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已經非常清楚,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師節,在這個社會上,教師一直都是一向特別神聖,受到他人尊敬的職業。而老師這一個稱呼,並不只是去稱呼校園裏面,那一些專門教授學子知識的教師。現在這已經成為一種尊稱!在古代的時候,師和天地君親並稱一起可以稱呼。那麼在古代的時候,教師節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在古代以廣義的來説,教師節它並不是固定在某一天的日子裏,這一年的時間裏面,也不是説僅有一天。在古代有眾多節日,對於教師來説,教師節就是在某一個節點裏面,或者這一學年的開始以及結束,或者這一個小學堂開啓以及關閉的時候。在時候學生會向教授自己學業的老師,送銀錢或者禮物。
在古代這也被稱之為節儀。這也是用來表示自己對老師的尊敬,所以還被稱之為節敬。而在這樣特定的節日裏面就很多,就像現在這個時候,依然有中秋、端午等等。而真正的教師節,還要從漢代開始,從漢代的時候已經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實體學校。根據學校所處的位置、規模等各種差異,把它稱之為學或者校。每年8月27,也就是孔子出生的日子,皇帝都要帶着朝廷所有官員,去孔廟祭拜,而各地的官員,也必須祭拜。
這一天除了去祭拜孔子以外,還需要置休經師以及授束脩。從這一點大家就可以看到,雖然那個時候沒有直接明確説明,孔子出生那一天就是教師節。但是這時候的教師已經開始能夠放假,還可以拿到福利了。後來走到唐宋時期,依然也需要祭拜孔子的習俗,而且這時候也出現了科舉制度。
因為這一季度出現,所以孔子的地位也變得越來越高,祭拜的禮儀也非常隆重。書院和國子監以及各地的政府,都需要從本地學正也就是老師,中間找出成績較為優異的人士,報給朝廷。而這一些表現優異的老師,最多可以拿到500兩的賞銀。自從隋唐開始科舉制度正式,但這個時候教育和以後的官員之路就掛上了。
當時所有的讀書的人,都堅持一種夢想,那就是必須要脱離現在的環境,走到朝廷當上作為官員,過上富貴的日子。這個時候對於尊師重教更加看重,後來朝廷還為此,專門成立了國子監、太學等各種各樣的機構。而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國家培養更好的人才。而這裏面的老師都是能夠拿到國家俸祿的官員。民間也有很多學堂的老師,他們大部分都是那一些在官場沒有好的出路,或者科舉沒有上榜的失意者。
而他們走到私塾裏面當教書先生,雖然這樣他們依然會有特別高的地位。不僅會受到所有老百姓的尊敬,而且官府對於他們也使用最優待的方式,例如他們可以不納税,甚至在見到官員的時候,可以上堂不下跪等各種特權。不僅如此,還可以不做農業生產,專門開辦學堂,教書育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