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和堅守,點亮特殊兒童的未來

記者 褚思雨 通訊員 田媛

位於濟寧城區來鶴巷14號的任城區特殊教育學校,是一所特殊的學校,在這裏上學的孩子也有些“與眾不同”。

他們有的生活無法自理,有的不愛與人交流,因為智力方面的障礙,這些孩子不能像普通學校的孩子們一樣正常學習。但幸運的是,他們同樣擁有快樂的童年,因為這裏有一位“校長媽媽”。

孩子們口中的“校長媽媽”名叫楊綺霞,是任城區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從事特教事業已經30年。

用愛和堅守,點亮特殊兒童的未來

特殊教育

需要“專業的愛”

“對於一個特殊的孩子而言,教育意味着什麼?”這是楊綺霞特教生涯中一直在尋找的答案。

1993年,20歲的楊綺霞從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校畢業,入職原濟寧市培智學校,成為一名特殊教育老師。“剛入職時,我信心滿滿,感覺以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一定能夠勝任這份工作,但一件在其他老教師看來很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讓我亂了手腳。”楊綺霞説起來記憶猶新。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去聽一位老教師的課,當時我坐在教室的後排,正上着課,一個坐在我旁邊的男孩突然倒在了我的身上,身體開始不停地抽搐,並且出現了翻白眼、口吐白沫的症狀。看到這種情景我完全被嚇壞了,兩手扶着這個孩子,拼命地叫那位老教師。那時我就感覺自己張着嘴,嗓子裏卻喊不出聲音。”楊綺霞説,那位老教師看到後,趕緊過來掐孩子的虎口、人中穴位,不一會兒孩子便恢復了正常。看着老教師的從容和不慌不亂,楊綺霞感覺到自己還差很多。

經歷了這件事,楊綺霞認識到光掌握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那無疑是紙上談兵。以後的教學工作中,她開始用心去感受這些特殊孩子們的心理,加上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特教知識,在教學中開展寓教於樂、因材施教的方法。週末休息時間,她把更多的時間花在走訪學生家長上,和家長多交流,更系統地掌握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很快,她成為特教行業的一名佼佼者。

談起做特教老師多年來記憶最深刻的事,楊綺霞提到了一個叫陳波(化名)的學生。“每每到教師節前後,總能看到陳波滿臉笑容地站在學校門外等着我。當我問他來幹什麼的時候,他用簡單的言語回答説,‘教師節快到了,來看看老師’。”談起自己的學生,楊綺霞滿臉自豪,“陳波是我帶的第一批學生,我們一起相處了9年時間。仔細想想這幾年他每個教師節前後都會到學校來看我,沒有華麗的語言和祝福,也沒有禮物,但就這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卻讓我內心温暖無比。在這羣孩子的心中,或許早已把我當成了他們的媽媽,我也為我的孩子們感到驕傲。”楊綺霞説。

30載堅守

詮釋特教師魂

2004年,原濟寧市培智學校與原濟寧市聾啞學校合併,更名為濟寧市任城區特殊教育學校。2007年,時任教導處副主任的楊綺霞代理校長職務,主持全面工作。直到2013年,楊綺霞正式擔任校長一職。

然而,對於一個年輕教師而言,管理一所學校又談何容易。“説實話,接到通知時我心裏一點底都沒有。但我既然把工作接過來了,就沒有理由不幹好。”新官上任的楊綺霞點燃了“三把火”:她完善教學團隊,壯大師資力量;做好家校共育,每學期定期召開家長會、慰問走訪困難學生家庭;調整課程設置,豐富完善手工技能、美術、音樂等教學科目,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在她的努力下,學校一點一點地改變。

從事特教事業30年,楊綺霞一直在思考,如何為這羣特殊的孩子打開屬於他們的一扇“門”,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這個看似簡單的目標,孩子們要用數年來學習,從一年級進校開始,每一個孩子都要努力嘗試學習和生活中所需的各項技能。

為了鍛鍊孩子們的生活技能和動手能力,楊綺霞會經常讓他們多做簡單的事情,比如繪畫、打掃衞生等。讓他們對生活中的小細節、小常識牢記於心,進入社會後才更加適應。楊綺霞説,和特教的孩子們溝通時,她特別注意肢體動作和表情控制,有時候會刻意放大口型、手勢等,讓孩子們更易理解其中含義。“我們面對的是自閉症、腦癱還有多重障礙的殘障孩子,他們同樣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特教老師的職責就是要引領孩子,給他們信心,讓他們相信‘我可以’。”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專業的愛,就無法做好特殊教育。”楊綺霞説,作為一名特教老師,自己雖不能體會到普通老師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感,但是孩子們在原有的基礎上,有進步,最後能夠自食其力,有尊嚴地生活,這是特教老師最幸福、最開心的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20 字。

轉載請註明: 用愛和堅守,點亮特殊兒童的未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