半島撤軍,而美蘇也馬上採取了行動,迅速進入朝鮮半島的南北兩部。美國在其南部扶持起了大韓民國,也就是如今的韓國,而蘇聯則在北邊扶植起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也就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北朝鮮。

後來冷戰爆發,美蘇兩國的不斷爭鬥也使得朝鮮半島南北兩邊矛盾日益加深,雙方都摩拳擦掌,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1950年6月25日,美蘇在“三八線”附近發生了大規模的軍事衝突,朝鮮在蘇聯的幫助下早已做好了應對之策,在大戰爆兩天內就順利地攻佔了南朝鮮的首都漢城。朝鮮軍隊勢如破竹,在一個月之內連戰連勝,很快就取得了朝鮮半島上近乎九成的人口和土地資源。而韓國在戰場上的失利,對美國在遠東地區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為了挽救頹勢,美國很快就採取了行動,戰爭爆發的第二天就派遣了駐紮在日本的遠東空軍前往朝鮮戰場。

《鴻門宴》:“豎子不足與謀!”在美國空軍的援助下,韓國還是“爛泥扶不上牆”,被朝鮮軍隊打得節節敗退,只能退守狹窄的釜山一帶。無奈,美國只好再次出動自己的王牌——麥克阿瑟將軍出陣指揮戰局。1950年9月15日,駐日美軍在麥克阿瑟的指揮下,在朝鮮半島南部的西海岸釜山港進行登陸,對朝鮮軍隊進行了反攻。武器裝備落後的朝鮮軍隊自然不敵裝備精良美國軍隊,連連慘敗,一路被美軍逼到了“三八線”外。

美國和蘇聯在中國的鄰國搞如此大的動作,其野心昭然若揭。1950年9月30日,出於對國家安全戰略的全面考慮,成立還不滿一年的新中國就義正言辭地警告過美國,中國人民絕對不會容忍外國的進犯,也絕對不會任由任何國家對自己的鄰國進行侵略。而此時的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軍則認為,中國才剛剛結束了內戰,國力貧弱,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斷然不會冒險插手朝鮮半島的戰爭,對於中國的嚴厲警告置若罔聞,甚至還大膽地越過了“三板線”,妄圖吞下這個朝鮮半島。

不僅如此,美國還不知廉恥地公然向國際社會宣稱,在歷史上鴨綠江並不是中朝兩國不能跨越的障礙,此番言論完全暴露了美國妄圖染指中國疆土的狼子野心。交戰期間,美國的戰鬥機還數次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入侵中國的領空,並對我國的丹東地區進行轟炸,給當地軍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美國的諸多行為,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我國的領土安全。於是,為了保衞邊境不受侵擾、維護朝鮮人民的生命安全,中國政府終於在1950年10月8日,應朝方請求,派兵進入了朝鮮地區,而這一支部隊就是著名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正式開始。

1950年10月25日,志願軍在朝鮮軍民協助下,對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發動了全面反攻。此次戰役,志願軍一共殲滅了15000多名敵軍,使得聯軍不得不退回清川江以南,同時也初步地穩定了朝鮮戰局, 向世界展示出了中國軍隊的強大實力。聯軍雖然吃了敗仗,但麥克阿瑟等人卻仍然沒有太過在意,他們始終認為中國參戰不過是想保衞邊界,絕不會對整個半島局勢過分干預。

1950年11月24日,“聯合國軍”再次向北朝鮮發起了進攻,妄想在聖誕節到來前結束這場戰鬥。殊不知此時志願軍早已經佈下了天羅地網,就等聯軍自己鑽進陷阱之中了。等到聯軍的先頭部隊到達指定位置後,志願軍就向其發起了猛烈攻勢,“聯合國軍”大敗,最後一連放棄了平壤、元山等多個地方,一路撤退到了三八線以南。

“朝鮮戰爭”最終以美國的失敗而告終,不過我軍也為這次戰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十幾萬志願軍都倒在了朝鮮的戰場上。可由於條件有限,到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這些烈士的遺體也未能運回中國,戰士們只能對逝去戰友的遺體進行就地掩埋。這些英雄們都被葬在了由中方出資建設的八座烈士陵園之中,後來朝鮮也修建了六十二處志願軍墓地,用以安葬曾經浴血奮戰的英雄烈士。

令人痛心的是,這些墓園卻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墓地內荒草遍地,破爛不堪,四處一片荒蕪。面對這樣的情景,人們自然聲聲討伐其不管理墓園的行為,面對人們的指責,守墓老人只能含淚向人們講出,出現這種狀況是由於經費不足,並哽咽地向人們道歉,“實在對不起,我們太困難了”。

參考資料:

《史記》《鴻門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48 字。

轉載請註明: 抗美援朝勝利後,志願軍陵園為啥荒草遍地?守墓老人含淚説出原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