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上堃將軍是一員戰將,他15歲就參加了革命,在戰爭年代一路披荊斬棘,軍功赫赫。1955年9月,楊上堃將軍被授予開國上校軍銜。
楊上堃將軍對革命的貢獻非常大,是我軍十分優秀的久經考驗的軍事指揮員,但是,他也曾犯過事。有一次,他犯事後,朱老總、彭老總都要處決他,最高首長(主席)卻説:給他留條活路!
楊上堃於1913年2月出生在興國縣江背區水南鄉坪上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5歲那年,他參加了革命。1931年1月,正式參加主力紅軍。
1934年6月,楊上堃升任紅一方面軍一軍團二師四團一營二連連長。
長征開始後,1935年1月,紅軍來到烏江邊。軍閥王家烈派了重兵死守烏江天險。
渡過烏江,事關紅軍存亡。軍委非常着急,命令紅一方面軍一軍團二師四團在江界河附近強渡烏江。團長黃開湘、政委楊成武派一個連擔任強渡任務,但對岸火力太猛,無法通過,派出去的敢死隊員大都壯烈犧牲。
危急時刻,團長黃開湘、政委楊成武將這個艱鉅任務交給了二連連長楊上堃。
1月3日,楊上堃親自率領16名勇士,乘坐三隻竹筏子,在我軍火力的掩護下,強行渡江!
王家烈的黔軍朝竹筏開槍,但風大浪急,子彈都沒有打中。楊上堃精準開槍,打掉幾個敵人,又扔手榴彈,打開了一處可以登岸的地方,最終順利登岸。之後,楊上堃主動出擊。打得敵人向豬場逃竄,滿地狼藉。紅軍主力部隊有了支撐點,得以順利渡過烏江。
戰後,軍委召開慶功大會授予楊上堃等率先搶渡的17個人紅色英雄稱號,史稱“17勇士”。
1935年9月中旬,紅軍先頭部隊來到了長征最後一站天險臘子口。臘子口有魯大昌的國民黨陸軍新編第14師重兵把守。
15日黃昏,軍委命令紅一方面軍一軍團二師四團擔任主攻,三日之內奪取天險臘子口。
楊上堃的2連是前衞先鋒連,接到命令後,他立即作戰鬥動員。
楊上堃與兄弟部隊急行二百里連夜向敵人展開了進攻。楊上堃等人到了臘子口懸崖絕壁下,他派一個身手敏捷的戰士攀上山,然後往下順繩索,然後二連戰士們一個個爬上去,向敵人展開了猛烈的進攻,並控制了獨木橋和兩個炮樓。經過近一個小時的連續衝鋒,敵人全線崩潰。紅軍全部佔領了臘子口!
楊上堃在長征途中的關鍵時刻,為革命立下了顯赫戰功,被大家稱為紅軍英雄連長!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英雄人物,卻在抗戰時期,犯下了錯,險些被槍決。
事情是這樣的。
全面抗戰開始,楊上堃調任八路軍一一五師獨立團一營營長。在一一五師統一部署下,楊上堃率一營參加了舉世聞名的平型關大戰。
1939年3月中旬,上級調楊上堃任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參謀長。不久,上級又調任他為晉察冀一分區一支隊參謀長。
對此,楊上堃不是很理解。
1940年2月,晉察冀軍區一分區偵察科長袁彪以及一團偵察股長孟昭輝,因對自己仕途不滿,就聯合了十幾個人,連夜出走,要脱離隊伍。在袁彪的忽悠下,楊上堃與十幾個人一起攜械出走。
楊上堃年輕氣盛,他對人説:“咱們到外邊拉支部隊打鬼子,拉隊伍另幹。讓他們見識咱們的實力,讓咱們回到一線部隊,哪怕當個營長都行!”
消息飛快傳遞到正在嶺東村召開黨代會的楊成武那裏。楊成武大驚失色,急忙命令三團偵察連嚴密封鎖通向保定及周邊據點的每一條道路,務必將袁彪、楊上堃等人找到。
幾天後,袁彪、孟昭輝、楊上堃等人被押送回到了晉察冀軍區一分區。
脱離部隊是嚴重錯誤的,事件上報到八路軍總部後,朱老總和彭老總震怒,他們從嚴肅軍紀的角度考慮,要求處決這幾個人。彭老總拍桌大吼着説:“不處決這些人,往後人人都會學他們,我們還怎麼指揮部隊打鬼子!”
對此,最高首長(主席)從大局出發,思考後,他説:“從嚴肅軍紀出發,你們説的對。但是在長征路上,楊上堃的功勞,你們也清楚。事件也調查清楚了,這是內部矛盾。能不能給楊上堃留條活路?”
給他留條活路。最高首長髮話後,朱老總和彭老總都表示同意。
就這樣,最高首長出手相救,最終保下了楊上堃和一位偵察連長,槍決了袁彪和孟昭輝等人。
已認識到自己嚴重錯誤的楊上堃,知錯即改。之後,他在抗大幹部班學習了五年。畢業後繼續帶兵打仗。在解放戰爭時期,楊上堃參加了四平保衞戰、解放長春等戰役、戰鬥。轉戰南北,屢立戰功。
1955年,楊上堃被授予開國上校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