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兵30多萬,控制大清半壁江山,曾國藩為何不稱帝

湘系勢力的勸進
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曾國藩的湘軍攻克鐘山,合圍天京。7月,湘軍徹底消滅了太平天國。此時曾國藩擁兵三十萬,權傾朝野,功蓋天下。曾國藩作為清朝的兩江總督、欽差大臣、協辦大學士。還管轄着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省軍務。
當時清政府八名總督,有三名是湘派的,兩江總督曾國藩、直隸總督劉長佑、閩浙總督左宗棠。其餘的三個總督和曾國藩關係密切。當時清朝有十五個巡撫,有七名巡撫是曾國藩派戲的。巡撫、提督以下的文武百官都受曾國藩的節制,曾國藩坐擁清朝半壁江山。
擁兵30多萬,控制大清半壁江山,曾國藩為何不稱帝

(影視劇中的曾國藩)
曾國藩壽誕,湖北巡撫胡林翼來賀,兩個人談話期間,胡林翼給曾國藩寫了一個紙條:“東南半壁無主,我以其有意乎”?曾國藩寫了一副對聯:“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也表明自己沒有自立的想法。
擁兵30多萬,控制大清半壁江山,曾國藩為何不稱帝

(曾國藩雕塑)
淮軍勢力的威脅
曾國藩和李鴻章的關係非常微妙,李鴻章雖然做過曾國藩的幕僚,但是對滿族權貴的利益上,兩個人屬於“唇亡齒寒”,李鴻章本來是曾國藩的門生。當時李鴻章組建淮軍的時候,曾國藩是同意的,曾國藩希望建立的淮軍,共同消滅太平軍。
擁兵30多萬,控制大清半壁江山,曾國藩為何不稱帝

(曾國藩幕僚)
隨着淮軍不斷壯大,曾國藩也不得不開始忌憚起來,首先淮軍擁有軍事人才、政治人才比較多。其次,淮軍裏面的太平軍降軍多,這就導致和湘軍的矛盾;淮軍裏面的將領,很多都是原太平軍的將領,比如程學啓、丁汝昌,這些人和湘軍結怨頗深。
淮軍到了上海以後,變得非常有錢。當時的湘軍還在拖欠軍餉,曾國藩在祈求李鴻章的情況下,李鴻章才“施捨”湘軍幾十萬兩白銀。後來財大氣粗的淮軍開始瞧不起湘軍。
擁兵30多萬,控制大清半壁江山,曾國藩為何不稱帝

(李鴻章雕塑)
湘軍勢力並非那麼強大
曾國藩領導的湘軍雖然能夠戰勝數倍於自己的太平軍,主要在於湘軍擁有一支強大的水師;以及對長江的控制權。由於湘軍控制了長江,太平軍的糧道只能由陸地運輸。這就達到了曾國藩的“掃清江面,直搗金陵”的目的。
擁兵30多萬,控制大清半壁江山,曾國藩為何不稱帝

(太平天國軍隊)
曾國藩已經沒有了稱帝的雄心
曾國藩打敗太平軍,並不是那麼順利。曾國藩有幾次要自殺,曾家兄弟好幾人死在戰場上,即便是傭兵30萬的曾國藩,控制大清半壁江山,曾國藩也沒有雄心稱帝了。
靖港兵敗,曾國藩第一次被迫自殺
1854年,曾國藩親自率領水陸兩萬多人出征,不料在湘鄂交界被太平軍伏擊,湘軍到了長沙,曾國藩沒臉進城,曾國藩誤以為靖港只有五百人,防備鬆懈。曾國藩就帶軍隊到達靖港,不料中了空城計。
擁兵30多萬,控制大清半壁江山,曾國藩為何不稱帝

(太平軍雕塑)
湖口慘敗,曾國藩第二次被迫自殺
1855年,曾國藩的水師進軍江西湖口,石達開命令太平軍,無論湘軍如何挑釁都不要理會。夜裏石達開派太平軍到長江兩岸鳴鑼敲鼓,將火球射入湘軍的戰船中,弄得湘軍人心惶惶。
擁兵30多萬,控制大清半壁江山,曾國藩為何不稱帝

(石達開雕塑)
祁門被困,曾國藩第三次被迫自殺
1860年曾國藩任兩江總督,曾國藩固執地把總督府設在祁門。徽州失守以後祁門成了前線,然而祁門的兵力不足三千。湘軍雖然佔據有利地形,但是太平軍的兵力比湘軍多。雙方打了三天三夜,也沒分出勝負。
然而太平軍還是殺到了祁門,曾國藩下令讓部下先走,曾國藩從牆上取下劍,放在書案上。穿好朝服,曾國藩都做好準備了,一旦太平軍進屋,自己就自裁。緊要關頭,鮑超領援軍趕到,曾國藩再一次死裏逃生。
曾國藩多次撿回性命,他的二弟曾國葆累死在戰場;三弟曾國華戰死,咸豐十年(1860年)曾國藩被授兩江總督之前,曾國藩長期無職無權的“在籍侍郎”帶兵作戰,在湘軍的軍費上,湖廣總督楊霈多次欺凌曾國藩,大學士祁春圃、彭藴章等也排擠曾國藩,所以説,讓曾國藩稱帝自立,他已經沒有那個雄心壯志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8 字。

轉載請註明: 擁兵30多萬,控制大清半壁江山,曾國藩為何不稱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