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稱帝后,不顧趙雲等重臣的激烈反對,堅持興兵討伐東吳,最終慘敗夷陵,使蜀漢國力遭到重大損失,劉備本人也在憂憤交加之下病死白帝城,縱橫漢末三國的英雄最終以一種悲情的方式退出了歷史舞台。劉備為什麼要棄眾臣意見於不顧而執意伐吳,他是單純為關羽報仇,還是另有所圖呢?
第一,魏蜀矛盾是主要矛盾,吳蜀矛盾是次要矛盾,在主要矛盾尚未解決的情況下,不宜本末倒置地去着眼於次要矛盾。應當暫時擱置吳蜀之間的紛爭,從“聯吳抗曹”的大局出發,集中精力解決曹魏,東吳偷襲荊州的一箭之仇可以留到秋後再算總賬。
第二,曹操已經死亡,繼任者曹丕能力不及曹操,卻篡漢自立,其統治根基尚未牢固,人心也未完全歸附。應當趁此機會高舉“攘除奸兇、興復漢室”的旗幟,聯合曹魏內部擁護漢朝的勢力,順勢攻取曹魏的關中地區。
第三,如果此時和東吳開戰,並沒有一舉吞吳的把握,很可能被拖進戰爭的泥潭,陷入“冤冤相報”的惡性循環,以給曹魏方面可乘之機。更為嚴重的是,如此一來蜀漢將兩面受敵,如果逼急了東吳,很可能讓孫權孤注一擲,徹底倒向曹魏,使蜀漢陷入萬劫不復的危險境地。
劉備執意興兵,很多人認為他是感情用事為關羽報仇雪恨,但依我之見卻未必如此。關羽和張飛從創業開始就追隨劉備,雖然和劉備關係緊密,“寢則同牀,恩若兄弟”,但遠遠不到“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程度,誓同生死只是小説家在進行文學創作時,對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的刻意渲染,真實的劉關張應該如曹魏名臣劉曄所説的那樣:“恩猶父子,義同君臣”,是一種有着特殊感情的上下級關係。但是,這種關係對劉備來説並不值得他傾其所有衝冠一怒。因為在劉備的感情世界中,利益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親情、友情都得無條件地讓路。
劉備不是快意恩仇的江湖豪俠,也不是睚眥必報的“古惑仔”,而是經歷過數十年的生死錘鍊的出色政治家,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必然有着其政治目的,所作出的每一個決定也必然要服務於其政治利益。因此,劉備伐吳的真實原因,還得從政治層面去探尋,我認為可以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去分析。
劉備進位漢中王后不久又公然稱帝,雖然得到了大部人的支持,但是並沒有得到上上下下的一致認可,反對的聲音依然強勁。如尚書令劉巴就認為此舉有損劉備的名聲,不利於延攬天下賢才,與主簿耿茂一起勸阻,結果劉備尋找藉口處死了耿茂,劉巴也因此徹底寒心,“懼見猜嫌,恭默守靜,退無私交,非公事不言”。
再説外部因素。赤壁之戰後,劉備集團一直按照《隆中對》既定的戰略規劃去實現“漢復室室”的目標。《隆中對》有兩個核心要點,一是“跨有荊益”,待時機成熟,“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從荊州、益州兩個方向對曹魏發起鉗形攻勢。因此,荊州是實現戰略目標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對劉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個要點則是“聯吳抗曹”,劉備單憑一已之力無法與曹魏爭鋒,唯有和東吳結成穩固的同盟,整合兩家的力量才能與實力強大的曹魏相抗衡。
必須強調的是,劉備伐吳並不是想滅吳,且不説他不具備一舉吞吳的實力,即使具備這樣的能力,劉備也不會愚蠢到自毀奧援的地步。孫吳政權的重要性,劉備有着清醒的認識,“唇亡齒寒”的道理,劉備更是銘感五內。《隆中對》確定了與吳結盟的戰略,取川之前劉備明確表示“孫氏與孤本為唇齒”,即便是建安二十年孫權第一次攻奪荊州,劉備也是以湘水劃界平分荊州的妥協方式,換取東吳對聯盟的維繫。因此,東和孫權是劉備長期以來一以貫之的方針。
綜上而言,劉備興兵伐吳,不是頭腦發熱一意孤行,而是在對內外因素進行了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策,伐吳也並非是對聯吳政策的破壞,而是通過以打促和的方式將東吳拉回到談判桌前。無論將劉備伐吳視作替關羽復仇,還是指責劉備破壞孫劉聯盟,無疑都是膚淺的。不幸的是,由於戰術上的失誤,最終導致以打促和策略破產,使蜀漢政權從強盛轉向衰落,不能不説是劉備的一大遺憾。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