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一提到陪娃寫作業這件事,就有一肚子的埋怨。孩子寫作業時,除了會犯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錯誤之外,很多家長都反映自家孩子在寫作業時存在拖延現象,寫一會作業,就想着上廁所;或者摳摳手指,隨便翻翻書本;本來一個小時能完成的作業,非要拖到兩個小時來完成。
並且,沒有用心完成的作業錯誤率也特別高,老師佈置作業的目的是為了鞏固所學的知識,如果長此以往下去,孩子的學習成績肯定一落千丈。
不少家長都為自家孩子的拖延症犯愁,不可否認,拖延症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大敵,曾經有調查顯示,75%左右的學生認為自己存在拖延現象,50%的學生覺得自己有拖延症。這也從一個側面説明,我們本身能夠認識到自身的拖延和拖延症的危害,但絕大部分人,沒有勇氣去改變拖延症。
孩子們由於年齡小、規則和秩序意識差、自律能力差,容易形成拖延症。很多家長用很多方法幫助孩子克服拖延症,比如幫助孩子準備學習計劃,認識到時間的價值,以及其他幫助孩子克服拖延的方法,但收效甚微。事實上,當我們幫助孩子改善拖延時,我們需要確保一個前提,那就是讓孩子意識到拖延的危害。
小麗的兒子正在上小學二年級,據小麗説,孩子剛上一年級時,由於不能馬上適應從幼兒園到學校的過度,再加上本身沒有經過幼小銜接,學習效率十分慢。一年級的作業本身就很少,但是他也非要拖到晚上8點之後完成,再加上檢查作業和改正錯誤的時間,每天晚上都要將近10點睡覺,嚴重影響了孩子的睡眠。
為了讓兒子認識到拖延的危害,小麗仔細詢問了別的同學完成作業的時間,又根據兒子的實際情況,得出了合理的作業完成時間。小麗告訴兒子,家庭作業必須在每天1小時之內完成,時間到了就停筆,不能再寫了,如果老師第二天因為沒寫作業而批評他,那全部由他自己承擔。
自從有了這個規定,小麗兒子寫作業時拖延的狀況得到了明顯的好轉,雖然剛開始實行時,可能在一個小時之內還剩些許尾巴沒有完成,但是也比從前拖延的時候快了許多。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小麗兒子基本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了。
遇到實在完不成的情況,小麗會和兒子一起分析不能完成的原因,孩子慢慢享受到自律帶來的快感,也漸漸告別了寫作業拖延的情況。
我們總喜歡給孩子講道理,告訴孩子,這樣做不行,那樣做不好,用我們的經驗來教育孩子,但有時候,孩子不一定能聽的進去,我們所謂的經驗主義。不如,我們用一些辦法,讓孩子明確的知道某件事情的危害,從心裏願意改正,然後慢慢的對症下藥才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