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小學生課外獲獎【光明時評:父母的“過度幫助”,是文化資本的“再生產”】中國孩子總是辛苦的。教育改革總體上在弱化應試,強化“素質”,比如鼓勵孩子的創造力,辦科技大賽。但是,各種“科技比賽”,很快也會變味。比如雲南昆明獲得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三等獎的6年級小學生,又比如浙江慈溪16歲的女孩岑某諾。6年級小學生寫出生物學論文和“每天寫詩2000首”,都嚴重背離了人們的日常經驗。但是,它們都堂而皇之發生了。兩個孩子都是無辜的,6年級小學生,尚且不懂人世冷暖,可以被屏蔽在輿論之外,而那位16歲的女孩,很明顯已經被父母的“雄心”摧毀。各行各業的父母利用“自身特長”幫孩子打造一個美而假的履歷,本質上就是在考試中作弊。這種越界的“過度幫助”,其實也是父母對自己社會資本、文化資本的“再生產”。父母曾經在教育的競爭中“贏過”,現在他們不但想“複製”和保持自己這一代曾獲得的優勢,甚至也想“直接傳承”,把優勢再度擴大。和過去被詬病的各種利用“特權”加分一樣,這也是某種軟性腐敗。毫無疑問,這會損害教育的公平。但是,更悲哀的是,即便是從功利的角度,這樣的做法其實是在傷害自己孩子。它就像一粒惡的種子,埋在自己孩子心中。造就“神童”的,毀掉童心,也毀掉一個孩子的未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