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
陳壽撰寫《三國志魏書卷十七》時,將此五人合傳,敍述諸將生平事蹟後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因此現代人將其稱之為“五子良將”或“魏五子”。
八虎騎,是曹操部下的八位宗親將領,因為在史書《三國志魏書卷九》中被陳壽編在一起,又都是出類拔萃的領軍將領,深受現代的網友們喜愛,尊稱為八虎騎。
分別是:曹仁、 曹洪 、曹純、夏侯惇、夏侯淵、曹真、曹休、夏侯尚。這八位將領或是在曹操創業時立下汗馬功勞,或者在曹丕建立魏國後鎮守一方,各憑智勇,獨當一面,為後人所崇敬。
既然把這十三位曹魏大將劃分為兩類,那他們的能力誰更強?官位誰最高?誰是主君的嫡系呢?
“五子良將”披堅持鋭,戰力驚人,攻時陷陣,退時斷後,成為曹操時代的主力戰將。在跟隨曹操轉戰南北期間,立下過汗馬功勞,基本上大戰、難戰,幾乎所有的關鍵戰役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的官職和爵位也不斷得到提升。
張遼任前將軍,封晉陽侯;樂進任右將軍,封廣昌亭侯;于禁任左將軍,封益壽亭侯;張郃任徵西車騎將軍,封鄚侯;徐晃任後將軍,陽平侯。雖然功勳卓著,但此五人從沒有獲得過最高軍職,管理過全國的軍隊。
在曹操時期,夏侯惇任前將軍,封高安鄉侯,夏侯淵任徵西將軍,封博昌亭侯,曹仁任徵南將軍,封安平亭侯,曹洪任都護將軍,封國明亭侯。曹丕建立魏國後,軍界有了新的變化,大將軍由夏侯惇擔任,車騎將軍由曹仁擔任,驃騎將軍由曹洪擔任,徵東大將軍由曹休擔任,上軍大將軍由曹真擔任。魏明帝時期,曹休官至大司馬,統領天下兵馬,其職權甚至在大將軍之上。曹真被任命為大將軍,職權僅次於曹休的大司馬,之後不久曹真接替曹休的職務擔任大司馬。
八虎騎中絕大多數人功績與用兵能力遠遠不如五子良將,但是由於他們都是屬於曹氏宗親,是曹家的嫡系,所以在曹魏的官位凌駕於五子良將之上。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在曹操心中永遠是核心戰將的地位,進入曹魏的權力中樞,無可厚非。而曹洪、曹休和曹真作為新生代戰將,論資歷和戰功都比不上“五子良將”,卻能得到高官厚祿,説白了因這三人是曹家血親,“五子良將”表現再好,也無法擺脱封建社會“家天下”的觀念束縛。
此外,“五子良將”跟隨曹操,在早期統一北方的征戰中,大都以先鋒、輔助、斷後為主,並非獨當一面的主將,這些原因造成了“五子良將”功勞高、封官低的不合理現象產生。