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我在知乎當大V:最早發帖是為曬老公 在小城帶貨月賺10萬

由 老巧雲 發佈於 經典

北京時間3月26日,知乎正式赴美國上市,發行價9.5美元,上市當天開盤8.05美元,較發行價下跌15.3%;收盤8.5美元,較發行價下跌10.5%。以收盤價計算,知乎市值達45.51億美元。

知乎的價值是什麼?此前公佈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知乎累計擁有內容創作者4310萬,累計貢獻3.15億條問答內容。

對於知乎來説,內容創作者即所謂的答主,是知乎的核心資產,不遺餘力地扶持、維護;對於普通用户來説,答主則顯得有些神秘:他們為什麼懂得這麼多?我提的問題,怎麼樣才能被他們回答?有些人一天要在上面回答好幾個問題,他們哪兒來這麼多的時間?

本期《親歷》由幾位知乎大V答主講述自己的親歷經歷:他們當中有醫學博士,但最初玩知乎,是為了看帥氣小哥哥,在知乎上發帖,也是為了曬老公,最後被老公批評了,才開始做一些醫學科普;有生活在二三線城市的智能電視達人,每個月靠答題帶貨,最高能收入10萬元;也有專職法醫,喜歡在上面回答一些醫學方面的問題,但是卻對屍檢一類的問題,特別謹慎;與此同時,知乎知名大V張佳瑋也用他一貫的風格,向騰訊科技講述了他當答主的心路歷程,文末將附有騰訊科技和張佳瑋的對話實錄……以下是知乎大V們的真實故事:

口述人:R先生

人物檔案:法醫,已回答超過600個問題

即使專職搞創作賺的再多,也不想把法醫工作辭了

早在知乎2011年剛亮相的時候,我就已經有所耳聞。但是因為當時是邀請制,加上自己的專業在知乎也並沒有引起太多的討論,所以上學的時候主要還是沉迷校內網、人人網。後來等2013年知乎徹底開放了,我就註冊了,但是也就一直這麼放着,實際上開始使用應該是2014年。

那年我剛參加工作,我非常喜歡法醫這個職業,這種喜歡也讓我希望讓大家對我的職業能有更多的瞭解。畢竟法醫有很強的神秘感,大家因為不瞭解,所以會帶來一些畏懼或者錯誤的認識,加上我個人也有點喜歡“好為人師”,當別人提出一個問題的時候,如果我知道,我就想去闡述自己的見解。

而且在我看來這不單純是給別人幫忙,在這幾年創作的過程中,我也會體會到它對我個人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包括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比如我創作一篇圖文內容,我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對於我而言就是一個成長。

我還記得2014年12月22日的半夜,我在知乎第一次搜索“法醫”,並寫下了第一個回答:《關於法醫的幾個基本、專業問題?》。在這之後的大半年時間裏,我陸陸續續寫下了至少51個回答,這實際肯定不止這個數,中間還有很多匿名和後來刪除的。

這段時間的這些回答都沒有激起多大的浪花,它們對我而言,更多的是讓自己在工作之外的閒暇時間裏,找到一個讓自己暫時忘記時間和現實的工具而已。我也並非圖什麼,都是自己的認真思考。

2015年8月7日,我趴在進修單位的上下鋪鐵架牀上,隨手寫下了我第一個爆款回答:《被害人的死狀非常慘,家屬非要看屍體,該怎麼處理?》。

我當時體驗到了當年站內非常流行的:“一覺醒來發現很多贊”、“瑟瑟發抖”、“被哪位大佬翻了牌子”,所有的提示框全部都是紅紅的“……”和“99+”。

這是一種高度的認可!既有針對我的專業和職業的認可,更有針對我的態度的認可。自己的價值可以在短短的有限時間內得到一種承認,尤其是這種感受是來自陌生人的時候。説真的,這種得到認可、承認、認同、贊同的感覺簡直是太爽了。

我的很多回答都是在電腦上完成的,如果你看我創作的文章或者回答,就可以發現,我很少寫那種比較短的內容,都是一些長文,這裏面有大量的引用,包括文獻的內容、截圖等等,所以説我的一個回答有可能要寫好幾天,甚至一週都是有可能的。

但對於我來説,我不太想把創作內容當成一個任務。如果我要開一個公眾號,我可能至少要做到兩三天就更新一次,但是在知乎上,我在日常瀏覽的過程中,或者説我最近遇到了什麼,我突然間靈光一現,寫一個東西,這種創作是完全發自我內心的想法。在我做這種表達的過程中,其實是一個愉悦和放鬆的過程,並沒有時間限制、任務限制,它不是一個KPI任務。雖然説打文字確實沒有打遊戲那麼放鬆快樂,但也不是有多大困難的事,因為它是發自我內心喜歡想做的一件事。

我感興趣的問題還是和醫學、法醫相關,尤其是那種常識性的,或者跟生活關係比較密切比較緊密的醫學問題。但是跟屍檢相關的問題,尤其是與現實中一個具體案件直接相關的,我反而是極度謹慎的。我接觸的案件或者社會的案件,我是不能去發表意見的,這一點是我和同事、同行的一個普遍性共識。

尤其是當你在網絡上有一定影響力的時候,做的這種言論很容易被當作一種所謂專家或者權威一樣的意見。對於法醫來説,我們發表意見或者得出一個屍檢結果,需要做非常詳細和大量的線索和證據,在基礎之上才能説謹慎小心出一個專業性的意見。如果你連這些操作都沒有,幾乎談不上什麼意見,這個意見在我們業內人士看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跟瞎猜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對於站內這種涉及到真實案例的這種問題,我非常謹慎,我會去看,但是什麼分析都做不了,什麼判斷都做不了。

通過在知乎上進行創作,確實是有一些收入的。之前也有人找到過我,問我能不能專職創作法醫的內容,給出的報酬在當時看要比本職工作多一些。這種情況下我就有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是從事這個東西對我而言是否有持續性,另外一方面我從事這種創作,就是因為我作為法醫,對於案件經驗的積累,如果我失去本職工作,這方面的積累從何而來?我不再接觸這些信息的話,我又依據什麼來創作?完全憑空來創作嗎?我覺得很難,也非常不適合我。所以綜合這樣考慮的話,無論是知乎,還是其他平台,我想,還是更應該考慮法醫工作的意義和個人能力的匹配,而不僅僅是盯在物質收入上面。

口述人:L先生

人物檔案:智能電視達人,目前已在知乎回答近2000次

生活在小城嘉興,帶貨答題每個月最高收入能到10萬元

我是2018年開始在知乎上答題,之前大多充當“遊客”,會時不時在上面刷一下。最初知乎給我的感覺是專業性很強,有很多大神,有很多有趣的問題和回答,這些東西是比較吸引我的,能讓我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

我在知乎寫的東西,主要是圍繞智能電視來寫,現在算是這個領域的達人。2017年的時候,我就盯上了智能電視這個風口,當時寫手機題材的人很多,但是寫電視的人很少,我覺得這就是機會,所以決定開始研究智能電視。

最早我就是在知乎上看別人的一些回答,抱着一種學習、交流的心態,後來隨着研究的深入,經驗的增長,知識儲備越來越豐富,我就開始在知乎上面答題,最後就越來越出名,越多越多的網友在提出有關於智能電視的問題後,都會主動邀請我來回答。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我本身就樂於助人,我能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幫助到別人很開心。

我目前已經回答了了1900多個問題,大概相當於每天要回兩到三條,頻率算是比較高的。2019年之前,我是有全職工作的,在知乎上答題只是一個業餘愛好,但是2019年之後,我把工作辭掉了,專門來運營知乎。在知乎上面答題、寫文章、做測評,這些都已經成為我的全職工作了。所以有人看到我那麼頻繁地在知乎創作,因為這是我的工作內容。

我做電視機測評也是做了很多,包括現在家裏就有二十多台電視機,總共加起來也測評過三十多台電視機了。我這邊數據積累還是蠻多的,包括結合之前回答的內容,我都會做一個數據庫,有哪些新的機型,哪些熱門的機型,包括它的優點、缺點、價格、我這邊全部是有累積的,還有一些詳細的參數信息,我這邊都是有數據庫的。

所以別看有些帖子特別長,但數據整理一類的案頭工作,其實都是經年累月積累下來的,答題的時候會很方便地進行引用,答題效率也就比較高。

大多數情況下,一些比較簡單的小問題,從整理資料、答題、配圖大概5到10分鐘。也有一些比較重的問題,需要很長時間來整理回答。

這種問答一般出現在比較關鍵的時間節點上,比如説618、雙11、雙12。我舉個例子,比如説“6月份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高性價比智能電視”,這樣會涉及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從低端、中端、高端各種類別的高性價比機型,我可能都要填上去,這時候就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當然,這樣的回答,回報也是比較可觀的。現在知乎可以帶貨,而且我作為這個領域的達人,我的內容可信度、點擊量都會比較高。所以這樣一篇文章下來,會有一個比較高的帶貨GMV,收入和跟答題時間、成本的付出,是會成正比的。

收入的多少,也分不同的時間段,比如説618、雙11或者過年期間,這種時節有活動,所以智能電視的話題熱度會高一些,帶貨量也會大一點。但是也有一些淡季,比如像3月-5月,其實都是淡季,這種帶貨量就比較少。淡季的時候可能一個月四五萬,如果旺季的話,10萬還真的有。所以現在來看,知乎對我來説還是很重要的一個平台,不僅僅是能讓我有成就感,還讓我有了穩定的收入。

我是在浙江嘉興生活,算是二三線城市,這個收入水平在當地算是非常高的了。當然,我自己也成立了工作室,而且有時候要買一些設備,支出也挺高的。

目前來看,視頻畢竟是一個趨勢,大眾可能更喜歡視頻這種模式。我是想做,但是現在還沒有足夠的經驗,但是確實在嘗試做這一塊,先積累一下經驗,包括技術之類的東西,但現在説實話,還處於嘗試階段。

口述人:T先生

人物檔案:通信博士,目前回答超400個

面向學生的回答最耗精力 不太在意在知乎上賺了多少錢

我接觸到知乎是它剛剛開始公測的時候,但那個時候主要是看,而且也沒看太多,等正式在上面答題已經是2018年。

那個時候我剛剛回國,比較無聊,所以刷的比較多,就當作打發時間,然後有一次恰巧看到一個有關諾獎的問題,還比較偏技術,有很多人答題,但我覺得他們寫的都不太行,所以我就躍躍欲試,自己上去寫了。

另外2019年中旬國內也有一個大背景,就是5G開始大規模應用了,很多人都開始談5G,這個話題熱度也非常高,再加上自己也是搞通信的,所以算是趕上了這一個風口。

當然,我第一次回答贊數率並不是很高,後來我參加了一個“十問互聯網”的活動,然後我就被這個活動的主持人選為優秀回答,我的那個回答一下子就成了爆款,比之前的熱度提高了好幾個量級。

創作了第一個爆款之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很有成就感,因為我撰寫的文字,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會有很多人因為這個回答願意跟你交流,這對當時的我來説,還是挺讓人激動的。

所以從那兒之後我在知乎上答題就有點上癮了,一發不可收拾,你看我這一年多回答了400多個問題,其實實際數量應該再乘以2,差不多每天都要回答一兩個問題了。我這麼頻繁的回答問題,我倒不擔心導師説我不務正業,反正我的大導師也不知道我的知乎賬號,小導師還挺支持我的,因為我正常的課題和研究項目都沒有耽誤,小導師覺得能把自己學的東西,讓很多人看到,也相當於宣傳了自己做的事,是個挺好的事情。

畢竟我是搞技術的,所以我比較偏向寫比較長的技術分析類回答,有的時候需要一天時間,最長的我寫過5天到1周,有一些面向中小學生的那種科普回答,比如我以前回答過一個四季變化的問題,那個問題需要查很多資料。雖然我學過這個知識點,但是這個回答本身是需要非常嚴謹的,尤其是面向學生和孩子,千萬不要出錯,所以相當於把知識都複習一遍再轉變成其他的語言,保證真實可靠,這個還挺難的。

但這些都是我的興趣愛好,我也不想把在知乎答題當成一個任務,現在大部分情況是我想回答的話才回答,不想回答的問題,哪怕成百上千個人邀請,我也不會回答。

另外如果是特別忙的話,我肯定會把知乎這邊的時間稍微縮小一點,但是因為我比較喜歡知乎的氛圍和環境,所以我可能會一直在上面投入挺多精力的。

我在知乎上面也有一些收入,有時候會接一些品牌特邀的回答,比如品牌方發了一篇論文,但是他們希望這個論文能夠向大眾普及,而他們自己又可能做不了,所以希望別人能做這樣的事,有時候我就會做這種內容。

但我不太在意在知乎上賺多少錢,有更好,但是可以找到很多朋友,因為我現在很多線下的朋友都是從知乎上認識的,而且我跟現在其中的一些人也有比較深入的工作方面的合作,所以我把它當成一個興趣社區。

口述人:G女士

人物檔案:醫學博士,目前已在知乎回答336次

我最早看知乎是衝着帥氣小哥哥,發帖子是為了曬老公

我第一次接觸知乎是在2014年,當時我博士還沒畢業,就是聽我同學説知乎上面有挺多好玩的內容、各種腦洞問答, 這就是我最早刷知乎的心態,就是奔着好玩去的。 。

但是早期我看知乎的頻率並不高,那個時候我主要是看知乎日報 。看完日報之後,如果有些東西要延伸看的話,我才會去看知乎。現在雖然天天刷知乎,但是總體來看,還是潛水的時間更多。

後來我也會提一些問題,比如有一次我看完一個電影,我就好奇裏面的男演員為什麼要畫那麼重的眼影,結果真的有好幾個人回答這個問題。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拋一個問題過去,真的會有人認真回答。

後來我也會提一些問題,我記得第一次提問是,有一次我看完《林海雪原》,我就好奇裏面的男主楊子榮為什麼要畫那麼重的眼影,結果真的有好幾個人認真回答這個問題。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在知乎上,拋一個問題過去,真的會有人認真回答。

別看我是學醫的,但是我寫的第一個帖子,是關於我的貓。正兒八經觸動我,讓我開始好好寫知乎,是後來我寫了一個關於租房經歷的貼子。

這個帖子可以用“爆掉”來形容,評論區自動分成了兩隊,數百人互撕,討論非常激烈,根本不用我下場帶節奏。也有人在評論區懟我,我都一一懟回去,覺得非常爽。其實這就是我在知乎上寫貼的一個動力,會有很多人關注你的問題,大家會因此產生討論,這種感覺還蠻好的。

我覺得這個東西是相互的,如果你寫的帖子沒有人看,你也不覺得對別人有好處,寫着寫着就沒有動力了。當你寫了東西,很多人覺得這個東西確實幫到自己,包括我在疫情期間做的科普視頻,就有人回頭感謝我,説因為我這個視頻,他學會了很多,就跟看病人一樣,收穫的成就感倍增。

再後來更激勵我好好答知乎的動力,就是我開始曬老公。當一個女人開始炫耀老公,姐妹們都很羨慕的時候,那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那是我非常高頻使用知乎的一段時間,但我內心的真實狀態是在玩知乎,想答我就答一下,沒有什麼規律性。然後我就被我高大上的老公批評,他讓我不要在網上老説沒用的,分享自己的私生活,而是要多説一些對人民大眾有益的事情,這麼多年他一直是這麼教育我的。所以到後來,我就開始增加 一些關於口腔健康的科普和專業知識的科普內容。

但是一直到現在,我都不會把答知乎當成一個非常任務性的事情,我就是有興趣,才去回答,而且我的回答大多非常短,常常就是看到有意思的問題,靈感來了, 隨手一答,可能花的時間最多不超過兩分鐘。我並沒有把它作為一項責任和讓我難受的事情來做,我高興就寫,不高興就不寫。

我偶爾會做一些案頭工作,但我是一個非常懶的人,我不太會專門為了一個帖做很多資料收集和數據整理,答的內容也都基本上控制在我的能力範圍內。如果真的有一兩個點需要看資料,我可能會看一下。如果是需要我大量查閲文獻的問題,我是不會做的。所以,我總體上是在知乎上面玩,不想把它做成一個工作之外的工作。

我也佩服一些知乎答主 ,我在潛水的時候,跟着這些答主 學到了很多。最近一兩年我開始做視頻,這對我來説是個全新的領域,看了一些答主 的帖子,不光學到了他們做視頻的方法,其中一些人的人生觀,我也是非常喜歡的。

現在知乎上流行寫小説,我挺愛看的,但是我沒有能力去寫。可能有人會覺得我學歷很高,但是我本身是一個挺沒文化的人,沒有什麼文筆,只是數理化比較強而已。寫小説還是需要一定的文化素養,我可能不太行。

2020年,我開始做視頻科普,視頻和回答還是不一樣,對我來説還是有任務感的。維持做下去,確實也是看到了,我做的視頻可以對別人有用。我覺得這個東西是相互的,如果你做的東西沒有人看,你也不覺得對別人有好處,慢慢地就沒有動力了。當你錄了東西,很多人覺得這個東西確實幫到自己,比如我在疫情期間做的科普視頻,就有人回頭感謝我,説因為我這個視頻,他學會了很多,就跟看病人一樣,收穫的成就感倍增。再後來視頻這部分也有跟知乎簽約,知乎會給我配備做視頻的團隊,還給我發工資,但是屬於打醬油的水平。如果我想靠互聯網賺錢,是能超過我的本職收入,但是我還是非常慎重碰廣告這塊,可能是我的偏見,總感覺一旦做了廣告,就變成為了錢做事,而為了錢做事,做的事説的話可能變成一種違心的任務,這會讓我對這件事失去興趣。

但我也不是完全排斥廣告,我可能會推薦一些給不給我錢我都願意安利的的品牌和產品,但是我看上的品牌並沒有找我,而找到我的品牌方,我又看不上,所以我覺得這東西跟談戀愛一樣,就靠緣分了。目前看,我不需要去做任何為了收入讓我在網上的這些活動變得無趣,我現在的狀態,就單純地在知乎上玩耍,想寫的時候寫點醫學科普,同時完成點科普視頻的KPI,講有意義的內容還能掙點外快,對我來説是很完美的狀態。

附騰訊科技對話張佳瑋實錄:不想工作了,犯拖延症了,那就去知乎答個問題

人物檔案:自由撰稿人,已在知乎回答超3700次,主要涉獵NBA、足球等領域

騰訊科技:你大概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知乎?最初主要是為了看,還是為了回答?

張佳瑋:知乎初創之際,有朋友叫我來玩。當時只以為是個彼此溝通點知識,暢所欲言的所在。來看了,就答了。

騰訊科技:還記得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是什麼問題嗎?第一次回答完之後,有沒有成就感?

張家瑋: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是2011年夏天,題目是“為什麼會有「相比博爾赫斯,馬爾克斯是個笨蛋」這種説法?”因為問題中涉及的博爾赫斯和加西亞·馬爾克斯都是我喜歡的作者,所以有回答的念頭。但回答完談不到成就感,更多是“啊,想説的話説出來了。”

騰訊科技:現在在知乎上回答的頻率是多少?你什麼樣的問題會比較吸引你回答?你對哪些領域的問題最有興趣?

張佳瑋:沒事會打開一下看看。回答的頻率看情況,實際上與我工作的密度有關。比如工作間隙,犯拖延症,不想幹正事了,“那我去答個題吧”,這樣其實是放鬆,又可以哄自己説自己沒不務正業,“我正經動腦筋答題呢”。。

回答的話,基本是打開邀請我回答的題目列表,排除掉回答過的和忽略掉的,現在還是有三萬多個邀請題吧,從上往下看,覺得哪個問題讓我覺得 “聊到這個我就不困啦”,就去説一下。

騰訊科技:你覺得自己過去的哪些經歷,對自己在知乎上答題有幫助?具體是哪些幫助?你當答主的優勢什麼?你有沒有自己認為的短板?

張佳瑋:我自己是自由撰稿人,喜歡讀各類東西,自己也算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地方長居過,所以也算雜七雜八瞭解各 領域的事情,勉強算是有幫助吧。

騰訊科技:現在支持您高頻回答的動力是什麼?您是知乎上的優秀,在知乎上有沒有其他收穫?自己佩服的答主是誰?除了回答,您願意看的領域是什麼?

答:基本所有回答都來自邀請,基本是本着“別人邀請我了,最好別讓人失望”的想法 ,當然如上所述 ,還有“工作間隙來一個吧,反正回答個問題就不算不務正業”。

其他收穫是: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有些之前認識、後來一段時間聯繫不到的朋友,也在知乎上重聚了。

騰訊科技:每次回答前,您都要做哪些工作?數據統計、資料查詢一類的案頭工作,要耗費多久的時間?你經常回答NBA一類的問題,每次有很多動圖,是否會增加成本工作?怎麼那麼快找到這些資料?

答:通常回答的問題,自然都是自己有興趣的 ,所以一般看了問題,有回答慾望了,就能想到個大致答案輪廓;寫着寫着,有些新的想法冒出來了,覺得有 細節需要補充,有些東西似乎在記憶裏盤旋,覺得自己在哪裏看到過相關內容 ,於是會查資料確認一下。圖一般是補充説明性質。動圖自己製作一下並不難。

騰訊科技:您的回答以圖文居多,目前也在做視頻,這是出於怎樣的考慮?在這方面有哪些感受及規劃?

答:文字是語言符號,長於描述;圖像是更直觀視覺展現 ;視頻則可以同時提供聲音、圖像與文字信息。有些內容,用語言與圖像描述,似乎捉襟見肘,用視頻會更直觀些。

來源:騰訊科技 作者:孫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