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父愛之舟》的討論

上週,一位老師跟我説起去年我的《父愛之舟》給她和她的學員帶來啓發。很巧,昨天少末也説起該課——

少末:

去年《父愛之舟》這一課,您是用文章教學的角度上的吧?

在這個假期的研讀活動中,我學完這篇文章後,感覺自己已經在理論層面弄清楚了這二者的區別。可是現在碰上具體的教學設計案例後,突然發現自己好像又有點不是很懂了。我發現公眾號上談及的《父愛之舟》這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和您在《冬天》這篇課文的實錄前言中所談到的教學設計意圖有許多的相似之處。兩篇課文都是需要學生找出人物表現出來的細節,理清文章結構及內在邏輯關係,而且在教學難點方面都有一個引導學生自主閲讀的過程。

但是,説不清楚為什麼,我覺得《父愛之舟》這篇課文是從文章教學的角度教的,《冬天》一課是實實在在的從文學教育角度出發來上的,可是這二者在教學問題的設計上又有很多雷同的地方,但就有那麼一種直覺教人覺得這兩篇文章在教學設計上的本質是不一樣的。後來我又去看了兩遍《關於文章教學和文學教育的發言》這篇文章,總結了一下有這種感覺的原因:一是儘管兩篇文章存在許多相同的提問,但是問題的切入點不同,《父愛之舟》是從關注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角度切入教學,而《冬天》是從文學鑑賞的角度切入教學;二是學生學習《父愛之舟》後必能得到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而《冬天》重在讓學生感悟文本所呈現出來的人物情感,從中讀出自己。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確?如果正確的話,很想問您如果是從文學教育的角度上《父愛之舟》,能否達到作品效益的最大化呢?您會設計怎樣的話題切入文本進行教學呢?

朱煜:

《父愛之舟》是用文章教學的方法來教的。這篇課文不能用文學的方法教。因為對小學生而言,該文有一定難度,如果無法讀進去,就無法組織學生暢談閲讀感受。

學習別人的教學方法,看上去不難。其實很難。因為看上去好像學會了,實際上只是瞭解了概念。概念必須轉化成教學行為,才算是學會。而且,學會了方法還需要繼續實踐獲得更深的體驗,才能變成自己的經驗。在教學技能的學習過程中,是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的。

少末:

今天重温了一遍昨晚的對話,總結了一下兩者的特點,歸納如下:

1.語言文字深奧的文本需要用文章教學教會學生表達形式;語言文字淺顯且文學性強的文本適合用文學教育引導學生獲得各自獨有的閲讀感受。

文章教學在一開始就要解決掉難以理解的字詞,設計感強的課堂教學往往能把這些需要解決的詞語巧妙地聯繫起來,分類識記。

有些詞語還能和課堂上的説話訓練相關聯,從而進行基於思維的句式訓練。

針對教材內容設計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設計要基於表達形式,在這個過程中要教學生閲讀方法,指導朗讀,以讀促講。

針對文本進行一些拓展,鞏固和深化上一教學環節中教過的方法,進一步提升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

根據文本的特點,體會作者選材組材的匠心,昇華文章情感。

上面的這幾個教學環節只是文章教學的一種組合形式,文章教學的教學設計還可以有不同的流程,而教學流程的設計要點主要基於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文本以及學情。

文學教育的教學設計中也會有一些文章教學中的教表達形式的部分,但是二者的區別在於,文學教育的教學設計中通常會有一個到兩個的討論話題,課堂中的師生對話、生生對話通常圍繞話題進行,在師生、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能從文本中獲得各自獨有的閲讀體驗。

文學教育的語言文字通常較為淺顯,能被學生理解。但是這種教學模式相對文章教學而言卻更考驗教師的功力,教師對課堂要有一定的掌控力,能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閲讀和交流;教師的問題設計要能給予學生足夠的回答空間,同時,所有問題之間必有內在的關聯性,這種內在關聯最終能指向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突然理解了您以前在講座中談到為什麼文章教學上不好的老師更上不好文學教育的課)

朱煜:

以上論述説明你真的弄懂了。

關於《父愛之舟》的討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2 字。

轉載請註明: 關於《父愛之舟》的討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