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選擇,往往都是十分有趣的,很多事情,只要我們仔細研究思考,會發現它們發生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秦朝時期二世而亡,其實就是秦始皇選擇太子的時候有疏忽,與此比較接近的,還有明朝時期的朱元璋,為何這麼説呢?
因為朱元璋最後在兒子朱標去世之後,居然選擇了朱允炆當太子,這個舉動直接導致了後來朱棣造反,發動靖難之役,搞得天下一片混亂,這就是歷史的選擇,有人會覺得好奇,要是朱棣沒有取代朱允炆,明朝最後又會如何呢?今天我就跟大家一本正經來講一講這個假設。
明朝首都南京與北京的優缺點
我們都知道,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定的首都是南京,這個城市屬於南方城市,比較接近一些温柔鄉,或者説整體城市的風格就是比較悠閒,就像如今人們對四川等城市的印象一樣,比較適合養老居住,生活節奏十分慢。
在這樣的環境下,人是很難產生一些保家衞國的思想的,反而容易玩物喪志,最後變得沉浸在温柔鄉里,被別人消滅掉,比如陳後主陳述寶、還有南唐李煜等,這些皇帝就是被温柔鄉所侵蝕,最後變成了詩人,卻不是合格的皇帝。
北京地理優勢就不需要我們分析了,本來就是國家的咽喉重地,並且距離東三省不遠,有北方人的豪氣在,一言不合就可能面臨一些周圍的小規模戰爭,這樣一來,更加有利於隨時提醒自己要謹慎。
另外一點,北方地勢比較高,對管理全國而言,也是比較有好處的,高的地勢在古代戰爭之中,就屬於易守難攻的地勢,有利於保護自己,一個都城幾乎就代表着一個國家的命根子,一旦都城失守,也就預示着朝代更替了。
但是朱允炆這個孩子,當上皇帝的時候僅僅21歲,可以説一生經歷的戰爭很少,我們看他後來靖難之役中的表現就可以知道,對於這種在温室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你想要他遠離南京這樣的温柔鄉遷都去北京,那是不太可能的。
既然朱允炆不願意遷都,也許他這一代還能夠抵禦蒙古等軍隊入侵,等到下一代或者更遠之後,一定就會越來越沉浸在浪漫氛圍之中,以至於別人輕而易舉就可以搞定明朝。
朱棣與朱允炆的優缺點
我們先説一下朱允炆,一個皇三代,就相當於是一個明顯的富二代,沒有經歷過什麼挫折,也並不知道這個世界的殘酷性,這樣的孩子去做皇帝,是根本不合適的,因為皇帝的身份與位置就已經註定皇帝是不能太心軟的,要不然江山坐不穩,不信我們可以仔細看看歷朝歷代的皇帝,凡是成大事者,沒有誰不心狠手辣。
雖然説朱允炆這樣的皇帝在和平盛世,會很受人歡迎,也比較適合人們心中所想,可是當時的明朝,才經過朱元璋一個皇帝的穩定,內憂外患還很嚴重,不可能能夠安穩當皇帝過幸福生活的,必須還要不斷拼搏奮鬥,好好治理方可。
從這一點來看,朱允炆明顯又是不太合適當皇帝的。還有他的軍事才能,就更不用説了,從小到大,根本沒有帶兵打過戰,你説什麼軍事能力,都是紙上談兵,完全不能與朱棣相提並論。
我們反觀朱棣,年齡已經37,當年跟隨父親南征北戰,而且封地還是北京,經常需要應對外來入侵,在不斷與蒙古人的戰爭中,朱棣不僅軍事能力增強,還有各種權謀也在不斷增加,這樣的人管理國家,是比較合適的。
不過當然,朱棣也有很多缺點,比如類似於朱元璋一樣的殘暴,動不動就要殺人,這對社會安定是有很大影響的,但是他五次親征蒙古,為明朝的後續穩定打下堅實基礎,這是朱允炆這樣的皇帝根本做不到的。
綜上所述,要是朱棣沒有取代朱允炆,可能明朝不容易在朱允炆手上滅國,但是經歷幾代之後,要是沒有遇上一個能夠力挽狂瀾的君主,必然明朝會早亡的,而朱棣這個人雖然存在很多缺點,但是他遷都北京,並且為後人的統治打下堅實基礎,即使後人不給力,明朝還持續了幾百年,要是換做朱允炆,估計實在是懸。
結語
歷史的發展都是具有選擇性的,所謂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更多時候還是能夠遵循這樣的規律,除非很少一些運氣成分比較大的朝代,比如劉秀戰勝王莽,那就是運氣比較好。不過真實的歷史中,這樣的事情並不多,因此朱棣必然會取代朱允炆,已經不是如果那麼簡單!
備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